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林
“当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终于可以无忧无虑地做喜欢的科研工作了!”年已耄耋的刘林回忆起四十年前那场盛会,印象最深的就是自己当时如释重负的欣喜之情。
“刘林出席全国科学大会啦!”1978年春天,这条消息像长上了翅膀般传遍了南大。当时还是南大天文系青年教师的刘林,因为在人造地球卫星轨道理论研究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而作为先进个人参加这次大会。
1959年从南大天文系毕业后,刘林留校从事天体力学和人造地球卫星运动理论的教研工作。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号,这对刘林来说是个不小的激励。“当时我还在溧阳农场劳动,要进行理论研究,客观条件其实不具备。”他把在“文革”前积累的研究资料偷着带到农场进行整理,“科学研究工作什么时候都是不能停顿的。”
1971年底,回到学校的刘林负责教改调研,这为他从事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我在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相继受过天文、数学、力学三个学科的训练,深厚的知识储备,让我顺利转入航天领域。”刘林说。他翻阅了大量外国文献资料,先后两次走出校门调研。每天工作十一二个小时,几乎终年无休。
刘林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拟平均根数法,既达到一定的精度,又能普遍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轨道,并将相应的卫星定轨和预报方法提供给有关航天部门正式采用,深受应用单位的欢迎,并获得全国科学大会的奖励。
1986年起,他担任了南大天文系系主任。“天文学科是基础学科,要耐得住寂寞,甚至甘为人梯。”五十年来,刘林丝毫没有放松科研工作,他先后发表有关动力天文和航天器轨道力学方面的学术论文250多篇,正式出版专著和教材10本,译著一本,为国家培养了大批轨道力学领域的专业人才,遍及全国多个航天部门。他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完整的卫星轨道理论和应用算法,这些研究成果几乎在全国所有涉及航天器轨道的研究和工程单位都得到了成功应用,很多开创性成果与我国航天工程紧密相连,在各类卫星轨道设计、地面测控和星上自主预报,以及神舟飞船、探月工程等重大航天任务中,做出重要贡献。
2016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报,以刘林之名命名261936号小行星为“刘林星”。“我要把我五十多年在航天领域的工作做一个总结和推进,让更多人了解和引用。”已经82岁的刘林,器宇轩昂、精神矍铄,曾是南大足球队、田径队队员的他,现在依然能够打满一个多小时的篮球而不觉得累。“有这样的精力我当然要继续做下去,为航天事业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受访者系南京大学天文系原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