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小菜场”提升古城民生温度
2019-12-06 10:17:00  来源:苏州日报  
1
听新闻

  小菜场,大民生。农贸市场是展示城市文明形象、反映民生福祉的重要窗口。今年,姑苏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对标学习苏州“三大法宝”、打造“硬核姑苏”的要求,聚焦农贸市场高质量建设与管理,对各类农贸市场管理顽疾沉疴“亮剑”,抓实“关键小事”,办好民生大事,深入推进全区农贸市场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提升市场标准化建设管理水平,努力打造农贸市场长效管

  理的“姑苏样本”。

  昨天,姑苏区部分街道社区居民代表、高校专家代表、姑苏区政府部门相关负责人和苏报记者组成“行走姑苏”苏报观察团,走进古城区的横街、里河、黄鹂坊和三元三村等四个菜场,进行实地探访,在感受网红菜场提质改造变化的同时,聚焦“硬核”姑苏在高质量发展中的新变化。

  古城区分布传统农贸市场38家

  “通病”突出亟须提质改造“蝶变”

  古城姑苏,苏州之核。来自姑苏区的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初,姑苏区共有农贸市场38家,经营户4248户。38家农贸市场总建筑面积约8.2万平方米,实际使用面积约7.5万平方米。从市场规模来看,辖区农贸市场以中小型市场为主,占比95%,其中2000平方米以下的小型市场有27家,2000至6000平方米的中型市场有9家,6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市场有2家。

  “姑苏区的农贸市场多为自然形成的传统小型市场,市场布局和业态配置不尽合理,盈利模式单一,专业管理人才匮乏,面对新业态竞争缺乏有效应对措施。”姑苏区经济和科技局副局长、区商务局局长张杰是苏报观察团成员,他介绍说,受大型超市、生鲜超市、便利店等业态分流及电商、平价直销店、各类疏导点及马路游摊冲击,辖区农贸市场摊位空置现象较普遍,交易严重萎缩。三元三村农贸市场是古城区较为典型的社区小型菜场,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据市场经理罗时雄介绍,随着公共交通的便捷和居民固有消费习惯的改变,近年来,该市场内的经营户越来越少。“从峰顶时的100多户减至10多户,市场实际经营面积也缩水到700多平方米。”罗时雄说。基础设施老化破损、功能分区不合理,也是古城区部分传统农贸市场的“通病”。位于古城区的白塔西路朝阳菜场建造年代久远,分区杂乱,设施破旧。菜场内通道狭窄、摊位设置局促、灯光昏暗、地面湿滑。沿街的一排小门面,乱摆乱堆现象很普遍。位于葑门的横街菜场面积不大,原汁原味的苏州市井文化气息和实惠新鲜的农副产品,吸引着市民时不时去转上一圈。但菜场内“脏乱差”“湿臭滑”的环境,日渐破坏了“老苏州”消费时的愉悦心情,也影响了横街传统市井文化的提升与发展。“传统菜场亟须通过提质改造实现‘蝶变’,以功能性提升的‘点睛之笔’为市场增添亮色。”张杰说。

  “烟火气”中多了智慧文化味

  老菜场转型升级实现“七十二变”

  振兴传统菜场,提升“硬核”姑苏的民生温度。今年以来,姑苏区打出了农贸市场“5S 规范管理”、惠民工程“五个一批”、特色市集“五位一体”、提质改造“五化路径”等一手“五字头”组合牌,同时,发挥姑苏传统文化资源优势,助推每个改造农贸市场迭代升级,在满足市民生活消费需求的同时,迎来新一轮高质量发展。

  菜场改造,环境面貌提升是“基本功”。葑门横街菜场是古城区最接地气、最具人气的“网红”菜场。改造后,市集内干湿分离、商铺规整,所有设施设备均统一配置。相隔不远的里河市集,对照明、排水、店招等配套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并调整业态。“改造后的菜场环境整洁敞亮了,农副产品和原来一样新鲜和实惠,来买菜的人越来越多了。”苏报观察团成员翁来根就住在双塔街道横街社区。他打趣说,菜场的环境面貌提升了,就算不买菜,也愿意每天来逛一逛。

  浓浓的苏式“文化味”是此次姑苏区多家菜场改造的一大亮点。在横街市集,苏式花窗、双进拱门、市井人物画等点缀其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黄鹂坊菜场入口处融入园林元素,打造成苏式文化墙;三元三村农贸市场改造后成了社区集智慧生活超市,却同样传统文化气息十足,隔断是苏式老院墙的模样,粉墙黛瓦,独具姑苏特色。

  老菜场改造后,处处透着的“智慧”元素,让苏报观察团成员们惊叹不已。黄鹂坊菜场大门口安装了感应门,电子屏上可以查到实时菜价和经营户信息。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是姑苏区第一家安装中央空调、新风系统、全自动检测仪并设有机垃圾无害化就地处理房的菜场。三元三村农贸市场是姑苏区首个“农改超”智慧示范项目。电子屏上的客群分析图表、超市的掌脉支付、语音引导、商品溯源等智能设备,更是让逛惯了“小菜场”的阿爹阿婆们直呼“新鲜”。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菜场在改造中,还兼顾到了“便民”。里河菜场因灌制香肠远近闻名。改造后,这一特色被保留、放大,9户肉摊在经营区域统一配置晾晒挂架,让市民在这里依然能找到熟悉的“味道”。该菜场新辟的“便民服务中心”,引进修鞋、理发、织补等“老行当”,为老百姓生活提供便利。黄鹂坊菜场将原本拥挤的通道打造成共享长廊,摆上休闲桌椅,可以供买菜市民歇歇脚,两侧店铺24小时营业的模式,也为周边居民的夜间消费提供了方便。

  “家门口的菜场大变样,环境美了,文化味浓了,还增添了许多高科技元素,最让老百姓高兴的是,原本的烟火气一点都没少。”苏报观察团成员、金阊街道滨河社区居民陆军,逛完几个菜场后忍不住点赞道。

  “旧瓶装好酒”创新有亮点

  打造专属市场描亮“民生”底色

  “老菜场对‘老苏州’来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它的烟火气和市井味最打动人。此次,姑苏区对各家传统菜场的改造提档,在保留菜场原有烟火气的同时,又加入了现代智能科技的新鲜元素,让‘旧瓶装好酒’,这才是最大的创新亮点。”

  苏报观察团的专家成员,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宋言奇看了四个菜场的变化后,颇有感触。他认为,这几个老菜场的改造,在提升环境、优化布局、调整业态的同时,又十分注重文化传承,是一种因地制宜的改造,“改造后的菜场集标准化、人文化、智能化、生态化为一体,打造成了一个有温度的菜场。”

  宋言奇表示,古城保护要与民生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这样的古城保护才会有持续性。民以食为天,最贴近老百姓生活的公共场所首推菜场。因此,菜场改造是古城保护与民生有机结合的主要抓手,具有重要意义。“菜场改造不是一个简单的‘小项目’,而是一个复杂的‘大学问’,不仅要实现设施配套与服务升级,也要彰显文化特色与人文关怀,要保留本土化、特色化的要素与符号,贴民心、接地气,满足居民的各种需求,让老百姓买得放心、逛得舒心、看得暖心。”

  越是富有烟火气的地方,越能感受到民间力量的勃勃生机。菜场转型为市集,变的不仅仅是形式,更多的还有背后的理念系统。张杰表示,打造“与众不同”的姑苏专属市场,是姑苏区新一轮农贸市场提质改造的核心理念。姑苏区将从中心城区实情出发,在提升市场公益性、民生性及完善市场综合服务功能等方面创新思路,做好业态“加减法”,打好发展“组合拳”,引导“小投入”取得“大成效”,引入“小项目”服务“大民生”,打造集“农副产品交易区、苏式点心区、便民服务长廊、社区共享精神家园、百姓茶馆”等五位于一体的文旅融合型特色市集,努力将小菜场打造成为承载和体验古城品质生活与文化底蕴的“城市会客厅”。“通过政策推动下的‘形象之变’、智能升级后的‘消费之变’、模式创新下的‘管理之变’以及功能叠加后的‘定位之变’,全力推进农贸市场高质量建设与管理,齐心协力描亮‘硬核姑苏’的民生底色。”张杰说。

标签:菜场;传统农贸市场;姑苏
责编:胡悦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