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大运河,发现江苏美。作为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互动联动活动之一,运河沿线骑行活动今天下午将在马拉松起点公园举行。来自浙江省杭州市、安徽省宿州市、山东省济宁市以及省内运河沿线城市等4省11个运河城市的近300名骑手齐聚扬州,共同用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宣传推广运河文化。昨天,杭州、济宁、宿州等运河城市的骑手从各自城市出发,抵达扬州,今天将在扬州古城区和运河畔开展集中骑行活动。
杭州骑友
“喜欢在扬州骑行,一马平川”
昨天上午8时许,杭州队20名骑行爱好者,已聚集在京杭大运河最南端的标志——拱宸桥附近,先是在京杭大运河博物馆附近合影留念,随后沿着附近运河沿岸一路骑行向北,奔赴扬州,参加扬州首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的公益运河沿岸骑行活动。
“喜欢扬州骑行的感觉,一马平川。”杭州骑友王友红已经不是第一次来扬州骑行,只要是扬州有骑行赛事,他大多会赶来参加。
王友红说,他最喜欢在京杭运河沿岸,也就是老淮江公路,沿着运河岸边骑行,一路美景尽收眼底。
杭州骑友林文杰也多次到扬州参与骑行赛事。他说,扬州除了风景秀丽,骑行的氛围不错,经常能看到不少骑行锻炼的市民。林文杰说,杭州在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有着丰富的运河文化遗产,扬州运河文化遗产也很多,都是京杭大运河上的璀璨之城。
听说有这么多骑行爱好者聚集扬州,杭州捷成单车骑行俱乐部这次组织了一个20人的骑行方队,队长杜方国兴奋地说,可以和众多骑行爱好者一起,探讨骑行切磋,“同饮运河水,共叙文化情。”杜方国表示,这次扬州骑行之旅,将和来自大运河沿岸各地骑行爱好者分享杭州段运河之美,感受扬州段运河魅力,大家一起爱运河、护运河。
骑行方队一路北行,其中有不少骑友已多次来过扬州参赛,这次能在扬州最美的季节骑行,他们希望能够多欣赏扬州沿途的美景。
济宁骑友
“扬州,我们知道,她很美!”
京杭大运河流经济宁辖区约230公里,有11处重要遗产点。济宁的南旺分水工程,号称“北方都江堰”,元明清三朝均设有最高司运机构河道总督衙门,使济宁成为声名显赫的“运河之都”。昨天上午8时,济宁24名骑手带着骑行装备,早早地来到集宁文化广场。
“扬州,我们来啦!”在济宁太白楼楼下,骑手们停下脚步,用相机记录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
“扬州运河最古老,我们是一家人。”骑手一边欣赏运河边美景,一边介绍运河文化,“是运河把济宁和扬州这两座城市紧紧相连。”
说到“扬州”,骑手们都会说这样一句话:“扬州,我们知道,她很美!”
“我最早知道扬州这座城市,是从课本里的‘烟花三月下扬州’诗句中知道的。”骑友“雨后天晴”虽说很少离开济宁,但对于“扬州”,他还是熟悉的。本以为这辈子不会有机会到扬州,没想到这次骑行活动圆了他多年的梦想。
“每次都与你擦肩而过,每次都留下遗憾。”骑手曹艳娜颇有江南女子的形象,曾多次到扬州周边城市,每次都与扬州“擦肩而过”。“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曹艳娜说,她喜欢扬州,因为那里有她期待的美景。
“两天内报名就结束了,好多人想报名,但名额有限。”济宁精骐单车俱乐部负责人李静介绍,他们接到邀请后,立即组织人员报名。这次报名很火爆,大家都想借着这次骑行活动去看看“梦里扬州”。通过这次骑行活动,让济宁人进一步了解运河文化与历史。
“你们服务周全,保障很到位,给你们点赞!”李静说,这次骑行活动,主办方专车接送,随行还配有医生,安全工作做得很到位,有些细节,他们还没有注意到,主办方已经想好并做好了。
宿州骑友
“这是深度感受运河文化的机会”
宿州一带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半夜起来上扬州,天亮还在锅后头”,这句话除了形容缺乏责任心、办事拖拉外,还反映了宿州和扬州源远流长的联系——这两座城市都是隋唐大运河上两颗“明珠”。
隋唐大运河在宿州这一段叫通济渠,又称汴河。原本宿州境内的隋唐大运河约有140公里,但历经沧桑的隋唐大运河在宿州市区已经湮灭,现在仅存泗县境内约有28公里的活水故道,至今仍在发挥着防洪、供水、灌溉的功效。虽然隋唐大运河在宿州已经湮灭了许久,但宿州人民对自己曾是运河城市依然感到骄傲。宿州博物馆专门开辟了隋唐大运河的展区,同时还专门建设了汴河博物馆,讲述隋唐大运河的历史。
昨天早上6时许,在隋唐大运河宿州段遗址界碑处,24名宿州骑友早早地就集结完毕。
“我们这次真差不多是半夜起来下扬州,但这次我们半天就可以到扬州了,不会还在锅后头转了。”宿州骑行领队唐世印打趣地说,“这次能有到扬州骑行大运河,是一个难得的深度感受运河文化的机会。”唐世印说,他一听到活动征集信息后,不仅自己报了名,还组织了协会很多骑友报名参加。骑友曹永杰28年前来过扬州,“那时候刚结婚没多久,去游览了瘦西湖,直到现在印象都非常深刻。”曹永杰这次特地携夫人一起骑行扬州大运河。
“大运河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沿运河骑行是一种深度体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唐世印表示,今后将邀请更多骑友到扬州来体验运河生活,让更多人的人了解大运河。
记者顾潇海风孟俭戴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