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数读苏州70年人口规模和就业结构
2019-10-30 15:54:00  来源:姑苏晚报  
1
听新闻

  

  统计数据显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苏州人口增加了733.57万人,年均增长1.68%。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来苏就业定居,而庞大的人口总量反过来也为苏州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在人口与经济交织互动的影响下,苏州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持续优化,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夯实了良好的人口资源基础。

  人口总量平稳增长

  增长速度跌宕起伏

  新中国成立70年,苏州人口增长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复苏增长期。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三年的经济恢复,居民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人口总量也随之缓慢增加。普查数据显示,1982年,苏州常住人口为414.13万人,比1949年增加了188.93万人,年均增长1.35%。

  第二阶段,调控增长期。20世纪80年代,苏州开始实施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生育率明显下降。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全市常住人口为564.36万人,比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增加了36.83万人,年均增长0.85%,年均增速下降显著。

  第三阶段,快速增长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吸引了大量的流动人口来苏,苏州人口进入了快速增长阶段。2000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684.91万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增加了120.55万人,年均增长1.95%。2010年末常住人口突破千万大关,达到1046.85万人,2001至2010年十年间,年均增长4.33%。

  第四阶段,平稳增长期。2011年以来,受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育龄妇女人数减少、婚育观念转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苏州人口总量进入平稳增长阶段。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为1072.17万人。2011至2018年8年间仅增加10.57万人,年均增长0.30%。

  就业队伍不断壮大

  2018年末为692万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苏州经济持续复苏,劳动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就业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至1990年末,苏州就业人口达到346.74万人,比1952年翻了1.18倍。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受国有企业改革的冲击,下岗潮开始出现,苏州就业人口持续减少,直至上世纪末,就业人口才止减回增。2000年末,苏州就业人口为313.89万人,十年间就业人口减少了32.85万人。

  进入21世纪后,在政府积极就业创业政策的扶持和刺激下,苏州就业人口规模逐渐恢复并持续扩大。至2010年末,苏州就业人口规模首次突破600万人,达到687.50万人。

  2010年后,由于受经济转型升级和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的影响,就业人口规模开始保持稳定,总体呈现缓慢增长态势。2018年末,苏州就业人口总量为692.30万人,比2010年末增加4.80万人,年均仅增长0.07%。

  就业结构不断调整优化

  第二、第三产业占比明显提高

  新中国成立70年来,苏州就业人口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就业结构也在不断调整优化。

  解放初期,苏州三次产业中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工业基础十分薄弱,服务业规模相对庞大。解放后不久的1952年末,全市三次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为80.93:8.53:10.54。

  1957至1975年间,苏州经济建设受到“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影响,忽视了流通服务及社会事业建设,导致第三产业呈现出明显的落后状态,吸纳就业能力也随之减弱。1975年末,苏州第一、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分别下降至75.48%、8.40%,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比上升至16.11%。

  改革开放以后,苏州把调整三次产业结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第三产业投资不断加大,第二、三产业均得到了长足发展。1995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比达到第一个历史高峰,为55.16%。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也提高至24.78%。

  随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受下岗潮的影响,大量企业工人离开工厂转向贸易、服务等行业,苏州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比出现了短暂的下降,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则继续保持上升趋势。1996至2001年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比下降了5.7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提高了5.25个百分点。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工业结构持续改善,制造业迅速成长,苏州第二产业吸纳就业能力重新得到加强。2010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比达到62.24%,比2001年末提高了12.86个百分点。2010年以来,苏州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第二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则有所减弱。2018年末,苏州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比为38.25%,比2010年末提高了4.2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就业人口占比则比2010年末下降了3.62个百分点,下降至58.62%。本报记者大秋

标签:苏州人口;苏州;就业人口
责编:胡悦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