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我毕业于北京铁道学院,1968年入伍铁道兵4师第19团。在部队时,所有工程中从吐鲁番到库尔勒的南疆线难度最大、最艰辛,但我们铁道兵毫不畏惧,克服恶劣的环境和艰苦的施工条件,修建出一条炸弹都炸不毁的铁路……”老铁道兵,原南通市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印能的深情回忆,将市轨交公司代表和中国铁建南通轨交1号线04标所有负责人,带到铁道兵从白山黑水的东北,转战雪域高原的南疆,再到祖国各地奋战的光辉岁月中。
今年是建军91周年,也恰逢中国铁建成立70周年,昨日,市轨交公司和中国铁建南通轨道交通1号线04标项目部党委,在中国铁建19局项目部共同举办了“传承铁道兵光辉精神 建设新时代南通地铁”为主题的纪念建军91周年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市轨交公司邀请了崔印能、孔平等15名老铁道兵代表,共忆峥嵘岁月,讲述铁道兵精神,凝聚推动南通轨交建设的共识和动力。
铁道兵1948年7月在东北战场上成立,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立下了彪炳史册的赫赫战功,培育和造就了伟大的铁道兵精神。1984年兵改工后,铁道兵“脱下的是军装,不变的是军魂”,在工程建设领域,被誉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铁军。据04标党委副书记范伟介绍,中国铁建参与南通轨交建设的04标段,北起中级法院站,南至通沪大道站,总长9.75公里,共9站9区间,总投资28.8亿元,工期38个月。自去年底进场以来,各项目部精心组织,超前筹划,配足生产要素,快速形成大干局面,截至7月25日,共完成产值3.97亿元。
目前,在我市重大工程的施工一线,仍然活跃着许多铁道兵的身影。郭伯平就是其中一个,现任中国铁建19局啬园路改造工程项目经理,承担着啬园路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工程计划于明年年底通车。
“我常常跟现在的年轻人说,没有铁道兵,就没有中国铁建的今天。我们这些坚守在施工一线的老兵要发挥好示范带头作用,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再立新功。”郭伯平会上表示,项目部发扬“忠于职守、吃苦耐劳”的铁军精神,在今年初调整施工方案,通过增加施工作业面、创造全天候施工条件等措施,力争啬园路明年7月具备通车条件。
“老铁道兵来南通修建地铁,我们很放心。他们一定能为我们修建出最快、最安全的地铁。”崔印能的鼓励,让活动现场的年轻一代轨交建设者倍感振奋,掌声阵阵。
本报记者 蒋晓东
实 习 生 徐敏霞 邢烔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