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扬州师傅技艺呱呱叫 “紫罗兰”美发师央视展绝技
2018-08-28 17:27:00  来源:扬州网-扬州日报  
1
听新闻

  扬州网讯 剃头匠,一个渐行渐远的传统老行当,因为一档节目,再次引人关注。记者昨天获悉,为推介传统的扬州理发技艺,我市百年老字号企业“紫罗兰美发厅”不仅受邀亮相央视,扬州美发师焦其和还通过临时“救场”的方式,向全国观众一展扬州“修面”的独特绝技。

  受邀排演

  百年老字号“紫罗兰美发厅”亮相央视

  扬州理发刀以精湛的技艺、独特的风格,在全国四大理发流派(东北、湖北、广州、扬州)中独树一帜。广陵服务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扬州专职理发师(也称剃头匠)约出现于明朝,清兵入关后,强迫百姓剃去前额一圈头发在后面编成一条长辫子,并规定每两个月剃一次头,此后,扬州理发师便以剃头编发技艺著称于世。

  当时,外地理发师只能编三股辫,而扬州理发师却能编成九股辫。民国年间,扬州理发业主要以个体经营为主,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有紫罗兰理发店。相关负责人说,“紫罗兰美发厅”从1911年创办至今,曾以滚龙钳烫波浪、男女式化学烫等美发技术,创造一个又一个属于老扬州人的“摩登时代”。但随着时代变迁,“紫罗兰”百年老店受到市场大潮冲击,经营面积缩至仅二楼一层,营业额一度下滑。

  为弘扬传统文化,重新复兴老字号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去年扬州出台相关老字号重塑计划,并通过资金扶持等方式,对“紫罗兰”百年老店进行整体装修升级。“紫罗兰美发厅”负责人陈家财坦言,在政府的帮扶下,“紫罗兰美发厅”不仅焕发新生——既留住了老顾客,也引来一批慕名而来的新顾客,还引起了央视的关注。原来,为振兴传统文化,再现精湛的扬州理发技艺,中央电视台3台综艺频道《我爱满堂彩》栏目,特邀“紫罗兰美发厅”参与喜剧“我是剃头匠”节目的排练演出拍摄,节目已于7月18日播出,次日进行了重播。

  临时救场

  扬州剃头匠用“修面”绝技赢得喝彩

  喜剧“我是剃头匠”节目,由多个小故事串联而成。据介绍,扬州传统理发技艺重点是由推、刮、剪、洗等基本功构成。为推介扬州传统理发技艺,“我是剃头匠”节目组通过扬州剃头匠传艺、弟子为出师而比拼新旧技艺等内容,向全国观众一一展示扬州传统理发的独特技艺。

  “我觉得师弟啊,咱俩今天闯祸了。这怎么办呢?现在只能是师傅能给咱俩救场了……”学艺三年,师兄弟二人利用师傅外出之际,一展技艺比出师。由于学艺不精,两人接连“吓”跑几个顾客。为挽回声誉,师兄弟无奈只能请出56岁的师傅出场——扬州“紫罗兰美发厅”的美发师焦其和压阵。

  “修面有一个标准,那就是要‘72刀半’。”登上舞台,焦其和首先与观众打招呼并做自我介绍。然后,为让互动的观众切身体会扬州传统理发技艺,他在央视舞台上,为观众直接展示了“72刀半”的修面绝技。他说,由于修面刀功难以掌握(传统刮刀易刮破顾客的皮肤),国内能流畅使用扬派修面绝技的剃头匠,只有寥寥可数的几个人,且全部集中在“紫罗兰美发厅”里工作。

  一刀,两刀,三四刀……在观众的惊呼声中,焦其和只用了“72刀半”,便完整地为观众刮完了一张脸。只见他以一个观众的鼻梁为界,左面三十六,右面三十六。72刀后,半刀轻刮一下观众鼻梁上的汗毛,作为收尾。然后,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声。

  对话焦其和

  一个老剃头匠告诉你

  什么是“工匠精神”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任何时代,任何岗位,具备工匠精神都一样出彩,一样受人尊敬。昨天,接受记者采访的焦其和这样认为,以前人人都说理发师是下九流的行当,可没有一个人能一辈子不理发。正是靠着38年积累的老手艺和亲民的价格,“紫罗兰美发厅”留住了许多老顾客的心。

  一个传统剃头匠,需掌握多少项技艺呢?焦其和的答案是:“16项。”他说,以前的学徒,首先要学站功。当剃头匠不能长时间站立,就不是合格的剃头匠。其次学摇手。因为剃头匠干的是颈上工夫,拿的是利器剪刀,半点马虎不得。为确保安全,师傅会让弟子手持筷子,来回摇摆,筷子和右手都要保持水平,一定要练到手上拿剪刀时,剪刀保持水平,不能左摇右摆,不然就会伤人伤己。

  学会了摇手,最后才能学磨刀。焦其和认为,现在不少年轻理发师,之所以无法继承扬州传统理发技艺,不是因为他们学不会,而是缺乏一种吃苦、精益求精的精神。比如说修面,该手艺是扬州传统理发技艺中最难掌握的一项。为何这么说?因为师傅在为顾客刮须修面时,刀功要细腻,犹如苏绣女工一样,给人以舒舒服服的享受。正是因为割舍不下这份手艺,焦其和才与其他几名剃头匠一起坚守在岗位上。而记者也从他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种对本职岗位执着的工匠精神。

  通讯员 广萱 广服萱 记者 乔国军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