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通讯员孙志鹏 王成新曹萌怡 记者 李源)1991年出生的孔令璇是地地道道的邗江人,父亲是一名警察。在孔令璇儿时的印象中,周边居民有困难,都来找父亲,点滴的场景给她幼小的心灵刻下深刻的“镜像”。孔令璇感觉在父亲的字典里,他从未对人民群众说过一个“不”字,坦率而正义的氛围,涵养了孔令璇敢于担当和微笑服务的厚实“土壤”。
2013年7月,孔令璇大学毕业拖着行李,回到家乡,正式成为竹西街道的一名工作人员。她对未来充满了激情,对自己即将走上的工作岗位充满了好奇。
孔令璇来到了极具挑战性的岗位,便民服务中心窗口服务。刚来时,她发现工作环境要比想象中的好很多,同事很热情,来办事的群众也很讲道理。她迅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用青春来助力自己的梦想起飞。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工作范围的扩大,服务内容的增多,工作的压力越来越重,有些来办事的居民也很难应付。年轻的孔令璇也曾苦恼过,甚至忧伤过。但是,自小受家庭“正义”氛围的影响,孔令璇没有屈服,而是选择了珍惜当初的“选择”。
接下来,孔令璇从点滴做起,对待来咨询的社区居民,孔令璇用微笑拉近距离,用温馨化解疑虑。办完事的居民,无不笑脸离开。对待上班族办事时间上的冲突,孔令璇开通预约服务和延时服务,大厅电话的铃声变成工作的“音符”,加班成为生活的常态。尤其是对待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她和同事们又主动自我增压,开展上门服务,赢得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2015年,有位居民对低保政策有误解,带着愤怒,气冲冲来到服务大厅,孔令璇迅速站起,主动接待。而这位居民情绪非常激动,根本不愿倾听解释。孔令璇端茶倒水,耐心倾听,细语慢说,终于,纾解了他的情绪。
经过了解,孔令璇对他提出的疑问和问题,一个个解答,一项项说明。并拿着低保相关文件,逐条和他讲解。最后,这位居民无话可说,略带尴尬。孔令璇随即说:“解答你们的疑问,让你们熟悉低保政策,是我们应该做的工作,如果你们不了解低保政策,反而是我们的失职。”温馨的话语缓解了这位居民的“不好意思”。随后,这位居民开心地离开。
优质的服务来源于精湛的业务水平和对工作的执着追求。业余的时间,几乎被孔令璇压缩成学习业务的“加油站”。民政、残联等法律法规熟记于心,业务知识了如指掌,工作流程手到擒来。2014下半年,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打破条线窗口服务,创新全科社工窗口服务,她能熟练地办理全科社工近50项业务,而且是“一口清”、“零差错”、“立体式”。
2017年,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标准和计算方式重新调整,需要对所有人群进行重新审核。时间紧,压力大,孔令璇和同事们没有任何怨言,有的只是默默地承受和加压。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她梳理出全街道155名残疾人享受生活补贴,88名残疾人享受护理补贴。
从单一业务到全科社工,从民政到残联,每一项业务,每一笔资金,每一件事请,她都能做到“无差错”。自从到服务窗口工作以来,孔令璇每月处理的业务有200多次,解决的疑难问题达20多次,接待的居民有270多人次。慢慢地,孔令璇成为同事眼中的“铁妞”,群众口中的“好姑娘”。
是什么支撑着一位90后美丽姑娘的执着和追求?基层共产党员忠诚和担当是最好的诠释。孔令璇在大学时,就如愿地成为一名学生共产党员。上班后,她更是以党员的标准来做事、做人,承载着群众的期盼,燃烧着青春的梦想,靓丽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