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老人烦躁不安总疑自己生病 梅雨季情绪也会“发霉”
2018-07-06 09:1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 入梅以来,连续阴雨不仅给市民出行带来麻烦,不少人情绪也随之“发霉”。扬城医院心理科近来接诊了不少负面情绪波动明显的市民,焦虑抑郁的市民也比平时增多。

  烦躁不安

  7旬老人患上“焦虑状态”

  76岁的王大爷家住市区,近来总是烦躁不安。“总是有说不出的担心。”王大爷说,一会儿觉得孙子的学习不好,一会儿觉得自己的健康会出问题,每天担心得睡不着觉。

  昨天,在老伴陪同下,王大爷来到五台山医院心理科就诊。老伴介绍,王大爷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一直服药治疗,效果挺好。近5年来,王大爷每天坚持有规律的生活,早晨去公园锻炼,下午去好友家打牌,晚上坚持看电视新闻。近一周扬城阴雨绵绵,家人就让他减少出门,让他多在家里休息。

  “他无所事事,就开始乱操心。认为生活处处不满意,处处不放心,脾气也大了许多,家里人都不敢惹他。”老伴告诉医生。

  跟医生交流时,王大爷说,可能是最近总下雨,有时候在家觉得气喘不上来。“心烦意乱的,担心自己是不是心脏病要发了,或者会有其他不好的事情发生。睡眠也不好。”

  经过相关的检查,王大爷身体并没有明显的病变,医生诊断其处于“焦虑状态”。

  天气惹祸

  梅雨季心情“发霉”者增3成

  “每年的梅雨季节,焦虑障碍的患者会明显增多。”五台山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周朝昀告诉记者,此类患者比入梅前增加了3成左右,其中以老年患者居多。

  据研究,当空气湿度大于70%时,人的精神容易出现疲惫、烦躁不安、极易发怒等症状;再加上阴雨天,人们的户外活动减少,人际交往受到限制,更容易陷入沮丧的情绪中。

  “梅雨季节,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患者焦虑症状会更加严重,主要原因就是这段时间气温相对较高且冷热多变,空气潮湿而且气压较低。”周朝昀说,在这种情况下,心脏负担重,出汗多又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疾病发作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医生提醒,老年人一旦有了心理方面的不适,要及时就医,千万不要忽视“心病”;如果感觉自己胸闷、心悸,在排除器质性病变后,建议尽快到心理门诊就医。

  医生建议

  多运动多喝水,清淡饮食

  那么,该如何在梅雨季保持“阳光心态”?周朝昀建议,要坚持适量运动,如趁雨停可出去散散步,多与人交流,保持舒畅的心情。总之,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即使不愿出门,也可以在家多做运动,刺激中枢神经的兴奋,从而带来轻松愉快的好心情。

  另外,还应增加室内空气流通,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绿茶或白开水,尽量早睡早起。

  出现忧郁、失眠症状的,可尝试用萝卜、肉骨头煲汤,改善抑郁,帮助睡眠;闻苹果、橙子、柚子、薄荷的香味,对疏解郁闷、提神健脑有帮助。

  通讯员 伍萱 记者 王诗韵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