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期,192个版,《科技周刊》今天一周岁!
瞄准世界前沿科技,解读最新科创趋势,对话顶尖科技专家,传达权威科学声音。《科技周刊》探索版的一周年,也是科技界、产业界“上下求索”的一年。
这一年,我们致敬科学家,礼赞新成果。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科技周刊》均重点策划。我们奔赴北京采访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铸盾先锋钱七虎院士,连线江苏各高校科研院所数十名获奖者,传播他们造福社会的科技创新成果和坚韧执着的科学探索精神。记得,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本报科学顾问张国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深地感慨:“攻克碳纤维核心技术虽然花了巨大的代价,但回过头来看,唯有创新才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唯一方法!”
这一年,我们深入一线科技企业、研究院、高校实验室,探讨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一体化路径。在江苏北斗卫星应用产业研究院,时任副总经理的沈飞自豪地告诉我们,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民用用户已经超过1亿,服务范围覆盖20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东南大学国家移动通信重点实验室,潘志文教授为我们描绘了未来6G“空天地海一体化”全覆盖的美好应用场景。在南京鼎腾石墨烯研究院,董事长赖中平博士给我们讲述了石墨烯射频天线是怎样从一项远在英国的科研成果成功落地转化并实现6亿片产能的……集聚世界高端创新要素、激活科教资源、转化实验室沉淀的科技成果,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必要路径。
这一年,我们的身影还出现在全国各大科技产业行业大会上:
重庆,中国首届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我们一手采写美国、新加坡等各路技术大咖的最新科技观点,报道全球视野下的“智能时代”。
苏州,2018全球人工智能产品应用博览会。1000多种人工智能产品让我们仿佛穿越到了未来空间。但我们发现,更值得关心的是业界翘楚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洞见,人工智能的现状和未来、焦点和难点何在?基于这一思考,我们采写了《人工智能“风口” 江苏如何面对》。
乌镇,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我们传达了整个互联网行业关于“网络安全”的冷思考和热倡议,撰写出《互联网下半场从反思出发》等深度稿件……
这一年,掌握核心技术、解决“卡脖子”难题、实现自主可控,是记者所采访的顶尖专家们说得最多的话。耄耋之年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本报科学顾问倪光南,像“布道者”一样在祖国大江南北奔波,每次见到他,都会听到他用温和而坚定的声音为“自主可控”疾呼。中科院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吕述望,曾接受《科技周刊》记者为时3个小时的专访,他反复强调:“除了芯片,网络安全问题更急需应对!”“网络信息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谁掌握了网络谁就掌握了世界。”
科学发展进步之路充满曲折与不易,面向未来,拥抱创新,离不开对科技成就的正确认知。我们感受到科技带来的澎湃力量,目睹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的崛起,也看到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网络安全带来的隐忧。站在创新的风口,我们将继续传达理性权威的科学声音,为“科技创新驱动发展”鼓与呼,给力“第一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