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园内已建成的足球场在阳光下绿意盎然。
篮球场布局在产业园南部,目前已建设完成。
原先的老旧厂房荒废了四年多,已破落不堪。
办公楼等配套建设进入收尾阶段,保留了原有的立面形式。
本报记者张甜甜张黎丽实习生罗茜茜
曾经,盘胥路上的德合小商品市场,是姑苏城区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小到纽扣,大到折叠床,这里一应俱全,是姑苏百姓低价淘宝的胜地。2016年初,该市场正式闭门谢客,在寸土寸金的古城中逐渐沉寂。
荒废四年多之后,这片旧址之上如今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今年7月,蓝·sport文化创意产业园就将完成改造,再迎八方客。古城区这块被蒙尘的宝地即将正式“蜕变”为一个集运动、休闲、购物于一体的体育文创产业园,焕发新的青春活力。
“拆违”中碰撞出新思路
旧址之上焕发新生
说起盘胥路上的小商品市场,不少老苏州人都记忆犹新。它的前身是苏州玻璃厂,2002年改建为德合小商品市场,因其丰富的品种、低廉的价格广受市民欢迎,辉煌时期日均客流量超过2万人次。后来,在网购的冲击下,加之逐渐暴露出的安全隐患问题,2016年1月初,市场正式停业,整体迁出,此后便一直闲置荒废着。
几年来,这片沧桑的老建筑默默见证着城市的发展与变化。2019年,江苏蓝园将目光聚焦到了古城中这块蒙尘的宝地,并于当年10月正式拿下这片地,风风火火地启动了老旧厂房改造工程。蓝·芳华文化创意园、蓝989文化创意仓库……在苏州,江苏蓝园已经成功打造多个文创产业园,可以说,在文创产业园的运营上有着诸多经验,江苏蓝园总经理陈莉告诉记者:“这也是我们最初对这个项目的改造方向。”
“老旧厂房是时代发展的见证者,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它们在逐步被拆除。拆除旧建筑并不困难,而我们要做的应该是盘活它们,留住城市记忆,让它们成为城市中一道新的风景线。”吴中集团旗下江苏中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江苏蓝园的运营方,在总裁顾军看来,对于老旧厂房的改造决不能是轻易的,“我们想做的是,老旧厂房不仅能重获新生,而且能利用自身的特色,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发展之路。”
改造的第一步是拆除原先商铺的违章搭建,之后,运营方重新梳理园内的建筑布局、土地和房屋的比例关系。面对一张张图纸、一份份分析报告,“是不是更适合做成一个体育产业园“的想法在顾军脑中频频闪现。将纷繁的数据抽丝剥茧,又经多方评估、探讨后,项目方迅速调整规划,拟出了一个以体育文化为核心,以运动为主题的新潮产业园计划。最终,江苏蓝园确定将盘胥路上这块占地近40亩的老厂房打造成古城区第一个多功能运动产业园,并与公司其余产业园项目相勾连,取了一个新名字——蓝·sport文化创意产业园。
老旧厂房因地制宜转化利用
一站式项目集群助力“姑苏八点半”
受地域资源和古城保护限制,在捉襟见肘的古城区内,老百姓的健身空间尤其是需要大空间的各类足篮羽球场一直是相当紧缺的。面对群众日益高涨的日常健身需求,基层社区的公共体育场馆设施供给不足的问题逐步凸显。健身去哪儿?成为古城区居民们的一个难题。
蓝·sport文化创意产业园南邻南环高架,北靠环古城河,周边居民小区众多,可供健身的场馆、场地却相对稀缺。通过前期市场调研,以及对现有建筑和空间的合理规划设计,这个占地近40亩的体育文创产业园在未来将成为集运动、休闲、创业于一体,涵盖“体育+办公+商业”三大功能的综合性场所。
目前,改造工程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足球场、篮球场日前已完成建设,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瑜伽馆、健身房等配套场所也进入了收尾建设阶段。改造方案保留了原有的立面形式和屋顶轮廓,脱去商铺接踵林立、店招堆叠张扬的喧闹外衣,回归老厂房的筋骨本身,显现出一种后现代工业风的时髦质感。
除去各个主要的体育场馆,休闲广场、房车夜市和火车咖啡馆等商业区块已见雏形。据了解,蓝·sport文化创意产业园秉持的是“体育是主业、商业是配套”的全新理念。在设计方案中,园内将以体育为圆心,灵活选址,为爱好运动的年轻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平台,同时还将延长产业园夜间营业时间,打造与“姑苏八点半”夜经济品牌相适应的网红打卡点,在提高市民身体素质的同时推动夜经济的发展。
“家长送孩子来学打球,爸爸去健身房锻炼,妈妈可以练会儿瑜伽,也可以喝杯咖啡放松身心;年轻人结伴而来,打篮球的打篮球、打羽毛球的打羽毛球,不上场的可以喝茶聊天,运动结束了再一起聚个餐……”顾军描绘的这一场景,正是综合性体育产业园的吸引力和活力所在,一站式的项目集群黏合出的丰富生命力,才能让“蓝·sport”成为苏州市民运动选择的长久焦点。
构建闭环式体育产业模式
要为姑苏留住年轻人
2015年,江苏省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实施意见》,第二十二条中便提出要合理利用郊野公园、城市公园、公共绿地及城市空置场所等建设群众体育设施,盘活社会存量资源用于体育健身,并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化、多样化的场馆设施。姑苏区是全国首个也是唯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近年来,伴随着“退二进三”进程的加快,辖区内遗留了不少老旧厂房。“古城的保护更新利用,离不开区域经济尤其是特色产业的强有力支撑。”姑苏区经济和科技局副局长刘君接受采访时曾表示,在践行古城保护、探索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有效利用这些闲置的载体资源,聚焦特色化发展,已成为提升古城产业能级的一项重要举措。
放眼全国,近几年也都刮起了一股老旧厂房的改造风潮。去年,北京先后出台了《关于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的指导意见》《保护利用老旧厂房拓展文化空间项目管理办法(试行)》。广东省中山市印发《中山市“三旧”改造新建工业厂房项目奖励实施细则》,鼓励低效、低端、低质工业园区及厂房加快连片升级改造,为产业转型升级拓展发展空间,单个项目市财政奖励最高达1000万元。
老旧厂房改造既是对城市的空间再造和文化建设,又在节省经济资源的前提下盘活存量资产,推动了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但是,老旧厂房改造也并非一劳永逸的万能之策,如果不能找到专属的厂房“个性”,就无法合理地整合产业以及长久运营。在蓝·sport 文化创意产业园的改造项目中,江苏蓝园将体育这个标签深深烙印在其中。
据了解,蓝·sport文化创意产业园预计将于今年7月初完成改造,7月底对外开放。完成改造后,产业园可招引100户左右的商家入驻。除去体育、商业两大板块,产业园还将为中小微体育企业的发展搭建综合服务平台,鼓励有着体育产业资源、体育文化赛事活动资源、体育教育培训资源、体育金融服务资源的企业及具有影响力的体育行业协会落户产业园内。通过产业聚集优势,多方位、多渠道整合中小微企业资源,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形成产业闭环,帮助中小微体育企业稳健起步、健康发展。
“体育产业,是年轻人的事业,当这里形成了体育产业发展的闭环,就能吸引更多年轻人留在姑苏区、回到姑苏区。”顾军说,姑苏古城的发展需要年轻的力量,希望通过体育文创产业园带来的发展机遇,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到姑苏就业、创业,以体育产业的发展为“老苏州”注入年轻的动力。
图片由江苏蓝园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