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8月6日扬州讯(万明 钱伟 李源)方巷打造红色文化“实境课堂” 今年以来,到“张爱萍在方巷”史料陈列馆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群众络绎不绝。这里,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展现当年张爱萍将军在方巷公社方巷大队开展社教蹲点的峥嵘岁月。据了解,如今已初现成效。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党员群众围着讲解员,仔细聆听张爱萍将军在方巷的故事。环视整个史料陈列馆,有张爱萍将军昔日生活区域展示区,当年将军在方巷工作和生活留存下来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真品和复制品。序厅中央一尊张爱萍将军与方巷老百姓劳动场景的雕像,以及雕塑上将军1966年春即兴创作的著名诗篇《红日照方巷》,让人深受感动。
“每来一次史料陈列馆,张爱萍将军公仆情怀、求真务实、清廉风骨和居安思危的精神品质,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看着这些图片、实物、书籍、音像资料,不禁肃然起敬。”党员干部参观后感触很深。方巷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馆自2015年升级改造开放以来,累计有6万多人次来此参观学习,这里已经成为北山区域红色教育基地。
除了“张爱萍在方巷”史料陈列馆是红色教育一大热门外,位于利民村农耕文化园内正在打造中的北山党史馆,10月份将对外开放,这里将成为另一个“实境课堂”。据悉,该场馆占地400平方米,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原扬州北山第一党支部遗址,通过现代陈展手法,营造红色传统与现代展览相结合的文化空间。另一部分为革命斗争陈列馆,集中介绍在扬州北山地区从事革命活动的名人轶事、奋斗足迹等。
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党性教育,传承红色文化?方巷开展了不忘初心、红色教育“三步走”战略,第一步就是完善硬件、串点成线,对全镇红色资源进行拉网式摸底,收集和挖掘党在北山区域活动的历史资料和红色遗物,将张爱萍将军蹲点方巷、北山首个农村党支部等多个红色教学点串点成线,进行硬件提升或整修重建,打造各有特色、各有侧重的党史党性教育“实境课堂”。第二步就是更加注重实境导引、挖掘内涵,让党员干部看得震撼、听得入神,有所触动,敢于实践。根据基地建设的定位和教育主题,深入挖掘传承的感人事迹和生动素材,形成“回首峥嵘岁月、继承先辈遗志”“共产党在方巷革命斗争史”“北山党史录”等精品课程,强化实境导引和现场互动,通过在教学点观看教学片、参观实物展,让党员干部现场体验,引导他们在历史回溯和现实感悟中,提升精神境界。第三步,将红色教育与党风廉政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同时引导更多的群众参与其中,实施开门办学的理念,把老一辈革命者的精神落实到具体实际工作中,让红色文化更好地在方巷落地生根。
“下一步,我们将绘制党性教育基地路线图,编印发放宣传手册,提高社会知晓率;多渠道遴选、培养专题授课讲师、现场教学讲解员、红色故事宣讲员三支队伍,提升培训服务能力。”上述负责人介绍,今后红色教育基地还将邀请烈士亲人、老党员、老干部等历史见证人现身说法,增强教学说服力;通过问卷调查等方法,摸实群众需求,提升现场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