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江苏 > 淮安 > 关注淮安 > 正文

0

淮安43名公职人员被查办

来源:中国江苏网   2017-12-12 14:46:00

  中国江苏网讯 昨日,在市委政法委会同市委宣传部、市依法治市办和市政府法制办联合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检察院以“履行检察职能护航生态淮安”为主题,通报了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预防、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主动开展生态修复,守护淮安绿水青山方面所采取的有力措施和取得的积极成效。据介绍,全市检察机关在环境资源领域查处了一批职务犯罪案件,其中查办贪污贿赂案件16件25人,查办渎职侵权犯罪13件18人。

  这些案件是全市检察机关从群众举报、媒体报道、行政审批、日常监管环节入手主动排查线索,涉及洪泽湖非法采砂、矿山资源开发、垃圾处理、绿化建设、水利建设、农业资源开发等领域。在查办这些案件的同时,检察机关坚持“惩防并重、源头治理”原则,案件侦查终结后,及时向案发单位通报一次相关情况,提出一篇检察建议。据统计,2016年以来,我市检察机关针对环境资源类渎职犯罪,共发出检察建议13件,如今年在查办渣土系列案件后,向相关部门发出加强内部管理、依法行政等方面的检察建议,该部门正在开展整改工作。

  近年来,全市检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特别是“一区两带”战略布局的新部署新要求,依法履行环境资源检察工作职能,创新构建融保护、打击、预防、修复于一体的淮安生态检察“四位一体”工作模式,为建设生态美好淮安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截至目前,共办理破坏环境资源刑事案件案件47件196人;监督32件破坏环境资源刑事案件的被告人对环境资源进行了修复,共缴纳修复费用80万余元,已判决案件修复开展率达90%。分别在洪泽建立全省首个市级环境资源检察修复基地、在盱眙建立全国最大的“补植复绿”修复基地,形成集公益诉讼、生态修复、法治宣传、警示教育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环境资源保护平台和窗口,不断推动受损生态环境得到及时有效和专业化的修复。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于今年6月27日作出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决定,确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从7月1日起正式施行后,淮安于9月6日正式启动公益诉讼工作。截至目前,淮安检察机关以国有资产和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积极摸排公益诉讼线索共36件、已完成诉前督促程序34件、收到行政机关回复25件,经过诉前督促程序,现已挽回损失3200余万元。

  ■通讯员陆瑞云汪彦王瑶

  淮海晚报记者何剑峰

标签:

责任编辑:李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