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23日表决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新法将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法律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新法的出台又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啥样的影响呢?昨天,记者进行走访,并邀请专家解读。
传统“家事” 上升为新重要“国事”
为呼应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双减”要求,此次发布的家庭教育促进法明确,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
法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监督管理,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畅通学校家庭沟通渠道,推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合理安排未成年人学习、休息、娱乐和体育锻炼的时间,避免加重未成年人学习负担,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将家庭教育由旧时期的传统“家事”上升为新时代的重要“国事”,这在不少扬州教育人看来意义重大,“家庭教育促进法从国家层面进行整体的设计,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江苏省特级教师、邗江区教育局副局长冯长宏分析,新法出台意味着整个社会观念、心理都必须积极转变,“家庭教育也是整个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父母意识到自己是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双减”后 家长期待更多“官方指导”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随着当下家庭结构发生的深刻变化,双职工家庭越来越多,父母陪孩子的时间很少。记者利用周末时间调查发现,对于刚刚颁布的家庭教育促进法,家长们也是各持己见。
“全社会都来助力我们带娃,肯定是件好事,让家长明白自己的责任,配合好学校把孩子养育成才。”吴女士说,下班回家后她便开启“沉浸式”陪娃模式,陪学习、陪聊天等等,“在教育方法上,家长容易盲目跟风,现在‘双减’开始,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希望落实到位。”
同样身为小学生家长的刘先生却有些犯难。“大人们都要上班,没时间来指导监督孩子。”刘先生表示,自己和爱人都在企业工作,周六经常加班,不知道未来能否兼顾。
采访中,记者还注意到,在如今的家庭教育中,少数家长仍存在重知识教育、轻品德教育,重身体健康、轻心理健康等,导致部分学生因为家庭教育缺失而“野蛮生长”。
家庭教育与成长“相匹配” 多方合力探索成长新模式
“实际上,很多家长存在不同程度的养育焦虑。”汶河小学副校长蔡蓓蓓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虽然育人目标一致,但家庭教育则更偏重于生活、更加感性。从事多年的学生工作,蔡蓓蓓表示,学生在不同阶段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比如六年级进入青春期、高中沟通障碍多等等,此时需要家庭教育“相匹配”,“家庭教育跟不上,就会引发一系列的亲子矛盾。”
此次家庭教育促进法发布,在蔡蓓蓓看来,新法给家长们立了不少“规矩”,如委托照护情形下被委托人不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法律责任等等,她建议,家长不妨以家庭教育促进法为契机,与中小学校、幼儿园、社区等部门密切配合,摸索出适合自己与孩子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关键要家长有责任心,要拓宽视野,要注重学习,将自己的孩子培养成才,为社会作出贡献。”
多校纳入工作计划 打造高品质家庭教育
走访中,记者发现,如今家庭教育已经被不少中小学校、幼儿园乃至一些素质类的培训机构纳入了工作计划。在育才小学西区校,记者了解到,10月21日学校刚刚举行了“共育种子教师秋学期会议”,倡导新家庭教育理念,开展“幸福家庭日”建设活动,通过每周一个“幸福家庭日”,开展“十大行动”等活动引导家长“重视亲子陪伴,引领孩子成长。”
“新法的出台给予了家庭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视!家庭教育不仅仅是家长自己的责任,也会有来自社会和学校多方面的来配合和支持!”冯长宏表示,家长们也不必压力过大,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涉及众多领域,需要多方力量的参与,新法实施后将唤醒多方教育意识,调动多方积极性,以便形成良好的家庭教育工作生态格局,“家长可以缓解自己的焦虑,和孩子一起‘双减’。”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扬州市教育局积极打造高品质家庭教育,其中邗江区尤为突出。从2016年开始,邗江区率先启动了新家庭教育实验,并以此为抓手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融教育”格局,探索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同心、同步、同向”和“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系统。据悉,邗江推进新家庭教育实验的经验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已产生广泛关注和影响,“政府主导”“三方携手”“三位一体”融教育模式受到广泛赞誉和好评,成为区域推进新家庭教育实验的典型样板。
记者 田文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