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亲近粮食
2018-09-28 09:4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白马湖畔,稻穗正在灌浆,风吹过时,翠色欲滴的稻子向我们点头微笑。我们与粮食的距离如此之近,以至于感觉到它的呼吸。

  没有什么比走近粮食更让人感到亲切了。

  人的心态有时候很复杂,饥饿的时候,再美的花朵也是摆设,没有什么用途,不能解决温饱问题。只有当吃饱喝足的时候,才会有闲情逸致,与花花草草产生感情。这种实用主义饱含人类“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最初的愿望。

  粮食的美,除了实实在在,当然还有“花草”性质。“稻穗初黄柿叶红”,眼前大片的昏黄,在苏北平原上洋洋洒洒,足以动人心魄。这种丰收的喜悦,原来是那么的健康,更容易让人产生美感。

  当然,当你走近种粮人时候,这种亲切感会越加浓郁。

  种粮人是真正把粮食当作生命的,他们把心贴在上面,把时间掰开,一小部分用于睡觉,一大部分交给田野。

  认识个种粮大户,名字叫赵建国,如今是洪泽国瑞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务农,当兵,再务农,与粮食有着很深的感情。他将稻子变成了美味,还变成了旅游产业。在白马湖畔,他的稻鸭综合种养远近闻名,种出的稻子口感清香。最关键的是,他年年组织各地旅游者,来到稻田中,举行插秧、抓鸭比赛,场面壮观。

  他把传统的粮食的定义给拓宽了。

  也有“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时候,即使在农业现代化的今天,赵建国所代表的农民们,还是需要通过很实在的劳作换取丰收。

  当剥开每粒米的时候,其中的清香中所饱含的辛苦,足以让我们对粮食和种粮人表达敬意。

  亲近粮食是一种真诚,亲近种粮人是一种态度,如同,亲近我们的亲人。

  (本文作者杜立明作家、诗人,现供职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著有《辩证法中的城市》和《月亮飞过的声音》等)

标签:
责编:华诚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