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科技周刊》创刊一周年回眸
2018年5月9日———— 2019年5月9日
2019-05-09 07:30: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蔡姝雯  
1
听新闻

  2018年5月9日11版

  2018年12月12日17版

  记录“今天” 写成“活”的科技史

  《科技周刊》探索版的栏目“流光”,每一期记录的,都是“科技史上的今天”。2019年5月9日,我们用这个栏目来记录自己——

  2018年5月9日,《科技周刊》创刊。

  365天,48期,192个版面,带来的是我们关于科技创新的记录与思考。

  我们瞄准世界科技前沿、瞄准江苏科技创新、瞄准日常科技生活。在探索版,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盘点这一年来的科技热点与趋势。

  大国重器与尖端科技

  与世界分享中国科技的北斗、美国获大奖的量子卫星“墨子号”、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IPv6“中国方案”、启动科研竞速的6G……我们用多篇文章报道大国重器与尖端科技,展现我国科技创新的“硬实力”。

  此外,我们高度关注人工智能、5G、物联网、大数据、新能源等科技热点,因为它们既是支撑当前市场竞争的“近实力”,也是增强国家长远发展能力的“远实力”。

  “卡脖子”与自主可控

  去年一年,“卡脖子”与“自主可控”是科技界持续的热议话题,怎样把大国重器掌握在自己手里,突破“总是差一口气”的瓶颈?我们邀请院士给“原始创新”把脉,报道奋起直追的“中国芯”,传达建设网络强国、实现网络自主可控的“第五主权空间”的声音,共解创新驱动“时代方程”。

  基础科学与产业应用

  我们关注基础科学研究,报道中国学者一日连发6篇Nature的佳绩、对诺贝尔奖自然科学奖进行专题策划,并用“封面故事”栏目长期传播世界基础科学前沿研究。

  与此同时,我们深入研究产业链,报道科学成果是如何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并探讨“实现大数据价值还有多远”“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怎么打通”“万物互联如何拥抱万亿产业”“如何面对人工智能风口”等问题。

  科学道德与科技伦理

  大数据“杀熟”、伪科学传播、论文造假、学术垄断……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同时,科学道德与科技伦理问题也引起广泛关注,我们及时跟进,采写《对学术不端坚决说“不”》《清理“四唯”期待破立并举》《明星博士涉嫌论文造假 学术圈触发科研诚信大讨论》《揭开流言的“科学”伪装》等多篇文章,期待还科学研究、科学传播一片纯净的天空。 蔡姝雯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