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点赞!南京农科所科技办主任赵荷娟投身农技攻关22年
2018-07-04 09:11:00  来源:南京日报  
1
听新闻

  在南京的菜市场上有一种红薯特别受欢迎,红皮红瓤,含糖分较高,生吃香甜清脆,熟食软糯可口。这种红薯叫“苏薯8号”,平时大家在街头买到的烤红薯大多也是这个品种。这是南京农科所科技办主任赵荷娟参与选育和推广的红薯新品种。赵荷娟扎根农业科研一线22年,选育和推广甘薯新品种3个,其中“苏薯8号”是很多省份食用甘薯的主栽品种,省内外累计推广700万亩以上。

  选育一个红薯新品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赵荷娟告诉记者,那时候她每天一大早就下地,观察红薯在田间的状况。因为不下地,就不会发现问题,不能及时解决问题。“选育新品种之后,就是把新品种推广给农民,让他们获益。”赵荷娟说,农民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难题,这些都是他们需要去帮助解决的。

  一开始,赵荷娟了解到有的农民种植的“苏薯8号”有些薯块过大,商品率降低。经过多次实地调研,赵荷娟引导他们改变种植密度、栽插时间以及栽插方式等,使商品率达到90%以上,提高了经济效益,调动了农户的种植热情。现在,“苏薯8号”已成为大江南北鲜薯消费的主要品种。“苏薯8号”之后,赵荷娟调整育种方向,致力于专用型甘薯新品种的选育,又推出了口感好、营养价值高的茎尖菜用甘薯、优质特色的食用甘薯系列。

  为进一步改良甘薯品种,赵荷娟还开展了水培甘薯“空中结薯技术”的研究,也就是长在树上的红薯。那段时间,她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大棚忙活她的甘薯树。晚上下班回家,梦里想到的还是它。“有好几次梦到甘薯树死了,自己被吓醒。”高温酷暑季节,大棚像蒸笼一样,为了观察研究甘薯树,赵荷娟有时一呆就是几个小时,热得满头大汗,背上也画出地图般的盐霜。

  “培育甘薯树的过程很复杂。简单地说,先用配制的营养液让选定的品种长成甘薯树,再诱导生根结甘薯。”赵荷娟告诉记者,功夫不负有心人,甘薯树现在已结出了可爱的红薯。红薯藤上挂着一串串红薯,就像葡萄一样挂在空中,传统的红薯爬种植模式又有了立架式模式。据了解,该研究一下子获得3项专利,开创了南京农科所的先例。

  除了红薯,赵荷娟还从事着食用菌的品种筛选、培养料配方和堆制发酵工艺、栽培技术。这几年,在南京部分菜市场,市民会看到长在菌棒上的新鲜银耳,这也是赵荷娟引进推广的项目。这种银耳无需用水浸泡,让消费者品尝到原汁原味、随吃随采的鲜银耳,常温下可放15天以上。

  此外,赵荷娟配制出以麦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双孢蘑菇培养料,既合理利用了大量的被废弃造成环境污染的秸秆,又大大提高了双孢蘑菇的产量;她还带领团队研制出以蚯蚓粪为主的新型覆土材料,收到了高产、出菇早、出菇整齐的效果。这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赵荷娟都及时推广给农民,帮助他们解决蘑菇生产中的一系列难题,提高蘑菇的产量和品质。

  22年,赵荷娟始终在科研岗位上尽心尽职,先后被评为市三八红旗手、市新长征突击手、市“三下乡”先进个人。在今年市委“七一”表彰中,她被评为全市“新时代先锋”优秀共产党员。她说,自己时刻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南京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出一份力。

  本报记者许琴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