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举行第42次会议,聚焦深化教改重点议题。会议透露:2019年-2022年,全市计划新(改扩)建中小学35所;2022年,扬州公办幼儿园占比将达70%以上。
学前教育短板如何加快补足?
“整个教育链条中,学前教育是最薄弱的环节,或者说是最大的短板……”会议现场,市教育局局长周应华点出了我市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
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沈宏跃认为,中心城区部分区域幼儿园配套建设不及时,致使区域教育资源供给短缺,满足不了就近入园需求。
对此,我市将建立全市学前教育投入长效机制;加大普惠性幼儿园建设力度,2019年到2022年全市计划新改扩建幼儿园83所;到2022年,公办幼儿园占比达7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86%以上;同时推进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加大优质幼儿园创建力度,新创省、市优质园50所。
义务教育如何均衡发展?
目前,我市中小学配套建设滞后于迅猛发展的城镇化进程,造成局部地区尤其是市区和县城镇教育资源短缺。各地存在生均用地及生均建筑面积不达标、超规模办学、“大班额”等问题。东南片区、京华城片区有的学校人满为患。
对此,沈宏跃建议:建立与入学需求相匹配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实时监测和科学预测适龄人口变化趋势,准确测算适龄人口数量,按照学生数量和分布情况,科学合理配置学校。
按照部署,下一步,我市将实施基础教育资源建设和提升工程。对照省定标准,推进适度规模办学,建立消除大规模和大班额长效机制。2019年-2022年,全市计划新(改扩)建中小学35所;2022年,所有义务教育学校均达到省定办学条件标准,75%的中小学建成智慧校园。
周应华透露,在市区育才小学、汶河小学、梅岭小学、邗江实验、梅岭中学等名校集团化办学的基础上,主城区将结合东南片区改造,对教院附中和汤汪中学进行全新整合,以此推进城市南区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见习记者 肖为 记者 陈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