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融媒体记者谈洁)第十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者名单19日公布,共产生10名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获奖人和90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奖人选。南京高校共有4名青年才俊上榜中国青年科技奖,他们分别是南京大学戈惠明、东南大学刘攀、南京农业大学刘裕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潘时龙。
中国青年科技奖是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共同设立,每两年评选一届,面向全国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旨在造就一批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戈惠明来自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领域是天然药物的发现与合成。“天然药物的研究是一个比较古老的研究领域,通俗地说,就是集成多种现代分离和分析方法,从天然材料如植物、微生物中发现药物分子。”他解释,诺奖得主屠呦呦,是这个研究领域中的佼佼者,她的主要工作是从黄花蒿里面发现了抗疟疾药物青蒿素。
“不管是植物还是微生物,在环境中都要面对各种生物或非生物的胁迫,为适应这种逆境它们会释放一些化学分子,这些化学分子被发现后为人所用,可以开发成抗肿瘤、抗感染等药物。”戈惠明说,直至今天,活性天然产物依然是创新药物研究的重要源泉。
读博期间他从海南岛特有的坡垒树中发现了一种骨架全新的化学成分,其活性与目前临床抗老年痴呆药物石杉碱甲的效果相当,成果发表在药物化学领域的权威学术杂志上。随着近年基因测序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飞跃发展,他们有了一些新的方法。
过去研究者是循着活性找到天然产物的分子,现在他的研究团队很多时候通过基因信息寻找微生物里新颖的药物分子,“我们给微生物做一个全基因组的测序就能鉴别出它们是否编码潜在的药物分子,从而可更高效地去发现天然产物。”
此次获得奖励,戈惠明表示更多是一种激励,“对我们做基础研究的而言,很多意义和应用并不是马上能看到的,我感觉自己距离成功和突破也是比较远的,还得加倍努力。”
南航潘时龙教授的研究方向是微波光子。接触到这一领域是他在加拿大读博士后时。当时尽管微波光子学概念已经被提出十多年,但大多是基础研究,没有太多实际应用。“当时带宽已经成为微波发展的瓶颈,把微波与光结合,增大带宽,相关设备的体积重量功耗都可以降低,这在航空航天领域意义重大。”潘时龙毅然回国,着手在南航开辟这一全新研究方向。
他带领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光矢量分析技术,分辨率相比国际最高性能商用仪表提升了4000倍,打破了国外测试仪器公司的长期垄断。如今,相关技术和产品已经为长飞光纤、中航光电、航天电器等数十家企业和院所提供服务,有力支撑了新型光器件、光系统和国家重要型号的研制和生产。
东大刘攀教授是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专家,在平面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与多目标评价、快速道路交通事故风险辨识与主动调控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多项成果在工程实践中得到推广和验证,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南农刘裕强教授的研究领域是水稻抗稻飞虱及其传播病毒病基因的发掘与育种利用研究,他发掘抗稻飞虱及其传播病毒病新基因数十个,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创制了一批抗性新种质,为抗稻飞虱新品种的选育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