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挖掘的不仅是古文物,更是一座城市的历史深度。扬州城底蕴深厚,地下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宝藏”。
10月26日起,扬州市将在扬州博物馆推出“璀璨惟扬——扬州考古成果展”,通过120余件(套)珍贵文物,回顾扬州考古发展历程,展示“璀璨惟扬”区域文明。
昨天,记者前往展厅探营,从不同角度解读这场考古展的看点。
百件文物纵览沧海桑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扬州考古人筚路蓝缕、不懈努力,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璀璨惟扬——扬州考古成果展”涵盖了龙虬庄遗址、下坝遗址、隋炀帝墓、董汉墓等诸多遗址、墓葬中出土的重磅展品。
设文明之光、河海勾连、广陵撷珍、烽火连连、都市盛景、淮左名都、绿城杨郭、春华秋实、共鉴美好九个板块,展品共计120余件(套),年代纵贯新石器至明清时期,种类囊括石器、铜器、玉器、漆木器、瓷器、金银器、玻璃器等,全面、深入地展现扬州历史风貌,以及扬州考古人的奋斗历程。
“苍颉”传说流传已久
位于邗江区杨庙镇的西汉刘毋智墓,2004年,出土了一件釉陶熏炉,这也是本次展览的重要文物之一。该件文物由器盖和器身两部分组成。盖面隆起,顶部立一鸟,作振翅欲飞状,中层沿面卧伏三只小鸟。器身墨书“苍颉”二字,是考古发现的记录仓颉最早的器物材料。 刘毋智墓的等级颇高,其正藏椁、外藏椁的墓葬结构与仪征烟袋山汉墓相同,而烟袋山汉墓被认为与江都国和广陵国皇族有密切关系。其中有一件做工考究的对羊金饰片,根据其它地区出土的同样形制的饰物可以推测,使用者等级都较高。
仓颉作为造字之祖、黄帝史官,在西汉时期便已受到崇祀。刘毋智墓所出釉陶熏炉等级颇高,书写谨严,本身也带有礼拜的性质,所以推测其为刘毋智生前用作仓颉崇拜的礼器。“从后世文献记载和东汉的碑刻资料来看,尊仓颉为祖的群体皆为掌文书案牍工作的胥吏,刘毋智既有如此需要,应当也是职掌文案工作。 ”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魏旭介绍。
展品重现古代市井生活
布展现场,魏旭正在忙碌,他手头的一套釉陶器虽不显眼,却“奢侈”地占据展柜一隅。
“这套文物来自汉代,是扬州市井生活的真实写照。”魏旭介绍,这组动物形象的釉陶器2011年出土于张家墩汉墓,以往展出并不多。
展柜中,这些距今2000多年的釉陶器已经有些斑驳了,但是造型十分独特,特别是鸭和鹅大约只有半个手掌大小,尖尖的脑袋、小小的掌蹼,甚至连鼻尖的小凹陷也都刻画得很传神。一旁的小猪则更“野性化”,比现在家养的猪要健硕一些,鼻子也更长。
魏旭介绍,这些小动物的形象能够对当时动物的真实外貌有所反映,也说明汉代农业比较兴旺发达,同时,在墓葬中出土,可以推理出这些小动物在当时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比较重要的角色。
见证开放包容的城市精神
墓葬中出土墓志并不罕见,而此次展览中的一方墓志不仅讲述了一段历史,更是扬州开放包容城市精神的见证。
这方墓志的主人是唐代波斯人李摩呼禄,该墓志2004年出土于普哈丁园南侧凯运天地房地产开发项目工地,而这一方400多字的墓志,也还原出摩呼禄这个波斯人在扬州生活的点滴。
“由志文可知,墓主人名摩呼禄,是唐代后期沿海上丝绸之路入华的波斯人。他的父亲叫罗呼禄,夫人姓穆。”魏旭介绍,从墓志中的“舟航赴此”也可以推测,摩呼禄是乘船来到扬州,多半是与经商有关,“唐代扬州地区是胡商活动的一大中心,史承中留下过丰富的记载。”
墓志开头是“唐故李府君墓并序”,“李”有可能是摩呼禄给自己起的一个大姓,这也是胡人汉化的一个行为,来到中国后,起一个使汉民族文化接受的姓氏。
本报记者 孔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