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文明实践在路上 移风易俗新风尚
2020-09-01 10:13:00  来源:淮安新闻网  
1
听新闻

■通讯员 尹华彰 戴慧婷

自开展文明实践活动以来,淮安市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主动作为,开展移风易俗文化宣传,健全基层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提高全民文明素质。

“文明殡葬”宣政策

洪泽区东双沟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有力,辖区内实践站纷纷召开“推进殡葬改革,倡导移风易俗”文明实践动员会;志愿服务队通过进组入户、悬挂横幅、树立宣传牌、LED大屏滚动播放等多种形式宣传移风易俗知识,并对暂时无法迁移的墓地进行生态化改造;志愿者对豪华墓地户主进行劝导、商讨,成功与多名户主达成一致协议。

盱眙县穆店镇根据乡土人情制作《穆店镇“乡风文明行动”倡议书》,自该镇乡风文明“清风工程”开展以来,每月4日、7日、10日,穆店镇的志愿者都会走上街头,向赶集的群众发放《穆店镇“乡风文明行动”倡议书》,倡导广大干部群众:破旧立新,婚事新办;摒弃陋习,丧事简办;孝敬老人,厚养薄葬;健康生活,文明行事;注重家风,传承美德;干部带头,做好表率。

深化移风易俗,倡树殡葬新风。全市各地推行殡葬改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积极组织志愿者开展殡葬领域政策宣传及殡葬领域专项整治等活动,引导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广泛倡导厚养薄葬、节地生态、移风易俗的殡葬新风尚。

“文化浸润”促文明

“婚事新办宜从简,丧事简办不厚葬,佳事减办有节制,自觉抵制比阔气,文明过节除陋习,先进群体走在前。”为了让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人情减负“涟6条”》深入人心,涟水县广泛开展宣传活动,统筹线上线下宣传力量,通过各类媒体和城乡宣传栏、文化墙等宣传阵地,全方位、立体式宣传“涟6条”内容,并经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志愿者等编排成文艺曲目,赢得广大群众强烈共鸣。

洪泽区黄集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在街道市民文化广场举办“树新风除陋习,移风易俗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为广大群众送上精彩的文艺演出,演出期间穿插文明创建和移风易俗知识有奖问答活动。“举办本次活动,主要目的是弘扬文明节俭、艰苦朴素的中华传统美德,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积极推动志愿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黄集街道党工委书记、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所长赵卒生如是说。

浸润文明之花,传递文明之风。全市各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移风易俗知识,金湖县将《文明新风“金8条”》用漫画的形式呈现,各县区积极举行文艺汇演,组织志愿者编排通俗易懂、寓教于乐的文艺曲目,倡导文明新风,倡导移风易俗,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和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在全市营造崇尚文明新风、破除陈规陋习的氛围。

“基层治理”正民风

“谢谢理事会,不但帮我们做通了亲家的工作,没要我们一分彩礼钱,而且让我们把喜宴摆在村部礼堂,有面子,上档次,还省钱。”金湖县红湖村村民老唐满面欢笑,拉着村红白理事会会长的手连声感谢。据悉,红湖村文明实践站出台村民红白事办理制度:每桌标准不超过300元,提倡不收礼金,若收也不超过200元。同时,明确红白事的申请、核查规范,全体村民签订移风易俗喜事新办承诺书。村里将村文化大礼堂一楼改成红白理事会场所,配备桌椅,设置厨房,群众来此办红白事,还有志愿者提供服务,一分钱不收。此举一经推出,各家都按需办事,铺张浪费的现象减少了,攀比之风得到了有效遏制。

淮阴区刘老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遏制红白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不良风气。通过村民集体评议,出台新的村规民约,要求该村范围内相互随礼不超过100元,并对红白事所用烟酒等进行了不攀比、不浪费等规定。

引导群众自治,共建文明新风。全市各地出台或修订村规民约,完善移风易俗相关规定;健全基层红白理事会、老年人协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工作制度,开展议事协商;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小事不办,提供婚丧嫁娶服务,减轻群众负担……通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约束,扭转社会风气,潜移默化地推动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标签:移风易俗;文明;新时代
责编:鲁勇旺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