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空巢青年”催生的“一人经济学”
2017-05-08 10:4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5月8日讯 在刚过去不久的“五四青年节”,一个词跃然纸上——空巢青年,而一份《中国空巢青年图鉴》则显示,我国的空巢青年人数已经超过5000万。记者发现,在这个“空巢”群体中,有不少人只是在“一个人生活”,如果“空巢”对应的是“孤独”的话,那“一个人生活”则对应的是自在和自由。

  一人食:想安静地吃口饭

  对于从大学毕业,就走上现在的工作岗位已经有6年、年近30的盛小姐来说,“一人食”似乎已经成了常态。

  在经历了几次短暂的恋爱过后,重归“一人食”对于盛小姐来说并不是件郁闷的事儿,实际上自己还挺享受一个人安静吃饭的感受。“我喜欢吃,喜欢去寻找一些适合一个人吃饭的餐馆,当然得环境佳,食物好吃,这样才够愉快。”盛小姐对记者说道。

  不过想要找这样的餐馆,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对于收入颇丰,格调较高的盛小姐来说,肯德基、麦当劳在饭点基本就是个“菜市场”,而兰州拉面、沙县小吃、黄焖鸡米饭等窄小的空间、昏黄的灯光以及油腻的桌面更是让其不能忍,稍微“潮”一点、像样一些的店,对于一个客户似乎都不是很“友善”,“似乎只有一些西餐馆还好一点。”盛小姐说道。

  “我们找个东西陪你”

  对于“一人食”的盛小姐来说,有一个地方是她最不愿意去的,那就是火锅店。的确,对于吃个热闹的火锅来说,大家食才有趣。在采访中,说到“吃火锅”这个话题,不少“一人食”的小伙伴们都建议记者去海底捞看看,“必须得一个人去,店员会找个东西陪你吃”,这是一位小伙伴的原话。

  当天19:15,记者来到园区一家海底捞。看到记者四处张望,在门口招呼等位客人的服务员上前询问我,“几人用餐”,当记者表示“一人时”,服务员微笑答道“我带

  您去小锅桌”。

  跟随着服务员,记者来到了小锅桌。原来小锅桌就是“一人一锅”的形式,一张桌子有四个“一人锅”。落座,倒水、点锅底、点菜、上菜,时间来到19:28,记者并没有发现什么特别。边吃边等,19:58,期间服务员来为记者下了一次丸子、加了三次水,拿了擦眼睛布,但并没有像一些小伙伴说的那样“找个东西陪吃”。

  无奈之下,记者只能招手叫服务员,进行询问,服务员随即拿来了一个皮卡丘的玩偶,放在记者对面的椅子上,“之前没好意思问,所以没给您拿来。”服务员一边向记者解释,一边整理皮卡丘的背带并说道,“它也要注意形象,整整齐齐才能见人。”

  当记者询问原因时,服务员告诉记者这其实是他们一位同事的突发奇想,这么做已经有一年多了,也是为了让一个人来吃火锅的客人不无聊,“我们会根据客人需求放或不放”。

  商家补位“一人食”

  虽然小锅比大锅便宜了50元左右,但记者的这顿两荤两素的火锅大餐还是花费了110元,显然这是一个比较高的价码,不过服务员告诉记者,现在一个人来吃火锅的并不少,而且都是老客户,所以店内的“小锅”生意还挺不错。

  而盛小姐也告诉记者,其实“一人食”并不比两个人吃合算多少,很多时候仔细计算一下,反而花得更多,“现在,想要有好的环境、好的味道,价格不会低,而一个人辛苦工作一天,总想吃顿好的。”

  而记者发现,也许正是看到“一人食”背后的消费力,不少商家开始补位“一个人生活”,海底捞的“小锅”,还有那个令一些“一人食”顾客有些尴尬的“玩偶陪吃”,显然都是一种补位行为。

  而在“一人食”方面还有一个非常明显的补位者,就是我们现在随处可见的便利店。的确,当明亮整洁、颜值颇高的便利店开始在店里提供更多的座椅时,店内的各色便当似乎也就不愁销路。

  “在便利店里吃饭,最大的好处就是不尴尬。”来苏州工作两年的小刘说道。这个出生于1992年的天津小伙子,是个程序员,目前在一家位于独墅湖高教区附近的手机软件公司工作。由于加班是“家常便饭”,公司附近的24小时便利店就成了小刘常去吃饭的地方,久而久之,有时候不加班也会去那边吃饭。

  资本介入“一个人经济”

  记者发现,商家补位“一人食”,只是补位了当前“一个人生活”的一小部分。在这个被称为“一个人经济”的生态圈里,各种商家、各路资本还在不断的进行补位和介入。

  先后从事过证券、期货和信托的杰哥结婚前一个人常做的事情就是去K歌,“那时候,基本上是一个人会唱个两小时,唱完感觉嗓子都要哑了,但特别爽。”对于为什么会一个人去K歌,杰哥的理由很简单,自己是麦霸,喜欢一个人唱歌的那种自在和畅快。

  杰哥告诉记者,最近他在一个超市里发现一个好玩的东西,“是一个实体唱吧,在一间玻璃房里有唱歌的设备,机器会录下你唱的歌,还能通过手机分享出去。”

  而记者了解到,其实杰哥说的就是今年以来资本颇为关注的迷你KTV。上周五,记者去到杰哥所说的超市,找到了那个玻璃房。记者发现,玻璃房里有一台触摸式选歌机、一个大屏幕、两个话筒、两副耳麦、两只高脚椅,通过手机扫码就能进入这个名叫“友唱M-Bar”的迷你KTV系统里。

  在这个2平方米的空间里,选歌、点歌、手机付款,就能开唱,价格8元一首歌,或者花20元唱15分钟,不过要唱一小时的话,就要58元。

  “我以前在K歌房里唱2、3个小时也差不多这个价钱,并不便宜。”杰哥虽然如此评价,但还是花了20元体验了一把。

  有业内人士表示,很多年轻人想唱歌,但又不想通过社交形式,而寻求私人演唱空间并不容易,这让迷你KTV有了存在的理由。而记者发现,最近有报道显示,目前,市场上主要有友唱M-Bar、咪哒miniK、科美唱吧等这几家,其中友唱获得友宝集团6000万人民币A轮融资,唱吧也正式宣布战略投资咪哒。

  过好自己的日子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不管是盛小姐、杰哥、还是程序员小刘,他们都有完整的社交圈,一个人生活,并不代表他们孤僻或者不善于与人打交道。反而他们生活得都很积极,事业和生活上都有所成就。

  小刘告诉记者,自己6月要去日本京都,作为项目小组的组长去和日本客户做对接,“会在那边呆半年,公司还会额外给一份补贴。”

  爱唱歌的杰哥在今年年初顺利领证结婚,他是在一次跳槽的过程中认识了现在已经成为其夫人的海南妹子,目前两人正在为迎接新生命而做着努力。

  盛小姐也是个金融工作者,最近她已经被一家上市券商高薪聘请为其苏州营业部的负责人,“其实一个人生活还是一家人生活,归根到底还是要过好自己的日子,不对这残酷的现实妥协,一个人生活很自在,一家人生活很温暖,各有各的好处,一切顺其自然就好。”盛小姐说道。

  而或许也正是这种积极的态度,和他们愿意为所好买单,让更多商家、资本看到了其中的需求和商机。

标签:
责编:胡悦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