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打卡分享真的降温了? 微信给朋友圈打卡上“紧箍咒”
2019-05-17 15:09:00  来源:扬州晚报-扬州网  
1
听新闻

  5月13日,微信安全中心官方公众号发布《关于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的处理公告》,对流利阅读、薄荷阅读、潘多拉英语、火箭单词等在朋友圈“打卡”的诱导分享产品进行治理。微信给朋友圈打卡上“紧箍咒”,真的能让朋友圈变得清净吗?昨天,本报记者调查发现,形形色色的线上打卡一夜间似乎销声匿迹,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线教育刮起了打卡风,不少线下的培训机构也加入了打卡大军。

  微信出手整顿啦

  朋友圈晒打卡属于违规

  5月13日,微信安全中心发布了《关于利诱分享朋友圈打卡的处理公告》,当晚,不少在线英语培训机构就叫停了“朋友圈打卡”。

  记者看到,市民韩女士最后一次更新“学习口语117天”是在5月13日晚23点。16日晚,她加入的某英语学习群发布了通知“不发圈也能返现”。

  韩女士告诉记者,她当初花了199元购买了一个口语课,之后被拉入学习群,群里的“班长”分享的课程很多,除了英语还有ppt课程、旅行英语、语法课程等等,不仅有成人的,还有小朋友的,这些课程都可以通过朋友圈打卡返还的“学费”购买。对于微信发布“紧箍咒”,她举双手赞成。

  线下打卡未消停

  不少家长用来督促孩子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不少参加朋友圈打卡的“打卡族”都和谢女士一样,纷纷收到学习群最新的通知,朋友圈似乎要安静下来啦!万万没想到的是,线上培训机构叫停了,线下培训机构的打卡风却并未消停。

  “第n天规范汉字书写,养成书写好习惯,我坚持,我收获。”市民陈女士,每天在朋友圈都会更新这样一条“打卡”微信,这是书法班老师的要求,尽管微信出手整顿,但这里的打卡仍然在继续。“这样的形式我觉得挺好的,对孩子的习惯养成有帮助,也可以在朋友圈监督下坚持下去,有时候忘记了还会补打。”陈女士开玩笑说,每天看她给孩子打卡也是一种习惯。

  市民徐女士的儿子参加了市区一家英语培训,课堂上老师也发布了类似的“打卡”活动,“老师鼓励儿子每天发,连续打卡一个月可以换个玩具,孩子很喜欢,就会坚持每天读。”市民徐女士认为,打卡只是一种手段,主要是为了孩子学习。

  市民尤先生认为,打卡有一定效果,但更多的还是帮培训机构宣传,“每个打卡都要带上机构的名称,比如练字打卡,为啥要发那么一大段文字?这是借机在推销。”尤先生指出,家长给孩子打卡绘画,有时还要集赞,一看就是培训机构变相在做广告。

  习惯养成需要周期

  应付差事打卡得不偿失

  打卡真的就能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吗?调查中,不少市民给出的答案是不能,市民徐先生告诉记者,他曾经坚持打卡了将近8个月,中途有些事情耽误,就再也不想去打卡了。

  成年人如此,那孩子呢?邗江机关幼儿园园长尤莉告诉记者,习惯养成是需要一个周期,这个周期就是21天,“当然,一个习惯的养成不会卡着21天这个时间周期,21天更多的是代表一种信念和决心。”尤莉介绍说,她也曾经开展过打卡活动,但不是在朋友圈打卡,而是让家长和小朋友一起设计纸质的计划表,每天完成一样,就对着表上计划目标打一个勾,家长可以根据记录本上的完成情况,做一定的奖励表扬。

  尤莉强调,打卡一定是自己主动去,而不是被“逼”,或者是为了玩具、学费等等,打卡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如果只是“应付差事”,这样就会得不偿失,建议家长可以自己制定一张计划表或者一本习惯手册,来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记者 田文荟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