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逐步实现“一碗汤的距离”看看扬城老人养老新体验
2019-09-12 09:38:00  来源:扬州日报-扬州网  
1
听新闻

  

  通讯员 曾漳龙 章咪 潘勤 记者 刘贺 姜涛

  “煲好鸽子汤送过来,一会儿就到了,不凉不烫,正好入口。”近日,家住西区和美第小区的王先生,在家中煲好一小锅汤,步行送到位于绿杨新苑二期的邗江区新盛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给中风后在这里康养的母亲补身体,路上只用了10多分钟。

  从子女家里到父母住处,做好一碗汤端过去后还没有凉,被称为“一碗汤的距离”,是养老的理想状态。如今,在扬州颐养之城建设中,“一碗汤的距离”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老人从家里到公园、到医院、到养老机构,都在逐步实现‘一碗汤的距离’。”市民政局局长王振祥介绍,今年以来,为有效满足新时期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我市按照“公园+、医疗+、小区+”理念布局养老服务设施,让扬州的老年人在公园旁养老、在医院边养老、在小区里养老,加快构建具有鲜明扬州特色的养老服务模式。

  “自从建设颐养社区以来,社区的服务越来越丰富,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幸福,如今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一条龙的养老服务。”在邗江区蒋王社区日间照料中心,63岁的社区居民詹仁龙介绍,如今每天上午来日间照料中心已经成为他的习惯,身体理疗、休闲娱乐、中午用餐、健康体检等都可以在这里解决,就连洗澡都有助浴服务。

  在扬州,像詹仁龙这样享受到“小区+养老”福利的老人还有很多。所谓“小区+养老”,即深入发展嵌入式、小规模、多功能、专业化的嵌入型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为老年人就近提供护理预防、居家安养、短期寄养、长期托养的社区养老服务。

  “推进养老机构进社区,为老年人就近提供服务,以‘一碗汤的距离’方便儿女和亲友探望,以就近、熟悉情境、专业服务和医疗护理为主要特色,可以持续提升老年居民的幸福感,同时促进社会养老机构健康发展。”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处副处长丁春利说。

  据了解,目前我市已建成示范性颐养社区41个、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576个、街道日间照料中心9个、中心厨房11个、社区助餐点473个。今年计划再建示范性颐养社区23个、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7个、街道日间照料中心5个、中心厨房4个。

  “嵌入型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可以让老年人在‘听得见乡音,遇得见熟人’熟悉而亲切的环境中养老,减少他们在综合性养老机构中产生的孤独感和畏惧感。”王振祥说,今年以来,全市累计引入和培育慧享福、安康通、九如城等社会养老服务组织17家,为5.3万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助浴、康复护理等14项养老服务,有效满足了老年人养老需求。

  “医疗+养老”,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本建成

  “您血压有点高,可能是刚才走路走急了,先歇歇,一会儿再量一次。以后,还是等我上门吧,您腿脚不好就别来回跑了。”在双桥街道社区照护中心,护理员小陈对61岁的老赵说。

  “以前有个头疼脑热,坐公交车到医院,挂号看病起码半天时间,现在从家里到照护中心只要5分钟,不仅可以量血压、测血糖、做理疗,还可以预约上门服务,既方便又温暖。”老赵说。

  为让老人享受“医疗+养老”服务,双桥街道在武塘社区腾出300平方米的办公用房,打造医养结合的社区养老护理站。养老护理站的运营,采取政府买单、补贴和低偿服务相结合的方式,4名全科医生和康复医生“坐堂”服务。

  “‘医疗+养老’,即注重医养融合,以满足居家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养老护理需求为着眼点,全面优化县(市、区)护理院(康复医院)、街道护理室和社区康复场所等服务设施布局。”丁春利说,扬州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新模式,创新整合医疗与养老资源,大力推进护理型养老床位建设,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嵌入“健康卫生小屋”或开设全科医生工作室,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老年人家庭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行动不便的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在农村,今年将新建广陵区李典镇敬老院、宝应县安宜镇敬老院等六家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王振祥说,我市居家养老服务正由单一的上门照料拓展为“照料+助餐”“照料+护理”“照料+关爱”等互为融合的供给模式,初步实现了由“送服务”向“选服务”的转变。“‘15分钟健康服务圈’基本建成,居家老年人步行15分钟,就可享受到方便又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

  “公园+养老”,老人收获公园式养老新体验

  “小区紧临绿意盎然的七里河公园,居住者在享受养老便利的同时,还能收获公园式养老的新体验,很适宜老年人颐养天年。”在刚刚闭幕的2019扬州绿色建筑产业暨房地产展示交易会上,扬城首个嵌入式、自持型康养住宅项目——天瑞府让不少看房客心动。在南京工作多年的洪阿姨是扬州人,打算退休后回扬州养老,在听了置业顾问的详细介绍后,她下了决心,“以后就在这儿过晚年了。”

  新城“公园+”,老城“+公园”。

  广陵区东关街道新仓巷社区地处南河下历史文化街区,辖区人口密度大,老年居民占比达30%。该社区合理利用老街巷之间的零星空间,建起了4个口袋公园。“在公园,白天散散步、跳跳舞,晚上与老街坊相聚聊天,我们养老有了好去处。”提起家门口的口袋公园,原亚星客车厂老职工夏美凤喜不自禁。

  “‘公园+养老’,就是按照生态与养老结合、办园与惠民结合的要求,全力规划建设覆盖城乡、均衡分布、艺术与养老相融合的生态公园,倡导城乡公园式养老服务。”王振祥说,在城市发展中,扬州优先布局公园体系,以大中小适宜的公园为中心,统筹布局包括养老服务在内的城市公共服务。

  数据显示,近年来,扬州建成免费开放公园350多个,这些公园直接惠及500多个小区,市民步行5-10分钟就能到达最近的公园。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扬州坚持‘家庭尽责、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市场驱动’的原则,加快实施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提升三大工程,硬件软件并举,逐步形成高质量的颐养环境。”王振祥说,到2021年底,全市将建成116个颐养示范社区、714个标准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将达到70%以上。

标签:养老;公园;养老服务中心
责编:张顾颖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