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通城生鲜电商方兴未艾 传统农贸市场地位难撼动
2019-07-02 16:15:00  来源:南通网  
1
听新闻

  

  “1小时送达”“送货上门”“一站购齐”“半价福利”……伴随生鲜电商的逐步兴起,这些字眼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生鲜电商势不可当,与其相对应的传统农贸市场是否受到冲击?两者如何相辅相成完善城市功能?记者走访市区菜市场、生鲜电商卖场、普通市民以及商务主管部门了解到,单一的消费模式已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线上线下互补、分层分流消费等多元化模式,反而能够促使百姓“菜篮子”越发丰富。

  生鲜电商“代跑腿”,年轻一族最青睐

  6月28日下午,市区人民路的盒马鲜生店内顾客并不多,但多个装运线上下单产品的保鲜袋在输送轨道上走动,即将被送往城区多个线上用户手中。

  无需特意前往农贸市场,只要用手机打开商家的APP,各种新鲜蔬菜、肉禽水产、时令水果、熟食面点都会浮现眼前,动动手指线上下单,货物就会被快速送达。近年来,伴随盒马鲜生、“菜菜网”、山姆会员商店、“每日优鲜”这些新兴业态零售进驻通城,这样一种新兴的买菜方式越来越受欢迎,尤其是工作较忙的年轻人。

  家住市区的朱女士告诉记者,在工作日期间很难抽出时间去市场买菜,习惯性选择生鲜电商买菜是在盒马鲜生落地南通以后。由于可以选择送货时间,她偏爱在盒马APP上下单:“现在几乎每天都会在下班前下好单,然后预约五点半送到家,这样一到家就可以开始做饭。”

  单身族顾小姐使用“每日优鲜”APP已经有半年。“感觉比较方便,满三十几元就能免费送上门。”她说,最满意的地方是“一小时内送达”这项服务,如果超时还能获赔。“有时心血来潮要一些食材做菜,或者下雨天出门不方便,都会用APP下单,快的话不到半个小时就能送到,比自己出门一趟省时省力。”她说,出门去离家最近的菜市场来回要花15-20分钟,APP上不仅能买蔬菜肉类,还有酸奶、零食等,等货上门的时间还可以干其他事。

  严安是一家小型生鲜电商的配送员,每天要接30个以上配送单,忙的时候一路要送十几个单子。“新小区客人比较多,大多数是年轻人。除了蔬菜肉类,买零食、日用品的也很多。”

  业内人士分析,在强大的资本支撑下,很多生鲜电商更多时候出售的是一种服务,推广的是品牌口碑,这是传统农贸市场无法复制的经营模式,在现在快节奏城市生活中势必占有一席之地,是城市功能多元化发展的一种体现。

  农贸市场“烟火味”,地位依然难撼动

  据悉,在过去5年间,国内一些经济发达城市关闭的农贸市场不在少数。面对来势汹汹的生鲜电商,南通的传统农贸市场是否正在萎缩?据市商务局调研,虽然多个生鲜电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但南通的传统农贸市场并未受到很大打击,依然有存在的空间。“电商的影响会有一些,但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市商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南通城区一些老小区的菜市场依旧受欢迎,尤其是近几年全市农贸市场普遍升级改造之后,购物环境“蜕变”,停车场等便利设施增加,口碑提高了不少。

  受访者林女士就是传统农贸市场的拥护者。“从家到菜市场开电瓶车来回需要半小时,虽然下班到家还要出门买菜有点麻烦,但农贸市场的菜相对新鲜一些,而且现在环境确实变好了。”她说,之前新闻也爆出大型电商卖发霉蔬菜,对于生鲜电商卖出的货品还是心有存疑,面对看不见的网上下单,更愿意去实地亲手挑选。

  市民刘先生每隔几天都要去端平桥菜市场买菜。“好多摊主都认识了,买起菜来比较得心应手。”他原先住在端平桥一带,后来即便搬家到了新城区,也还是喜欢去端平桥菜市场买菜。“毕竟大的农贸市场东西全、新鲜,可选择性多,可以货比三家,挑挑拣拣走一圈,才有生活气息。”

  2011年开始,我市着力推进市区菜市场标准化建设,大力改善市区居民购物消费环境,经过多年努力,市区累计完成标准化建设的菜市场达42家,财政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面积约17.5万平方米。

  互补丰富“菜篮子”,共同提升百姓幸福感

  对于目前新兴电商与传统市场在南通的共生情况,市商务局对此做了一些市场调研,发现生鲜电商与传统农贸市场并非会发展成为大众想象的“你死我活”,更多的是一种“相辅相成”“互补互助”。

  对于购买生活必需品,市民最为关注的是购物方便、产品新鲜、品种丰富。受访市民中,很大一部分人便是兼用两种模式来买菜。沈女士告诉记者,她是根据方便性原则选择买菜渠道,空暇时更喜欢去菜市场走一走,了解下当下的菜价、上市了什么新菜,但有时受工作限制会为了节省时间选择线上购物,两种模式在生活中都不可或缺。上班族杨先生是“菜菜网”的忠实用户,但他并不单一只是线上买菜:“平时上班忙没有时间去菜市场,但网上购物有不能挑实物的弊端,周末有空便会去菜市场,线上线下结合用方便很多。”

  市商务局相关处室负责人认为,生鲜电商的优势在于快速便捷,对于农贸市场覆盖不到的区域来说是一种补充,但价格相对贵一些,消费群体以年轻高端人士为主;地方性农贸市场的优势在于价格更低、购物体验感更强,更受老小区年长居民的喜爱。两种模式凭借各自优势“分流”客户,以不同的消费群体实现了“分层次消费”,随着城市的发展,谁都不可能单一存在。两者“互补”存在对于市民而言是利大于弊的一种消费选择,也能够进一步丰富市民的“菜篮子”。

  为更好地迎合城市发展与市民需求,市商务部门也在积极引导农贸市场、生鲜超市谋求变革、丰富经营模式,目前已经有商家在尝试让蔬菜肉禽、油盐酱醋、日用百货等一应俱全,还配备饮料自助机等设施,全方位为市民提供便利。据悉,未来便利化农贸市场发展的方向是:环境舒适,种类丰富,价格亲民,不仅提供常规的蔬菜禽肉,还有日用百货等区域,让市民既能“一站式”购齐,又能现场直观选择产品。

  记者 刘璐 严春花

标签:生鲜电商;商务;电商
责编:胡悦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