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大闸蟹脱壳是成长的痛
2018-09-28 09:4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秋天到洪泽湖,怎能没有蟹?

  一桌菜大半来自洪泽湖:小鱼锅贴、酸汤鱼圆、蒜蓉小龙虾、大闸蟹、白鲢、蒲菜、芡实、藕……住在洪泽湖边的人真有口福呀!

  一蟹上桌百味淡。席间,当地一位养蟹人讲了螃蟹脱壳的故事,让一群来自城里的人大呼闻所未闻。他说,螃蟹的成长就是一个脱壳的过程,每脱一次壳就会长大一点,长到半斤以上至少要脱十几次壳。螃蟹的硬壳是自我保护的盔甲,也是限制其进一步长大的障碍。为了成长,螃蟹必须脱掉硬壳,然后再长壳,再脱壳,如些反复循环。螃蟹脱壳是很痛苦的,没有了“盔甲”的保护,也是最危险的时候,很容易成为其他水中生物的美味。特别是脱壳过程中,只要有一点惊吓,就会停止脱壳而死亡。

  大闸蟹的美味是多次脱壳后的结果。我们不知道,有多少螃蟹在脱壳的过程中死掉了;我们只知道,活下来的螃蟹变得更大更鲜美。

  这次到洪泽,是参加“网络名人洪泽行金秋行”采风活动的。两天的行程马不停蹄,组织者恨不得让我们领略到洪泽所有的美景、美食和有故事的人。三河镇祥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董事长梁加祥做过农民、包工头、农机销售,59岁时又流转了一万多亩农田,从事“稻田+养殖”,如今合作社会员已有230多人;洪泽国瑞绿色食品公司董事长赵建国当过兵,干过水产,2002年辞去镇水产站站长职务做生态农业,2008年他49岁时又牵头成立了煜荣农产品专业合作社;今年刚30出头的“渔姑娘”韩文静在广告公司做过修图工,卖过化妆品、地板,现在在网上销售洪泽特产香辣蟹、炒螺蛳,一年销售额数百万元,最近又开发伴手礼系列产品……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永不满足,不断挑战自我,突破极限。就像洪泽湖的大闸蟹一样,脱一次壳,就变得更加强大。

  这让我想起一位记者朋友,他不久前采访了胡福明。这位当年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理论家,如今已是满头白发的83岁老人了。记者采访时发现了一个细节:胡福明面前摆放着一篇刚刚写完的讲稿——《实事求是无禁区,解放思想无止境》。

  胡老没有老呀!古人说:“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只要不固步自封,而是勇于突破自我,不断推陈出新,一个人年龄再大,他也年轻;反之,一个人再年轻,其实他已经老了。

  (作者黄建国,诗人、作家,出版诗集《玻璃墙外的春天》等, 供职扬子晚报)

标签:
责编:华诚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