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宁生
86岁的胡宁生,给记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他旺盛的精力和过人的记忆力。40年前的科学大会他记忆犹新。
1935年进口的德国望远镜曾是紫金山天文台的镇台之宝,外宾抵宁必来参观,等到1965年胡宁生牵头研制的施密特望远镜成功后,它就“失宠”了。
1972年,光电等高仪的研制成功,这是胡宁生科研生涯的又一个高峰。这两项重大成果让胡宁生在选拔全国科学大会代表时脱颖而出。
科学大会之后很多事在变化——
1979年紫台邀请了美国同行来访,对方回国后向胡宁生发出邀请。要知道胡宁生的父亲曾经在汪伪政府高层任职,出身不好的他能出国交流?这次因为时间紧、手续来不及办未能成行。但1982年维也纳光学大会再次发出邀请时胡宁生顺利成行。家庭出身不关键,时代真的不一样了。
著名天文学家王大珩表示自己已经“32公岁”,要让年轻的胡宁生当中国代表团团长。身为团长的胡宁生不辱使命,他先是经过艰苦的交涉和谈判,成功地让台湾方面的受邀人员同意更名“中国台湾”,其次,他在大会上做的主题报告也引来了高度赞扬。
回顾胡宁生的学术生涯,创新无疑是他科研生涯的灵魂。那时候,这个词并不时髦,但当时硬件和资金的匮乏自不必说,施密特望远镜只有一块玻璃毛坯是从德国买的,关键技术更是面对重重封锁,不自力更生,没有点创新的精神,怎么可能迎头赶上?
在研制光电等高仪的过程中,有人建议用法国的仪器稍作改造,但时任设计组长的胡宁生觉得法国仪器存在很多问题,重新设计,把结构原理全都改掉,《人民日报》也给予报道。
日本曾经对全世界各个天文台测量地球自转的仪器精度进行统计——全世界有60台大型仪器参与,测量值取平均数就是标准,谁距离标准最近就是优胜者。结果中国参加测量的3台光电等高仪在全球60台大型仪器中排名第一、第二和第四!和体育圈的世界冠军相比,这样的成就少有人知,但在学术界带来的震动是巨大的。
新中国成立后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科技进步成果,专业人士曾评出“1966年—1976年间的21项重大科技进步”,其中有人造卫星、核潜艇,还有杂交水稻、大庆油田、成昆铁路,还有一项就是光电等高仪。“那都是几十亿上百亿的大项目,我这个才花了54万。”86岁的胡宁生说起来还一脸自豪,对,老先生,你有足够的理由和资格自豪。
(受访者时任南京天文仪器厂设计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