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没了异味有了风情
干净整洁的进香河农贸市场。 本报记者 顾小萍摄
编者按 2003年,我市正式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并于2007年、2012年、2016年先后三次成功通过复审。眼下,正在迎接第四次复审。有人说,卫生城市的巩固建设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也有人说,这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提升过程。高分迎接第四次复审,全市上下正高标准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的八个方面铆劲冲刺。今日起,本报推出《巩固创卫成果,共建健康南京》栏目,聚焦市容环境、居民小区、集贸市场等多个领域的“变”与“美”。
菜叶满地,苍蝇乱飞,水产区污水横流,鱼腥味儿扑面而来……这是很多人心目中农贸市场的“标签”。可是当下,南京的农贸市场早已撕掉了这些脏乱的标签,有的还成为街头一景。
位于玄武区月香路的红山小营农贸市场规模不算大,占地仅2000平方米,管理得相当井井有条。黄瓜、茄子、空心菜、韭菜……小商贩们将交易的菜品码得整整齐齐。健康证、食品流通证、价格标签……熟食区、鲜肉区,必须亮相的证照皆悬挂在显眼位置。站在市场内,无论向哪个方向张望,地上都看不到一片菜叶。农贸市场开张后就在这经营水产生意的朱玉平指着墙角告诉记者:“看,这是专门宰杀区,每天从墙面到地面必须两遍清洗,不能留有一片鱼鳞。”
“没有积水,没有垃圾,这是市场的硬规。”市场负责人董松明告诉记者,除了要求商贩们做好门前三包,市场内还聘了两名专职保洁员,市场管理人员不间断巡视,不间断帮着捡拾垃圾。“市场2014年开业以来,一直在居民中保留着‘特别干净卫生’的好口碑,冲着这个好口碑,很多住在迈皋桥的居民都跑过来买菜。”
相较红山小营农贸市场,地处闹市区的进香河农贸市场规模几乎翻了一倍,服务于周边15万人口,每天清晨、傍晚格外熙熙攘攘。这个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老菜场上次改造还是在2006年,但久未换新颜的它依旧是远近闻名的“明星”,不仅所有摊贩的不锈钢商铺擦拭得锃亮,地面看不到一片垃圾,偌大的市场内竟闻不到一丝异味。
记者到进香河农贸市场采访时,市场主任杜建宇正拿着垃圾夹在四处巡视,准备随时捡拾地上的烟头、菜叶。杜建宇告诉记者,市场内聘了5名专职保洁员,每天市场一开门,他们便一直盯着地面,6名在职管理人员也都和他一样,每人配备了一个垃圾夹,巡视管理时顺手捡拾垃圾。“农贸市场的软件管理远比硬件建设更重要,必须嘴勤、手勤、腿勤。”杜建宇说,他每天的微信运动步数超过2万,就是靠在市场内来回巡视“攒”到的,“这并不是迎接卫生城市复审的临时管理模式,而是多年来的常态。”
传统的老菜场用管理成就卫生,新近改造的农贸市场则用“新奇特”表达着城市的另一种风情。
建于1995年的兰园农贸市场,早期是一个大棚市场,建筑面积仅4200平方米。后经改造,建筑面积增至8000平方米。2017年,玄武区政府对兰家庄合围片区进行环境整治时,兰园集贸市场升级改造也同步纳入。农贸市场大楼外的经营场所全部拆除,用于环境改善和建设停车场等配套设施,农贸市场整体搬迁至二楼,一楼改造为综合商业步行街,有咖啡店、药房、超市、老字号餐饮店、水果、花艺等居民需要的商业业态。
改建后的市场分为A、B、C三个区域,功能上实现了干湿分离、气味分区,新增了空调、新风等系统。记者在现场看到,市场不仅有送货车专用通道,还设有专门的排污通道,以往总遭市民投诉的噪声、气味、污水横流等问题都不复存在,“新开业至今,居民投诉为零。”市场负责人介绍。
由朝天宫菜场改建成的“秦淮街坊”,门头和内饰采用的是“白粉墙、小青瓦”的徽派元素。市场内还开设了旅游咨询点,设置了“转角遇见”文化休闲驿站。不仅有“百姓饭桌”荟萃各类美食,还有推拿按摩、缝补、干洗等一系列便民生活业态。
位于江北新区的金土地菜市场,不仅非常讨社区里爷爷奶奶的欢心,也彻底征服了年轻人。作为南京市首家一站式生活服务中心,其以传统菜市场为主体,有机结合超市、美食广场等功能,创新引入“体验厨房”、自助饮水机、充电宝等10项便民服务。市场内,一块液晶大屏实时显示交易总量、金额等,智能电子追溯秤的信息在此汇总;食品安全及溯源信息公示平台可追溯到每个商户的进货记录、抽样品种、检测结果;每个摊位均配备了二维码,消费者不仅能扫码看食品溯源信息,还能对摊主点赞和投诉。
据悉,我市现有农贸市场340家左右,按照2017年出台的《南京市农贸市场提档升级精细化长效管理工作行动计划》,至今年底,我市将完成230家农贸市场的提档升级。升级后的农贸市场不仅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经营管理也更智慧化、购物环境超市化的特征也日益显现。
本报记者 顾小萍 本报通讯员 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