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老船员的记忆里,过去的长江六圩河口及其附近水域江水污浊,航行船舶机器响声震天,岸边的部分湿地被非法码头违规占用。如今,这种老电影的画面已经永远成为了历史。
今天,再次航经这片水域,目光所及之处,污水垃圾消失了,浓浓的黑烟不见了,岸线湿地恢复了,水里有鱼了,足够幸运的话还能看到嬉戏的江豚从江面悄然跃起。一幅清江水、绿岸线的图景以六圩河口为中心正徐徐展开。今昔对比,令人感慨,曾经遭受生态破坏的六圩河口及其附近水域已然涅槃重生。
从“脏乱差”变身绿水环绕和湿地家园,六圩河口及其附近水域涅槃重生的背后,是扬州海事部门“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实践。
从小船厂到绿岸线
以六圩河口为圆点,5公里为半径画出一个大圆,圆圈里散落着水上服务区、施工作业区、港口码头、锚地和船厂。接近右弧顶端是六圩河口下端约5公里处的一家小船厂。船厂紧邻长江主航道,船舶流量密集,通航环境复杂,事故险情易发。
“积极配合上级部门关闭沿江小船厂,可以彻底杜绝小船厂的安全与污染隐患,淘汰掉落后产能推动高科技船舶制造业发展。”扬州港口海事处处长吴向波说,扬州海事局持续跟进船厂拆除工作进展,并积极与地方政府对接,确保最后2艘在建船舶安全离厂,消除拆除过程中残留的碍航物、固体废弃物和含油污水等污染源及安全隐患,以实际行动落实“共抓大保护”。4月底,这家占用长江湿地长达11年的船厂被完全拆除,113亩湿地与长江重新连成了一片,一望无垠的江滩迎来了生机。
江水潺潺,夕阳斜照,昔日的小船厂已不见了踪影,映入眼帘的是生态修复后的岸线。现在每次巡航经过“船厂”,执法监督员陈俊不再有以前对于船厂安全上的担心了,而是注目远眺欣赏下江滩怡人的美景,眼里透露着说不出的满足和欣喜。“江滩还原既保护了生态又保障了安全,值了!”
从不破不立到大破大立
为了让长江回归碧水蓝天,扬州海事局上下一条心:将“共抓大保护”进行到底!虽然困难重重,但他们总是迎难而上敢啃“硬骨头”誓要打赢这场“碧水蓝天保卫战”。
印制“长江环境保护倡议书”等宣传材料深入到码头、船闸和渡口等地发放,在政务窗口醒目位置张贴“你我共携手 保护母亲河”等宣传图片,以“水上流动学校”的形式将自制的“碧水蓝天海事人”等宣传光盘送到码头和船上播放,在海事处循环滚动播放。久而久之,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了,海事的执法行为开始接受了、照办了、感到很好、受欢迎了。
六圩加油站是六圩河口水域最先完成船舶生活污水回收和环保处理的服务区趸船,站长张震峰至今对海事部门的工作韧劲印象深刻,“海事部门的同志就像在我们这里扎了根一样,经常来我们这里讲解长江大保护的政策规定,慢慢的大家的观念和行动转变了,现在我们趸船的环保要求不仅达标了,而且大家的环境保护意识更是提高了!”
瞄准废气污染、非法排污等,扬州海事开展六大类违法行为,重点整治未按规定配置防污设备和器材、未正常使用防污设备和器材、非法排放船舶污染物、涉污作业未按规定报告、船舶未按规定保存污染物接收单证、使用不符合标准或要求的船舶用燃油,推动辖区港航单位按规定配备防污染设施设备,全力清理辖区非法采砂船和“三无”船,积极协助地方政府完成非法码头清除。督促14#、15#、17#水上服务区在营加油趸船全部完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备改造,实现了水上服务区生活污水“零排放”目标。
扬州海事局以问题为导向,较真碰硬,着眼标本兼治,持续发力,打出组合拳,大力开展船舶防污染整治行动,天变蓝了,水变清了。
从分而治之到齐抓共管
实施“共抓大保护”关键在“共”,长江经济带生态建设不是独善其身的单打独斗,而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命运共同体。
5月上旬,又一艘被协查的危险品船舶被施桥船闸管理所、扬州市城区地方海事处控制后,船长来到扬州海事局接受调查处理。“由于六圩河口位置的特殊性和环境的复杂性,包括危险品船舶在内的个别船舶在长江或运河水域发生违法行为后逃逸进入相邻水域,但由于种种原因过去协查成功率一直不高,为此,我们与镇江征润州海事处、江苏省施桥船闸管理所、扬州市城区地方海事处建立运行六圩河口水域船舶监督管理协查工作机制,实行违法逃逸船舶信息共享,实现了协查成功率100%。”施桥海巡执法大队大队长徐超介绍道。
不止于此,六圩河口相邻水域的这四家单位党支部开展四方结对共建,深化区域党建红色联盟,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和壁垒,护佑“一江清水向东流”。
先进的危险品集装箱智能监管模式、规范的安全与防污染操作流程、靠港船舶污染物全部配备防污染设施设备实现污染物“零排放”……这就是位于扬州港六圩作业区的扬州远扬国际集装箱码头。“我们与海事部门有着互相支持配合共同发展进步的渊源和历史,两家单位结对共建共同推动长江大保护,他们主动帮助企业完备船舶防污染设施设备、推进建设船舶岸电系统,查补船载危险品集装箱安全漏洞,推动我们企业向着绿色高端方向发展。”远扬国际集装箱码头总经理助理徐逵深有感触地说到。(扬海轩 吴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