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当了57年“村头120” 73岁李秀英退休又“上岗”
2018-09-12 15:48:00  来源:扬州网-扬州日报  
1
听新闻

  扬州网讯 今年8月20日,73岁的乡村医生李秀英,脱下穿了57年的白大褂,离开了邗江区甘泉街道双塘村卫生室。在村卫生室医士这个岗位上,她干了大半辈子,过了花甲之年,一年接着一年被挽留,乡邻们都夸她是“村头120”,不分早晚,随喊随到。即便是正式离岗后,附近村民还是习惯找她求医问诊,这又成了她的“新烦恼”:如果接诊,则涉嫌“非法行医”;如果拒绝,不仅碍于乡邻情面,也不忍患者被病痛折磨。

  A

  当了57年“村头120”,离岗后仍有患者找上门

  8月21日深夜11点钟,邗江区甘泉街道双塘村许庄组50岁的村民许吉文敲开李秀英的家门,他捂着嘴说:“牙疼得要人命。”

  “我还是帮你扎一针吧。”李秀英捏起一根银针,对准他手掌的虎口部位,深深地刺进去,轻轻扭动几下。针灸止痛,立竿见影,许吉文不再哼哼唧唧的了。

  “李医生,我给你钱。”许吉文从口袋里掏钱。李秀英按住他的手说:“我正式退休了,按规定不能接诊,收钱既见外,也违规啊!”

  一周前的夜里,杨庄组的徐长凤腹部绞痛难忍,李秀英一番望闻问切,确诊为“急性肠痉挛”,于是为其注射了一针。李秀英告诉她,这种针剂叫作“6542”,对胃肠道平滑肌有松弛作用,既便宜又管用。半个小时后,徐长凤打电话来说,“一点都不疼了。”

  上周六清晨五点多钟,中风瘫痪在床的蒋大妈喊头晕,老伴过来请李秀英看看,李秀英帮着量血压、测脉搏,“血压升了,按时服药就行了,经常量量血压,能控制”。

  李秀英16岁初中毕业后,就被安排到村里当卫生员,从学针灸、发防疫药品做起,背着药箱,行走在乡村小路上,不辞劳苦地为村民们送医送药。从16岁到73岁,李秀英从事乡村医生工作已整整57年,村民们都称她为“村头120”。

  B

  20年前累计接生500多例,曾获省“文明标兵”

  邗江区甘泉街道双塘村党总支副书记李杨对李秀英钦佩有加,31年前他出生时,母亲难产大出血,李秀英一直守在身边,并护送到苏北医院,最终母子平安。李杨当年新婚大喜之日,母亲特意邀请这位救命恩人来喝一杯喜酒。

  20多年前,大部分农村孕妇习惯在家中待产,请来村卫生员来助产。据李秀英回忆,她累计接生了560—570例,具体数据记不清楚了。那个年代,一夜接生两三个娃,也是常有的事情,每次遇上难产,虽然都化险为夷,但她也免不了提心吊胆。

  20多年来,乡镇医疗条件逐年改善,而村卫生室条件依旧简陋,李秀英动员孕妇到镇医院按期检查,在医院待产。曾经有位乡村医生的妻子足月临盆,约她助产,当时,李秀英刚动完阑尾炎手术,正在家里休假疗养。虽然婴儿顺产,但是胎盘滞留宫内,产妇出血不止,出现休克症状。深夜,四位庄邻大汉,抬着门板,一路奔跑,将产妇送往乡镇医院。李秀英腹部伤口尚未痊愈,跟着一路狂奔护送。产妇转危为安,李秀英早已虚汗淋漓、累瘫在医院的座椅上。这也成为她接生的最后一个娃娃。

  “当医生哪有不遇到风险的,但求问心无愧。”李秀英说,“人心都是肉长的,我将病人当家人,病人把我当亲人”。正是凭着这份敬业精神,李秀英1986年,荣获省政府“文明标兵”称号。正因为这份医者仁心,双塘村一年接着一年挽留她,直到她73岁才正式离岗。

  C

  村“党建微家”再上岗,党员志愿者要干一辈子

  “为村民看病是我的本职工作,村民们信任我才会找我,都是邻里乡亲的,不能愧对村民们的信任。” 她虽然脱下了医士服,但听诊器还时常挂在脖子上。

  双塘村卫生室负责人俞洋说,村卫生室人手少,晚上一般无人值守,村民一早一晚,遇上头疼脑热的,李秀英虽然不能开具处方,但凭着多年的行医经验,能为患者作出轻重缓急的初诊判断,这是在帮村卫生室的忙。

  李秀英20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已有53年党龄,曾经多次获得邗江区和甘泉街道党组织的表彰。双塘村党总支部书记李海清告诉记者,村里去年创新党建载体,打造了便民服务的“党建微家”,他们已经为李秀英设立“党员义务岗”,让她在“党建微家”传播健康生活理念、指导慢性病日常护理。李秀英激动地说,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帮助他人,再苦也不累。乡村医生总有退休离岗的时候,但党员志愿者可以干一辈子。

  通讯员 陶飞 记者 胡俭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