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12月20日讯 12月15日,新沂市华源公寓小区内一片忙碌,工人师傅正忙着修复破损的路面、增设改造停车位、对清淤后的下水道进行覆盖。改造工程的实施,让住在这里的310户居民高兴不已,困扰他们多年的出行难、停车难、排污难等问题终于要彻底解决。
“下雨天到处坑洼积水,下班回家晚了就没地方停车,尤其一到夏天,排污不畅气味非常难闻,有时我窗户都不敢开,我们反映的问题,这次改造均进行处理,确实替我们解决了实实在在的困难。”小区居民王凤侠说出了普遍住户的心声。在小区改造前3个月,新沂市房产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就进驻小区,在居民中开展问卷调查,初步方案调研,并通过建群、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收集居民意见,做到“改不改,群众来评判”、“居民点菜、政府买单”。
据了解,这是该市今年改造的第四个老旧小区,改造之前的现代商城、金三角商住楼、良辰花苑、华源公寓四个小区由于建设年代久,加上管理缺失,小区内毁绿种菜、违章搭建、乱堆乱放、飞线充电等现象较为普遍,曾一度成为文明创建的难点、痛点和赌点,生活在小区居民也反应强烈。
“今年6月19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加快改造城镇老旧小区,今年开展试点探索。新沂市自2009年就开始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至2019年12月,共改造老旧小区18个,改造面积约98万平方米,惠及居民9500余户。”新沂市房产服务中心主任吴卫东介绍说。
自2017年起,新沂市房产服务中心主动靠前,积极组织申请省级宜居住区建设引导资金,开始打造适老宜居住区,先后对新港、沭滨、现代商城等小区进行改造,切实解决居民生活中的“痛点”,极大提升了宜居度,得到江苏省住建厅领导充分肯定,获得了居民高度赞扬。“跨入新世纪,新沂巨变颜;住宅竞比美,小区超梦圆;环境大改善,文体设施全;文化进社区,唱响新佳篇。”该市诗文协会王益贵作诗称赞。
2019年,新沂市不断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突出“适老宜居”要求,继续将其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在进行停车位、道路、绿化、雨污水、充电桩、监控、路灯等设施常规改造的基础上,不断尝试探索老旧小区改造新的模式。
打造共同缔造理念,提升改造效果,改“面子”,升颜值。
部门提前沟通协作,打造共同缔造理念。提前一年谋划改造方案,并与民政、政法、住建等部门形成合力,改造过程中,将法治、供暖、海绵、园林、节能等因素综合考虑,共同实施改造工作,互出主意、互相配合,形成一次性、高效率、高质量改造效果,彻底解决居民生活基础配套问题。同时,也避免了相关部门重复施工,破坏改造成果,造成资源浪费情况的出现。
主动摸排废旧线路,实施“三网合一”工程。改造前期,主动对小区住户弱电线路进行摸排调查,对废旧线路进行逐一清理拆除,并同步升级进行“三网合一”,同时实施地埋,彻底整治线路架空敷设混乱现象。具体到每一户,就是将原来盘根错节的弱电线路融合为一根,进单元、入住户,收起“蜘蛛网”,穿上“新衣裳”。
探索引入金融资本,推动改造工作可持续发展。老旧小区电动车充电是个老大难问题,私拉线路既不美观又不安全,为此,新沂市房产服务中心创新投融资机制,引入金融机构免费提供充电设备,同时还免费增设自助洗车机、智能道闸系统等设施设备,彻底解决这一难题。“我们在免费提供设备的同时,对企业自身也是一种宣传,将设备延伸到小区单元门口,进一步拓宽了我们的获客渠道,从企业和小区来看,实现了互利共赢。”江苏银行新沂支行副行长刘祖鸣说。此外,该中心计划在改造后引入家政服务、水电维修等服务,不断提升居民的生活体验,推动改造工作可持续发展。
推广物业平台,建立长效机制,改“里子”,强基础。
通过改造,小区硬件环境有得到根本改善,但如何保持改造成果,还要依靠业主、物业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为此,新沂市房产服务中心创新研发了“新沂市信用物业平台”,将物业企业服务、业委会(物管会)履职、物业费收缴等信息,与全市信用平台互联互通,倒逼物业企业和业主加强信用管理,促进物业尽服务义务、业主尽缴费义务、互相监督、互相支持。在改造工作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该平台也在小区开展试点,为改造完成后的长效管理打好基础。
“通过近几年老旧小区改造和宜居住区建设,从整合综合环境整治、适老化改造到宜居住区建设,在实施过程中已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经验。下一步,将结合上级精神和新沂实际情况,按照“精准、精致、精细”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改造制度、改造流程,让民生工程真正顺民意、得民心。”新沂市房产服务中心主任吴卫东就下一步工作开展明确了思路方向。(丁新辉 戴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