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历经苦难更知幸福可贵 沙头两户农民每天升国旗
2018-09-26 14:47:00  来源:扬州网-扬州晚报  
1
听新闻

  扬州网讯 每天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沙头村的两户普通农民家庭在自家门口自发地举行升国旗仪式。他们小心翼翼地拉着绳子,让国旗徐徐升起,当国旗升到了最顶端,久久凝望。这两位升国旗的老人,一位叫曹达鸿,一位叫姚善坤,都是沙头镇沙头村人。昨天本报记者特地来到沙头村,倾听老人们分享升国旗背后的感人故事。

  【曹达鸿老人家】

  两代人自发升国旗八年了

  记者在村落的最尽头看到了曹达鸿老人家的国旗杆,大碗口粗的不锈钢管长达十米,高高地矗立在家门口,老远就能看见五星红旗在迎风飘扬。

  “我是从我父亲的手中接过的国旗杆,我和他两代人自发升国旗有8年的时间了。”曹达鸿今年70岁,1972年响应祖国号召到部队去当兵,1976年退伍后回乡扎根农村,被安排到镇办厂工作。从2010年起,曹达鸿的父亲曹德贵老人就自发在家门口用长毛竹做旗杆,早晨升旗傍晚降旗,这一升就是三年。

  父亲过世之后,曹达鸿不仅从父亲的手里接过了国旗杆,还把原来的竹竿升级为不锈钢旗杆。“老曹一辈子省吃俭用,但是花钱做国旗杆子一点不心疼。”老村邻刘先生说,“不锈钢的旗杆子花了两千多元,老曹还用水泥浇铸固定旗杆,做得十分漂亮,每天自发升旗!”

  村里第一户升国旗的家庭

  “我们小时候过的日子太苦了,我父亲姊妹五个还有爷爷和奶奶,都在家里两间小平房生活,为了生计,父辈纷纷走出家门,奔走忙碌。”曹达鸿把记者领到自家新建的房屋前,很自豪地说:“一定要感恩党和国家,住这样的房子,以前想都不敢想。”老曹家目前的房屋面积达到了180多平方米,整个房屋层高四米,采光通透光线好,四个大房间,90岁老母亲一间,老曹夫妇一间,两间客房给儿女们和第三代回家住住。

  “我家老妈妈,今年90岁了,精神很好,每天饭后都要找人和她打打牌。”老曹笑呵呵地说,在他70岁的年纪,还能喊一声“妈妈”,这也是人生的幸福。

  老曹算了一笔账,自己从镇办厂退休,每个月退休工资四五千块钱,足够自己和老伴以及老妈妈的开销,而老妈妈每个月还享受老父亲的抚恤金,儿女都在扬州买房成家立业。”我现在的生活,真是一点都不愁,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我肯定要感谢党、感谢政府、感谢祖国。”老曹的叔叔、老曹本人、老曹的儿子都是退伍军人,他们家是村里第一户升国旗的家庭,老曹说:“我是有着二十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只要我还能动,就一直要升国旗。”

  【姚善坤老人家】

  当年日子穷去卖血

  离曹达鸿家不远,就是姚善坤老人的家。每天早晨六点,老人就站在家门口举行升旗仪式,五年来从不间歇。老人自己都说,升国旗是他一天生活中最庄严最神圣最激动的事情。

  姚善坤选择将大门前乡公路边作为升国旗的地点,将旗杆插在水泥台上,村里人问他为什么要把国旗杆竖那么高,他笑眯眯地说:“要让来往的百姓看到,让百姓心中怀念伟大的祖国!”

  “我过上现在的生活,感恩党和国家。”姚善坤老人出生于农民家庭,祖祖辈辈以种田为生,由于家庭贫穷,年轻的时候甚至去卖血才能养活一家人。

  五年精心维护旗杆国旗

  如今两个儿子已长大成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个进了沙头镇办厂上班,一个做营销全国跑,每年的收入都在大几万元,老人家里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起来。早在16年前,老人家里就竖起来两层楼的楼房,他意味深长地说,“饮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党恩情”。老人平时生活朴素,省吃俭用。这五年以来,老人先后制作旗杆两次,更换新国旗四次,正如老人所说,“新的国旗在风中飘扬,象征着祖国面貌日新月异,繁荣昌盛!”

  通讯员 刘福才 记者 余佳 文/图

  编 后

  曹达鸿、姚善坤两户人家是千千万万农村家庭的时代缩影。他们祖祖辈辈历经风雨,饱经苦难,最终依靠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走上了致富路,过上了好日子。苦尽甘来,更知幸福之可贵。自发升国旗,是感恩之情的朴素表达,是爱国精神的生动注解。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