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苏宣 傅轩 刘海霞
记者 丁云
3月11日,武汉新增确诊病例首次降至个位数,消息令人振奋,但扬州援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救治医疗队的队员们丝毫不敢懈怠。今天,又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整建制接管一个重症病区的他们,已经连续奋战整整一个月了。这一个月来,他们奋战一线,40位病人治愈出院;这一个月来,他们与武汉患者结下深厚情谊,并许下约定:待战疫结束,先游黄鹤楼、携手下扬州。
一声号令
他们白衣做战袍赴武汉战疫情
“他们是我的战友,更是我的朋友。”这一个月来,市妇幼保健院护士马莉的微信里,新添加了不少好友,都是与她同行的扬州医护人员。“大家一起战疫,成为了兄弟姐妹。”
“有国才有家,我报名!”2月12日23点,市卫健委接到通知,要求组建医疗队支援湖北抗疫。2月13日凌晨1点54分,马莉在医院微信群看到报名通知后秒回复。
2月13日下午,集结号吹响仅10个小时后,扬州医疗队164名成员已经坐上了飞往武汉的飞机。
他们是来自苏北人民医院、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扬州市中医院、扬州市妇幼保健院以及宝应县、高邮市、仪征市、江都区多家三级医院各个科室的中坚骨干力量,年龄最大的已56岁,最小的仅23岁。他们中,有人刚下夜班,有人刚领结婚证,有人的孩子刚断奶,却都毅然决然选择了赶赴一线。
一种速度
他们治愈了40名新冠肺炎病人
整建制接管一个重症病区,责任重,担子也重。
“13日晚到达,14日接受培训,15日正式进驻,当天就收治了64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58名是重症病人。”扬州医疗队领队、苏北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徐道亮清楚地记得,2月15日那天,武汉飘着大雪,因为不能开中央空调,医院里特别冷。
2月23日下午,一位患者出现严重呼吸衰竭、顽固性低氧血症,随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扬大附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冷俊岭和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庆丰决定为病人进行床边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
“这种操作风险非常大,因为患者会喷出大量气溶胶,极易造成医护人员感染,但是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陈庆丰介绍,经过抢救,该患者脱离了生命危险。目前,经CT复查,患者肺部病情已有好转。
每天晚上8点,准时召开视频例会,各小组报告当日治疗情况、院感防护、物资保障等关键信息;遇到复杂病例,与扬州大后方进行远程视频会诊……一个月来,医疗队高效高速运转,40名患者痊愈出院。
一个约定
从黄鹤楼携手下扬州
“医生姐姐,你叫什么?你是扬州哪个医院的?我很喜欢你!等我好了,疫情过去了,我们全家一定去扬州谢谢你们。”3月12日,苏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吴晓燕在病区里例行巡查,一名经过中西医联合治疗快要痊愈的患者不停地追问。
“等疫情过后,欢迎你们来扬州。”吴晓燕笑着说。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对,等我痊愈了,先邀请你们游黄鹤楼,再一起去扬州。咱们一言为定。”这名患者的提议得到了病区里其他患者的一致响应。
因为李白,因为一首千年流传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扬州与武汉写下了一段“唐诗情缘”。悬壶入荆楚,白衣做战袍。如今,因为可爱可敬的白衣战士们,扬州与武汉又结下了一段“战疫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