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安全发展是扬州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近日,《扬州市城市安全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0)》出炉。2020年,扬州将基本健全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的综合性、全方位、系统化的城市安全发展体系,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安全社会治理格局,城市安全发展水平明显提升。
加强城市安全规划
明年完成多个安全规划编制
我市将以安全为前提实施新一轮城市总规修编,明年完成城市总体规划安全影响评价报告书,完成城市综合防灾专篇,深化城市地震、气象、地质等领域风险评估,优化城市综合防灾布局;编制完成重大危险源布局规划,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防护距离要求;完成城市水系规划调整修编,切实强化河湖空间保护水系修复与治理。
提升公园救灾功能
新建公园同步规划避险设施
我市将结合生态、休闲、科普、避险等多种需求,持续推进城市公园体系建设。按照应急避难、救灾避灾的技术标准,全面提升公园避难救灾功能,着力在现有公园增设应急避险设施、新建公园同步规划建设应急避险设施。
2020年改造提升具备避难救灾标准的公园13个,切实将公园体系建设成为城市安全的绿色屏障。
推进灾害预警建设
明年建成智慧气象服务系统
2020年前,建成67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每年建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不少于22处;新竣工人防工程60万平方米,每年分别竣工人防工程20万平方米。
加强道路交通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明年完成市级公路路网管理与应急指挥中心升级改造,新建6个县(市、区)指挥分中心。加强气象预警能力建设,明年建成扬州智慧气象服务系统,2020年建成扬州市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中心。
提升城市防洪标准
2020年底“不淹不涝”全覆盖
“行动计划”提出,深入推进“不淹不涝”城市建设。
加快实施长江堤防达标工程,2020年基本完成。加快建设高标准城市防洪圈,明年完成长江镇扬河段三期整治和仪扬河朴席段工程,2020年完成长江坍岸应急治理、乌塔沟整治、龙河整治等工程。持续实施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和积水点改造,每年组织开展市区骨干河道轮浚,2020年底基本实现“不淹不涝”城市建设全覆盖。
加快提升消防安全
明年市区所有小区施划生命通道
“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城市消防救灾设施建设。明年古城区所有文保单位历史建筑安装电气火灾报警系统、点式感烟火灾报警器,建成古城灭火救援信息平台,2020年前完成古城区所有消防通道和电气线路改造。
全面加强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明年市区已建成高层建筑全部接入消防远程联网监测系统,超高层建筑建成不少于12人的微型消防站,建成市高层建筑专业救援消防站并投入执勤。深入开展电动车消防安全治理,今年制定出台专项治理工作方案,2020年市区已建成住宅小区至少建成1处电动车集中停放和充电点。今年出台《扬州市生命通道畅通工程综合治理工作方案》,2019年完成市区所有住宅小区生命通道施划。
提升道路交通安全
明年建成南部快道应急救援中心
我市将加强市区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2020年前完成市区16条主次干道中央隔离护栏建设,完成市区所有道路、桥梁沿途安全隐患整改消除。
加强快速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今年完成南部快速通道13个匝道口拦道器安装,完成沿线龙门架式可变情报板或F型交通诱导屏增设,实现监控抓拍和路段测速全覆盖以及各匝道入口24小时交通劝导。2020年同步完成快速路拦道器、诱导屏、监控器等交通安全设施建设。
今年完成所有学校接送学生车辆安全运行防范预案,接送学生车辆、危化品运输车、长途客车、旅游包车配备具有行驶记录功能的卫星定位装置并接入公安机关监控平台。
目前扬州市区道路中有隧道11.7公里,如何提升隧道救援救助能力?“行动计划”提出,加强隧道救援设施建设,明年建成瘦西湖隧道湖西和南部快速通道安全应急救援中心,2020年建成瘦西湖隧道监控中心扩容改造工程,结合城市快速路建设,同步建成润扬路、运河路2处应急救援基地,完成城市快速路网监控视频联动系统;健全完善隧道事故预案处置机制,明年完成城市隧道重大交通事故、恶劣天气等应急处置方案;健全完善各部门隧道事故联动协作机制,确保隧道内车辆燃烧、爆炸、危化品泄漏、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以及恶劣天气应急处置同步出动、同步采取措施。
提升重大事件医护
加快建设“15公里医疗急救圈”
“行动计划”提出,着力提升重大事件医疗救护能力。
我市将健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今年完成突发事件智能指挥调度平台升级改造,明年完成各类突发事件处置预案修订,开辟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加快建设“15公里半径医疗急救圈”,2020年,18家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创成二级医院或达到相应标准。加快建设危急重症救治中心,2020年建成市级胸痛和卒中救治中心各6家。加快推进紧急医疗救援基地建设,今年建成市级综合、烧伤、传染病、中毒、核和辐射紧急医学救援基地以及县级综合、传染病、中毒紧急医学救援基地。记者 锦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