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是指现代产业体系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这种能力体现为本国资本具有控股权的实体对核心技术、标准、品牌等要素的掌控能力,通过维护国家在该产业的生存权、定价权、收益权等方式,较大程度上掌握和控制产业的发展进程和发展方向,从而保障国家的产业安全。
从省级层面来说,没必要、也不可能在现代产业体系的所有领域和环节都取得控制地位。这就需要我们一是从国家需求出发,二是根据省情扬长补短,基于这两个层面考虑哪些产业、哪些环节需要集中力量补最短板,获取最高的边际收益。
结合国家发展需求和江苏产业特点,选择和确定自主可控的产业可以按照以下原则:一是市场容量原则。中国市场占国际市场比重较大,但国内企业控制力弱的代表性产业亟待加强竞争力,对此江苏要有所作为。二是产业安全原则。部分核心技术首先运用于军工领域,我省要结合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在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产业上有所布局。三是基础产业原则。信息产业、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等行业用到的基础技术和材料很多没有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提高这些行业关键材料的国产化率。四是前沿趋势原则。类人神经计算芯片、智能机器人和智能应用系统等人工智能产业等重点领域的发展是未来的方向,要未雨绸缪,积极布局这些前瞻性产业。
集中资源对重点产业进行攻关,需要努力发挥当前我省各类优势:一是发挥产业集群优势。要对重要环节发力,在产业集群中培育更多的掌握产业链命脉的“隐形冠军”,而不是更多的组装企业。更高层次上理解高质量发展中“亩均产出”等指标的含义,不仅仅要看亩均产值乃至亩均税收,更要看企业所处的环节对产业的控制力。二是发挥科研院所学科优势。要支持科研院所、中央企业等主体承担体现国家意志的攻关任务,不断创新和完善创新体制,支持科研院所与我省各类创新主体联合攻关,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三是发挥独特的市场优势。要抢抓机遇,在物联网、大数据领域、工业自动化等重点环节进行突破。四是发挥在前沿领域的相对后发优势。相对于发达国家,产业演化过程中技术路线的转换有利于我们发挥后发优势。
构建我省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集中资源对关键产业和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具体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考虑:
选择产业链环节实施市场势力对等战略。从产业实践来看,随着现代产业链分工的细化,一条产业链当中可能存在多个重要的环节,可以采取次优的对等战略,在产业链中选择壁垒大致对等、但更能发挥相对优势的环节突破。可以设想:即使我们没有高通、博通这样的芯片设计企业,但在芯片制造环节有台积电这样的企业。当前,中国在集成电路前段和后段相关设备和材料公司有30多个,几乎所有的设备行业都有涵盖,但绝大多数关键设备都还不够成熟、无法商用化。“大而全”不能形成对等势力,江苏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对等环节集中突破,为国家产业安全作出贡献。
推动现代产业体系之间的协同发展。现代产业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产业之间具有相当的协同性。在新兴产业之间,一个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一个产业的瓶颈,可能也将制约其他新兴产业的进步。比如,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受到新材料行业高端隔膜的制约;电子 LCD 制造用光刻胶核心技术至今被TOK、 JSR、住友化学、信越化学等日本企业所垄断。因此,从省级政策层面上来说,应当考虑到发展现代产业不是孤立支持某个产业或企业,而需要着手建立重要产业之间联合技术攻关的机制平台,实现相关行业企业之间的有效对接。
着力优化现代产业体系空间布局。发挥苏南自主创新示范区的突出作用,着力在区域内谋划布局代表我省高质量发展水平的产业地标。深刻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含义的动态性,提出新兴产业梯度转移的概念。对于现代产业体系范围之内,但主要是加工性质、仍然具有一定发展潜力的产业和环节,比如光伏等,主要引导企业向苏北地区实施产业转移。在小区域范围之内,比如一市之内要尽量避免项目之间恶性竞争,可以借鉴南京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建立项目信息首报避让机制,减少不合理的重复建设。
引导最优秀、最有实力企业加入到关键领域的攻关中。对核心领域的攻关需要长期的积累,必须忍受较长时期的亏损。这需要政府各类专项资金支持,更需要已经具备强大实力和资本持续投入的企业。从全国范围内来说,阿里、腾讯这样主要依靠商业模式创新的互联网独角兽,正聚焦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距离互联网较近领域的核心技术;宝能、恒大这些依靠房地产实现资本积累的企业,也正在进军新能源行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除了先进制造业,江苏在零售、传统制造、房地产等领域也有不少全国领先、具有相当实力的企业,要引导这些企业运用资本、管理方面的能力投身到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中来。
运用市场优势增强技术引进的谈判能力。中国巨大的、特有的市场是引进国外高端技术的重要优势,高铁行业是利用国内市场引进、消化、创新技术的典型案例,汽车行业总体上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针对这一模式,首先是要选择对中国市场依赖较大的产业进行技术引进和谈判,目前看来,环保行业、核电、老龄化产业都属于这样的类型。其次,为了增强买方市场势力,对跨国公司进入的技术转让要通过省级层面协调行业协会等组织进行联合,从国家利益的高度出发进行集中谈判,能够让我们最强的消化吸收平台对接国外关键技术环节。
(作者为南京大学长江产经研究院研究员 陈 柳)
德勤调查了150位企业家,60%都在布局“智能赛道”,不少企业在设备和用户价值的挖掘、物联网开发、商业模式重塑及人工智能等方面都有部署。接下来面临的挑战一方面是传统行业的跨界和多元化发展,另一方面是产品创新和优化管理。
——蒋颖委员(德勤中国副主席)
民营经济是“草根经济”,只有养分充足、温度适宜,小苗才能蓬勃生长成参天大树。民营经济发展得好的地方,无不是政府甘当民营企业“服务员”。
——陆亚萍代表(江苏亚萍集团董事长)
研究生创新人才怎么培养?科研像游泳一样,优秀的人才是在科研氛围中“泡”出来的。研究生教育最核心的是让研究生去做具体的创新研究工作,科研、创新不是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王贻芳代表(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
在中国经济国际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解决近14亿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要加上“双保险”:既要坚持“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底线思维,又要积极拓展国际粮食供给渠道,充分利用国际粮食资源。
——程永波委员(南京财经大学校长)
民营企业家要认识到今天所取得的成功、所创造的财富,既来自自身的努力和付出,也来自中国改革开放的机会。民营企业家要感恩社会,主动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承担责任。中国的民营企业只有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才能成功,只有在中国成功才能走向世界。
——李东生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数据已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将成为一个国家新的重要战略资源。要加快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构建以数字为基础、网络为支撑的数字经济资源开发服务平台,推动“万物互联”向“万物数联”演进。
——熊群力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科学创新需要政策的厚土和宽容的环境,报告提出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员,赋予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更大的人财物支配权和技术路线决策权,这种以改革促活力的路径选择十分必要又及时。
——胡明春代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所长)
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力人才资源,这是创新发展的最大“富矿”。心浮气躁很难做出创新性成果。科研工作急不得,创新人才的成长也急不得。一定要沉下心来,排除干扰,发扬工匠精神,踏踏实实做事,才有可能产生出更多创新性成果,形成人才辈出、创新涌动的大好局面。
——窦希萍代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
近几年民营企业发展中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新官不理旧账”、环保“一刀切”等等。这种现象说明,我们有些同志头脑中还是缺少产权保护这根弦,缺乏契约精神,缺乏法治观念。发展民营经济要靠政策,更要靠法治。
——刘世锦委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
营商环境的改善,不单单是政府一方面,而是多方面的,社会以及企业自身也有义务改善我们的营商环境。你做出了高质量的企业、高质量的产品,赢得了社会的信任,有了信誉度,你才能赢得更好的营商环境。
——叶青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叶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选自微信公号“江东观潮”之“两会三十六‘句’”
决策眼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构意义重大。今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政府工作总体要求中,又特别强调了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的重要性。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构,首先要把“平等”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产权和合法权益,保证各类主体依法平等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共同履行社会责任。财产权利的平等保护是“平等”的基础。2016年11月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总体要求中,确立了产权保护“坚持平等保护”原则。就“完善平等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专门作了规定,提出“完善物权、合同、知识产权相关法律制度,清理有违公平的法律法规条款,将平等保护作为规范财产关系的基本原则。”关于产权平等保护也是随后颁行的《民法总则》的一大亮点。其中,第113条明确规定,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这一规则对于社会经济交往的主体行为及财产权益保障具有普遍的引领、指导价值。随着《民法总则》的施行,这一规定将成为民商事交往中各类主体“产权保护”的法律原则。
产权平等保护还必须坚持“全面保护”。《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指出,“保护产权不仅包括保护物权、债权、股权,也包括保护知识产权及其他各种无形财产权。”与此相对应,《民法总则》关于财产权利范围作了重大突破,在原有的四大财产权之外,特别规定了股权与其他投资性财产权利、数据及虚拟财产权利等直接涉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财产权条款。就此而言,这种规范模式更加贴合《意见》关于“全面保护产权”以及“产权知识系统”架构要求,更切合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时代主题,亦为产权平等保护的切实兑现奠定了逻辑基础。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构,要把公平公正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公平公正是衡量一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公平公正是法治的基本内核,立法应当确立公平公正的制度体系,执法、司法必须坚持权利平等和执法、司法公正,有效防止执法、司法腐败,并建构制约腐败,体现公平公正的多种程序机制。法治化营商环境离不开公平公正的各项规则、程式的切入。只有公平公正的机制得以建构,市场主体及交易行为的信心才能得到树立,秩序才能得以维持。
就主体权益而言,公平公正意味着在规则适用时不得作任何歧视性、偏向性判断或处置;各种所有制经济实体转换为民商事交往的主体身份如公司法人、合伙组织及其他投资性机构,则应按照“公平竞争、平等保护、优胜劣汰”的市场经济基本法则,处于平等地位,遵守相同规则,公平承担法律设定的责任。
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发布的2018年最具代表性的十大法治事件之一便是“最高人民法院判决张文中无罪”。最高院依法纠正了原判决把企业一些不规范行为当作犯罪来处理的不公平、不公正的“偏向性”裁判错误,依法保护了非公有制经济主体的合法权利。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主体的财产权得到公平公正的法律保障,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张文中案的改判,充分彰显了党中央依法公平公正保护产权、维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坚定决心。
执法、司法机关在程序中必须遵循“公平公正”这一法治精神,公平公正保护各类财产权益和企业家的人身财产安全。要重视执法、司法操守,依法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充分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建立健全涉产权错案防范纠正和责任追究机制,存在违法情形的,要依法依纪严肃问责。只有公平公正的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构,才能激发和保护市场主体的财产和人身安全,才能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为市场交往和主体事业发展营造宽松环境。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构,要将诚信和公序良俗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当下社会失信问题备受关注,在行政层面政府推出多部门联合惩戒失信的制度,法律中的诚信原则确立并倡导主体以善意方式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针对政府行为提出了“完善政府守信践诺机制”的政策要求,强调产权保护要充分贯彻诚实守信精神。政府和市场主体都要遵循诚实守信原则,尤其是在触及民生建设、公共资源利用、资本运作、对外招商等领域,政府部门、社会交往主体均应当“秉持诚实,恪守承诺”,不得以换届、法定代表人更换等理由违反先前的合同约定或承诺。反之,违反诚信原则往往导致企业、投资人受到严重的财产损失。
“公序良俗”要求市场交往、政府管理均应遵从执政党和国家的公共秩序要求以及善良社会风俗。一般而言,在法规比较原则或存在空白的情形下,可以在不违背公序良俗、不损害第三人权益条件下,积极援用公共秩序要求、本区域内各类习惯进行市场交易和管理。就财产权益而言,许多财产权益纠纷涉及政策性因素或市场交易习惯,为衡平、保护财产权利主体不同的权利要求,需要通过行为人及裁判者主动关注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与各类交易习惯,以衡平当事人财产权益,切实平等保护主体的财产权利。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研究员 眭鸿明)
编者按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连日来,江苏社科界召开多个座谈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看望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讲话精神。为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本期思想周刊“新论”约请部分专家撰写学习体会文章,推出跨版策划,敬请关注。
提要
■ 要直面学术研究领域存在的浮夸、浮躁、浮在表面的现象,直面智库建设领域中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问题,切实摆脱片面追求学术GDP的不良倾向,推动学术研究从追求数量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努力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人民需要的学术精品,以高质量思想产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以高质量智力成果回答好时代之问。
■ 要为人民群众立言,把学问写进群众的心坎里,就必须怀着赤忱之心、忠诚之心、敬畏之心,拜人民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
■ 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也承认,按照正统的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不可思议”的巨大成就。尽管西方经济学的引进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但毕竟不能替代我们自己的探索和思考,中国经济学家应该也需要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 用中国的理论去回答中国的问题,去阐释中国的道路,不是盲目自大,简单地讲大道理,也不是埋在书斋里,在旧纸堆当中寻找答案,而是要勇于创新,善于在实践中作出科学提炼,努力攀登理论高峰,为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供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架构起具有中国话语特征的理论体系。
■ 我们应当弘扬古圣贤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情壮志,为谱写新时代的壮丽诗篇尽到自己应尽的天职,奉献出自己应有的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今年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同时深刻阐述了为社会作出表率与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学问家之间的内在关系。总书记的讲话,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在担负新使命中确立奉献学术精品的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并与时俱进作出新阐述。从地位和作用看,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总书记曾在“517”讲话中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两个“不可替代”到两个“十分重要”,总书记在新时代的宏大坐标中、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地位和作用作出了新概括。从职责和使命看,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启迪思想、陶冶情操、温润心灵的重要职责,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使命”。总书记曾在“517”讲话中强调“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总书记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本质属性作出了概括,赋予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更加重要的职责和更加神圣的使命。
落实好总书记的殷切期望,担负起新时代赋予的重要职责和使命,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牢固确立“以精品奉献人民”的价值追求。要直面学术研究领域存在的浮夸、浮躁、浮在表面的现象,直面智库建设领域中存在的重数量、轻质量问题,切实摆脱片面追求学术GDP的不良倾向,推动学术研究从追求数量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努力创作出更多符合时代需求、人民需要的学术精品,以高质量思想产品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以高质量智力成果回答好时代之问。
在同步新时代中找准创造学术精品的方法路径。在时代跨越中把握着眼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从传统的思维惯性中解放出来,坚持与时代同步、与实践同频、与人民同行。当前,要适应“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党的建设从正本清源到守正创新的重心转移、江苏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时代脉动,在更广阔的坐标和视野中,聚焦新变化、新跨越、新飞跃,科学展开研究布局,统筹组织研究力量,着力概括出具有深刻解释力的新概念、新范畴,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在现实实践中找准着力点。实践是理论的源泉,现实本身就是“教科书”。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观照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问题是创新的起点,理论思维的起点问题决定着理论创新的结果。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只有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深入最基层的实际,根植最鲜活的实践,捕捉最前沿的动向,认真研究我国改革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才能提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经验。只有实现学术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双向互动,才能把实践的结晶上升为系统化的学说和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在增强“四力”教育实践中寻求生长点。要以增强脚力为基础,把实践当作最好的课题,把人民作为最好的老师,多到鲜活的基层一线汲取养分、凝聚智慧,让我们的学术研究接地气、更有温度;要以增强眼力为关键,做到眼光敏锐、眼界开阔,让我们的学术研究接天线、更有深度;要以增强脑力为核心,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我们的学术研究承载思想、更有高度;要以增强笔力为落点,让我们的学术研究呈现价值、更有显示度。增强“四力”,才能掌握守正创新的“看家本领”,更好地适应和跟上时代变化、实践发展、人民期待,切实提升学术研究的影响力、引导力、公信力。
在升华新境界中成长为有贡献的学问家。总书记在讲话中希望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高远志向、良好品德、高尚情操为社会作出表率,这既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所在,也是精品产出的重要前提和条件。我们要把为人民奉献精品和用明德引领风尚、把做学问与做人有机统一起来。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社会科学对社会品格的塑造,积微成著;人文精神对民族精神的提升,善作善成。新时代哲学社科工作者应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以深厚的学识修养赢得尊重,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风气,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要下苦功、练真功、久久为功。要多下苦功,坚守学术理想,秉持学者情怀,弘扬工匠精神,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要多练真功,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做对人民和社会有益的学问。要久久为功,在锤炼学术素养中磨砺学术精品,在勤业精业中做好社会表率,展现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新担当、新作为、新形象。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德行是学者的灵魂,学风是学术的生命。要坚持德文并举、知行合一,大力弘扬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大力营造风清气正、互学互鉴、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不仅要耐心“沉下去”,自尊自重、自珍自爱,坚守高尚职业道德,潜心静心修炼好人品、学品和文品,还要能够主动“站出来”,弘扬真善美,抵制假恶丑,努力成为精神家园的守望者、社会价值的风向标、道德航船的压舱石,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学问家。
(作者为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刘德海)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首先要搞清楚为谁立言的问题,这是一个根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这不仅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理念,而且赋予了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为人民做学问、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的重大使命。
为谁立言的问题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始终认为,人民群众是一切历史的真正推动者和创造者,要坚持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做学问。对于共产党人来讲,搞清楚为谁立言还是一个重大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再一次指出了“为什么人”这个根本性问题的极端重要性。中国共产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的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原理。只有坚持这一基本原理,才能把握历史前进的基本规律,才能无往而不胜。哲学社会科学本身就是围绕人和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做研究。一旦脱离人民,就会丧失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才能树立“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价值取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想创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优秀成果,就必须搞清楚为谁立言的问题,认真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
常言道,知易行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关键是要付诸实际行动。这个实际行动就是认认真真搞好调查研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道理,自古以来就非常清楚。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经常开展调查研究,才能把群众的真实想法和意愿搞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把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研究透彻。1927年,毛泽东同志为弄清楚湖南农民运动的真实情况,32天时间步行700多公里,实地考察了湘乡、湘潭、衡山、醴陵、长沙五县。最后,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这篇脍炙人口的调研报告。这种深入调查研究的态度告诉我们,只有不惜脚力,迈开步子,俯下身子,走进实践深处,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感,总结群众经验,汲取群众智慧,才能搞清楚到底为谁立言,才能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才能拿出真知灼见。
客观而言,当前绝大部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能认识到深入调查研究之重要性。但是,仍有“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习惯于看材料、上网络,不愿意深入生产生活一线了解实际情况。有的自以为熟悉所在领域所在地区的情况,喜欢坐在办公室或书斋里搞研究,进而导致对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反应不敏锐,看不到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及隐藏其后的内在逻辑。有的虽然经常下基层搞调研,但是满足于只看“盆景式”典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凡此种种,都严重影响研究的科学性和准确性,都不利于回答现实课题、解决现实问题。
导致这些情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不走心、不用心”。诚如列宁所言,没有对人民群众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保持对真理的追求。因此,要想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就必须用心走心,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反观一篇篇脍炙人口的鸿篇巨著、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研究故事、一位位德高望重的知名专家,其成功成就成名不仅彰显出研究征途之“艰辛”,而且蕴含着研究工作之“悉心”“用心”。事实一再证明,要为人民群众立言,把学问写进群众的心坎里,就必须怀着赤忱之心、忠诚之心、敬畏之心,拜人民为师,虚心向群众学习,真心对群众负责,接地气、通下情,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发现出来,把群众的意见反映上来,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出来。只有全心用心,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准确掌握实情,才能表达群众真实意愿,才能植根中国大地、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才能成为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理论家和学问家。
时代潮流奔腾不息。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中,一切成就都归功于人民,一切荣耀都归属于人民。在奋力担当繁荣哲学社会科学重大使命的当前,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唯有搞清楚为谁立言这一根本问题,牢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充分尊重人民主体地位,聚焦人民实践创造,多下苦功、多练真功,更好地用中国理论解读中国实践,说出人民群众心坎里的真心话,自觉把个人学术追求同国家和民族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才能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作者为江苏省社科院党委书记、院长,中国法治现代化研究院、区域法治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夏锦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今年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既是给广大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和真正出社科学术精品指明了方向。
中国已经发生的故事,只能用中国自己的理论才能讲好、书写好。在短短的几十年间,中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无论是工业化、城市化,还是社会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国用不太长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才走过的路程。中国目前仍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但创新能力已有很大提升,并在高铁、移动支付、5G通信、超高压输电、跨海大桥等重要技术领域走在世界前面。中国走了一条不同于以往发达国家的道路,也走过了一条不同于一般发展中国家从落后通向发达的道路,阐释好中国的发展道路,揭示中国道路成功的规律,回答中国继续发展提出的课题,必须要有自主独创的中国理论。
中国有自身的国情,中国始终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一切从实际出发,不断在实践中自我探索,才取得了今天的巨大成就。如果当初就按照某一种现成的理论加以机械应用,根据已有的教科书进行照搬,中国不可能是今天的中国。国外的一些经济理论虽然能解释很多现象,可以用来解释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但不足以描绘中国的道路,更难以阐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例如,根据一般的理论,各国需依照自身的要素禀赋进行国际生产分工,发展中国家只能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低技术的加工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则由发达国家去发展,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也是这样进行分工的。但是,中国并没有因为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就放弃对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追求,而是以最大的努力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并在部分领域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因此,对于中国经济、中国发展和中国道路,只有用中国自己的理论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与回答。
用中国的理论去回答中国的问题,去阐释中国的道路,不是盲目自大,简单地讲大道理,也不是埋在书斋里,在旧纸堆当中寻找答案,而是要勇于创新,善于在实践中作出科学提炼,努力攀登理论高峰,为繁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提供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架构起具有中国话语特征的理论体系。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从何而来?时代提供了理论创新最为广阔的空间,紧贴时代、记录时代、反映时代,理论就能获得创新的源泉,因为中国的发展道路不是在现成的书本中,而是形成于伟大的时代。当今时代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在理论观点上真正做到自主性、独创性,还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实际情况,感知实际生活,避免犯本本主义的错误。中国道路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一切从实际出发,所有经验来自于实践,真理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中国大地上丰富的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了太多的养分和独特的视角。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一定要多到实地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这样才能回答好时代之问,做好时代文章。
用自主性、独创性的中国理论阐释中国道路,并不是把自己封闭起来,也不是不关注他人的理论学说,更不是夜郎自大、夸夸其谈,而是要有更加开阔的理论视野,具有更加开放的世界观,善于在已有的理论学说中汲取有用的价值,勇于在比较中发现他人的长处,以文明互鉴的思维认知,充分利用一切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为中国自己的理论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丰富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发展的学术坐标系,促进中国学者创建的中国理论更具有国际视野和科学价值。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道路,关键在于理论自信,关键在于从实践中提炼真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把文章写在中国的大地上,学术研究要根植于中国实践,自主性、独创性的中国理论将来自于这块实践的土地。
(作者为省政府参事、东南大学首席教授 徐康宁)
习近平总书记3月4日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的讲话,为我们如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并且用中国的理论研究和话语体系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增强中国经济学的自觉自信,指明了方向。
实践提出了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的要求。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和快速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少有的发展奇迹,为世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国经验”“中国道路”已成为举世瞩目的话题。伟大实践呼唤着理论的创新,中国经济学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当代中国的经济学只有立足中国的实践,解答中国的问题,并从中总结经验、构建话语、提炼思想、创新理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才能无愧于我们的时代和人民,为人类发展做出更大贡献。第二,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学被大量介绍和引进到中国。西方经济学产生和发展的经济条件和制度背景与我国不一样,即使是正确的东西,也不可能用来解释我国现阶段改革发展的实践。我们在阅读一些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研究中国经济的论著时,尽管会有所启发,但总会觉得他们说的“不像”是我们这儿发生的事情。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也承认,按照正统的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不可思议”的巨大成就。尽管西方经济学的引进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学的发展,但毕竟不能替代我们自己的探索和思考,中国经济学家应该也需要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的条件已经具备。建立一种经济学理论体系,需要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但要等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完全成熟后才有可能建立理论体系,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马克思在世的时候,资本主义还未出现1929年那样的大萧条,但我们不也能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深刻分析中,体会到马克思理论的深刻洞察力和惊人的预见力吗?理论是实践的反映,但又高于实践,这就是理论的魅力和指导价值。当然,在客观经济过程的矛盾尚未完全暴露之前,作为研究经济运行规律的经济学理论体系,不可能十分完善,但理论发展的逻辑过程,就是随着社会经济形态的不断成熟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为理论发展提供了相对成熟的土壤和条件。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奋进,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提出,为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创建中国经济学体系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怎样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构建中国经济学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大胆借鉴、吸收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概括、总结70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实践,揭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概括提炼,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
(作者为南京大学教授、长江产经研究院开放经济方向首席专家 张二震)
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这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地位提高到决定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高度。随着文明的进步,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越来越凸显,它不仅提供了技术进步的动力源,也决定着其发展方向和作用的性质;它不仅影响着国家的政治方向和前途,也影响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感受。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根铸魂”的新论断科学地揭示了在新时代文化文艺和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是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作用规律的生动而富有创造性的阐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被视为国家、民族和人民的灵魂的塑造者,这既表明我们的工作拥有无可替代的崇高地位,更表明我们肩负着至上的光荣使命。我们应当弘扬古圣贤们“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豪情壮志,为谱写新时代的壮丽诗篇尽到自己应尽的天职,奉献出自己应有的智慧。
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与新时代同步同频共振,扎根大地做学问。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认清时代的本质、顺应时代的潮流。在新时代里,不仅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方面要进行“决胜”一战,而且还要为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这是民族坚定的信心,是党和人民坚强的决心。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过去一年的成绩单时指出,201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落实十九大精神取得了开门红,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这是对我国当前发展形势的科学研判,它既是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必须把握的时代脉搏,更是我们树立理论自信的依据。一方面,我们要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另一方面,又要勇于直面时代的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回答时代课题,用理性批判精神为时代空间清除精神雾霾。
诚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会因为学科性质的不同而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不同的关系,我们既要去进行远离现实生活的纯粹的文本学研究,“为往圣继绝学”,在继承中创新。同时,马克思主义最讲究实践品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更应当关注现实,回答现实之问,并引领时代进步。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不能自居于生活之上,坐在思维的藤椅上建构脱离现实生活的所谓学术体系,更不能在人民之上,以人民的导师自居,而是要以人民为中心,真正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把握他们的思想脉搏,扎根于大地来治学,为人民群众释疑解惑,把学问做到人民群众的心坎里。同时虚心向人民学习,增长自己的智慧。这样的学问家才是真正的学问家,才是真正对社会有贡献、真正有价值的学问家。
仅此还不够,唯有具备高尚的人格,才能对人民群众起到感召和化育的带动作用,因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社会的思想精英,我们的言行对大众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不能仅满足于不失德这样的低要求,还必须道德高尚、德高望众,以担负起榜样的责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要自尊自重、自珍自爱,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总之,必须十分珍爱自己的身份和声誉,以不负“培根铸魂”者的光荣称号。
(作者为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明理)
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意义到底在哪里?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既要放在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比较的视域中,也要放在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与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相区别的框架内。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这一重要论断清晰地把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意义置放在培育国家软实力之根、铸造民族文化之魂的层面上,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下一步发展厘清了方向。
关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使命,学者们一般都会谈到面向现实生活并从学理的层面来发掘及解决问题。何谓现实生活?在解读这一点时是否要对现实生活的最新发展持有自觉的关注意识?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就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之使命的不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题、捕捉创新的灵感。这一重要观点既对上述问题做出了深刻的解读与回答,也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
明确了意义和使命之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如何加以落实与践行?回答好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要明确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政治立场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伟大事业,它本身就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百姓生活状况、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把学问写进群众心坎里。这一重要观点深刻且具有前瞻性地回答了上述问题,对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起到了导航的作用。
明确了意义、使命及立场之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就要琢磨怎么去做。也就是要自觉地认识到自己身上所担负的责任,自觉地意识到应该成为什么样的学者。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希望大家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把当代中国发展进步和当代中国人精彩生活表现好展示好,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阐释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出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这一重要论述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自主性与独创性作出了清晰和深刻的解读。按照总书记的要求,我们要认识到,只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研究好、阐释好,我们才能取得真正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要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努力做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有贡献的艺术家和学问家。总书记所要求的学问家,就是能自觉用学术的方式来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学者,这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明确的、更高的要求。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我们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推向新的高度。
(作者为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教授 唐正东)
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江苏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也是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根本要求。繁荣发展江苏哲学社会科学,推动江苏高质量发展,还需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以世界一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为突破口。近年来,江苏积极推进社科强省建设战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贯穿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各领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贯穿研究和教学全过程,哲学社会科学一直走在前列。但是,与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相比,江苏哲学社会科学还存在着学科设置同社会发展联系不够紧密、学科体系不够健全问题。突出表现在世界一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数量少、占比低。据统计,江苏仅有哲学、中国语言文字、外国语言文字和艺术学等4个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学科。因此,繁荣发展江苏哲学社会科学,亟待推动江苏一批哲学社会科学优势学科进入并稳定在世界一流前列,以此为突破口和主抓手,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落到实处。
以加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队伍建设为聚焦点。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先后实施了“333”工程、“双创”计划和科技镇长团等人才工程。伴随着人才强省战略的实施,江苏更大力度推进人才优先发展,加快构筑领军人才驱动发展高地、领军人才环境建设高地和领军人才价值实现高地。但是,与自然科学学科领军人才相比,江苏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远远不能满足江苏创造更加过硬的高质量发展成果的需求。繁荣发展江苏哲学社会科学,需要聚焦于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有效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促进自然科学研究成果转化应用中的调节作用,更好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对江苏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
以探索江苏鲜活实践的特殊规律为着力点。自改革开放以来,江苏从“苏南模式”到“新苏南模式”,不断创造着“江苏奇迹”,是中国改革开放砥砺奋进的缩影,成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在新时代下繁荣发展江苏哲学社会科学,要以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新实践为样本,在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的结合中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回应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重大现实问题。
(作者为南京理工大学江苏产业集群研究基地教授、国家社科重大项目(15ZDA053)首席专家 朱英明)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一以贯之的高度重视和对广大社科工作者的亲切关怀,为广大社科工作者更好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为社科工作者继续前进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激励。
“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学术研究,都应该有利于解决人民的现实问题,满足他们的迫切需求。”广大社科工作者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带着问题,多到实地调查研究,了解基层百姓生活状况,才能把握群众思想脉搏,着眼群众需要解疑释惑、阐明道理,努力把科研落在实处,把学问融入现实,才能真正为政府决策文件的制定和工作部署提供依据。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今,有些社科工作者受到经济效益的诱惑,不肯坐冷板凳,只追求快餐式学术成果。总书记的讲话,提醒广大社科工作者,要回归初心,砥砺前行。要以明德为旨归,以深沉的家国情怀和扎实的学术功力,以植根中国大地、观照中国现实,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价值坚守,提出自主性、独创性的理论观点。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执着坚守,又要立志做大学问、做真学问,在锤炼学术素养中磨砺学术精品。只有在勤业精业中做好社会表率,才能展现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有的担当、作为和形象。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共识是奋进的动力。凝聚人心,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社科工作者有责任也有义务用正能量、用求实、科学、专业的精神和更高的道德标准引领风尚。要适应现代传播方式、传播形态、传播格局的深刻变革,善于把科学术语转化成通俗易懂的语言,积极与公众沟通,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要善于运用大众的、通俗的内容和形式,将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话语、理论话语、学术话语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
(作者为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黄卫东)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为时代明德”的重要命题,这既是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殷期待,又表达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心声。
“为时代明德”蕴含了“士以弘道”的优秀文化传统以及在新时代光大这一传统的殷切希望。人文化成,明德于天下,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已然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天职。在今天,我们尤有必要大力弘扬这一优秀历史传统,以更好承担起聆听时代声音,展现时代风貌,把握时代脉搏,凝练中国气派,涵育中国精神,锻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时代使命,担当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崇高职责;并在人文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德行,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为时代明德,还有着鲜明的价值指向,这就是为当代中国“立命”“立心”,培根铸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不能没有价值信仰。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最大的“德”,它源自悠久的文化传统,植根于时代的伟大实践,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诉求。因此,为时代明德,就是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社会的根本遵循,成为人民的精神信仰,成为国家的文化符号;并注重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相适应的传统美德,特别是其间的人本与民本、仁爱忠恕、诚信谦朴、止于至善等思想观念;还要积极吸取世界文明的有益精神滋养。
为时代明德,还包含了对当代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准确阐释、深刻总结和有力辩护的“显明”之意。要生动再现当代中国的伟大德性,将其内蕴的丰富而深厚的内涵,磅礴壮观的精神史诗,传神地宣示出来;要将人民的伟大实践,社会的伟大变革,国家的巨大进步,通过理论阐释和思想总结,形成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富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理论和思想。另一方面,为时代明德,也是一种自我的精神检视和文化洗礼,由此凸显出一种理想和信仰的自信。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雄辩地证明,我们选择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是正确的。用中国理论解读好中国实践,就是彰显“时代之德”,它将有益于强化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并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作者为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胡发贵)
油画《淮海战役》,由鲁迅美术学院集体创作,陈列于淮海战役纪念馆内,在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上荣获金奖。画布周长一百五十米,高二十米,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全景画。图为画作局部。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
70年前,发生在江淮大地上的淮海战役的胜利,吹响了解放全中国的号角,新中国曙光已现。
70年后,这片热土打响了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战役,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实现近在咫尺。
2017年底,党的十九大闭幕一个多月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到地方考察调研,第一站来到江苏徐州。在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时,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我们要好好回报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阳春三月,天气温暖而明媚。怀着崇敬与缅怀之情,记者来到徐州凤凰山东麓,瞻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探寻淮海战役伟大胜利所构筑的穿越时空的精神高地。
听党指挥
信仰忠诚方能凝心聚力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之下,一片园林郁郁葱葱。苍劲挺拔的雪松,数十年如一日静静地守护着烈士的忠魂。拾级而上,五六分钟工夫,雄伟高大的纪念塔已庄严矗立在眼前。阳光下,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九个镏金大字熠熠生辉。纪念塔两侧的浮雕,生动展现着人民解放军英勇作战、人民群众奋勇支前的英雄画卷——
思绪顿时飘至71年前那个冬天,淮海大地硝烟弥漫,英勇智慧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军队,以气吞山河之势发起了这场战略大决战。这一伟大战役,打出了“饮马长江、解放全中国”的有利态势,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的历史进程;这一伟大战役,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绩,为解放全中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这一伟大战役,3万多名将士、49位团以上干部献身疆场,他们的英名与日月同辉,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丰碑上!
步入占地2.5万平方米的淮海战役纪念馆,近3000件文物、照片和艺术作品讲述着烽火岁月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不朽风采。纪念馆里的一处模拟场景,真实再现了“十人桥”的英雄故事。1948年11月8日夜,华野9纵27师79团在追击黄百韬兵团时来到堰头镇(今新沂市草桥镇),一条十几米宽的河流挡住去路。1排3班的战士们在副排长范学福、班长马选云带领下,跳进刺骨的冰河,用木板架起人桥。500名战士从他们身上通过,歼灭对岸守敌。战士们说:“十人桥,是咱通向胜利的桥。”
“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党的无比忠诚,是人民解放军取得胜利的力量源泉。”淮海战役纪念馆馆长蒋越锋深信,一场战争里,军人具有什么样的信仰特别重要,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是为谁扛枪、为谁而战、为谁流血牺牲。
纪念馆从2014年开始的抢救性采访,为我们留下了淮海战役亲历者的讲述。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实着信仰的力量——
原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王克,淮海战役时在华野2纵5师13团任连文化教员,他说:“执行命令就是胜利!”
原华野特纵坦克大队炮长邹远根说:“不管做什么,我都坚持这个信仰——永远跟着共产党,为人民服务。”
原华野4纵10师政治部组织科彭启说:“我们是为祖国而战,为和平而战,为解放劳苦大众而战,没有这个信仰就不会有战斗力。”
……
听党指挥、闻令而动、遵令而行、步调一致。参加淮海战役的人民子弟兵,从入伍那天开始,就坚信自己忠实代表着中华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坚信自己从事的是正义的事业,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民族一定能够得到解放,坚信自己将为此奋斗一生。
民心所向
不忘初心方能势不可挡
在淮海战役纪念馆支前厅,一根1.2米长的小竹竿,刻满了鲁苏皖三省88个地方的名字,记录下3000公里的人民支前路线图。这根竹竿是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它的主人是特等支前功臣、共产党员唐和恩。
“等全国解放了,我得把这根竹竿拿给子孙们看,让他们知道当年咱老百姓都去哪儿支援前线了。”淮海战役中,唐和恩是543万支前民工的典范。这场艰苦卓绝、众志成城的大决战中,543万父老乡亲倾尽全力支援前线,每名解放军战士身后有9位民工配合保障。
陈毅元帅说:“淮海战役是用小推车推出来的。”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称赞,这是“人民的胜利”。
当年,解放区连年遭遇天灾、土地歉收,人民缺衣少食,却为何仍勒紧裤带,把粮食供给子弟兵?答案在“民心”。“最后一把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做军装;最后的老棉被,盖在担架上;最后的亲骨肉,含泪送战场。”老百姓正是在这样的歌谣声中,推着小推车冲向战场。他们长途跋涉,冒着枪林弹雨,忍着风雪饥寒,车轮滚滚,夜以继日,不辞千辛万苦,解放军打到哪里,人民群众就支援到哪里,哪怕冻掉脚趾、冻残双腿。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顾永兴一语道破:“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言一行深深感动了群众,在人们的心中树起了一座座丰碑,人民群众是真心实意地支持这场革命战争。”
淮海战役发起后,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中共中央华东局、中原局和华北局全力组织支前工作,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把支援战争的伟力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解放区的人民群众从人力、物力、财力上全力支援解放军作战。时任华东野战军后勤部部长刘瑞龙在日记中写道:“人民认识到共产党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只有打败蒋介石,才能翻身得解放,过上好日子;支援前线是自己的根本利益所在,当战争和自己生死存亡有关的时候,就能全力以赴地投入到战争中去。”
人民的支持为战争的胜利凝聚了磅礴力量。但用好这股力量,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500多万民工,当年是怎么能够组织得井井有条的?”淮塔管理局编研文保处处长贾萍经常被问到这个问题。她回答道,对支前群众的动员与教育、组织与管理,无不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灵魂。村里举办动员讨论会,大队开展文娱活动,担架团组织民工俱乐部,利用一切场合争取群众的支持。对支前民工有制度保障,有供给标准、生活管理、卫生管理、培训材料、优抚政策,老百姓觉得人民军队是真正把人民群众当作亲人看。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一直把人民幸福放在首位,这颗初心早已播下胜利的种子,只等时机一到,便怒放出制胜之花!
敢于决战
不畏艰险方能砥砺前行
“奇迹的战役”“不可思议”,这些褒奖,是斯大林、蒙哥马利等军事统帅对淮海战役的评价。这些戎马一生的将帅们真正想问的,恐怕是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强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何敢于决战?
战前形势厅里,一幅幅复杂的军事图纸,都指向了一个事实:淮海战役之前,解放军在兵力、装备、战略形势等方面都不具备优势,战略决战的条件并不成熟。然而,敌强我弱压不倒人民军队,反而激发了解放军敢打必胜的昂扬斗志。
决战决胜、敢打敢拼的背后,是科学理性的判断。电报记录了那段历史:1948年9月,济南战役即将结束时,华野代司令员、代政委粟裕即向军委建议进行淮海战役。他后来回忆称,随着敌我力量的消长和战略战术的变化,大决战势在必行。考虑到后勤供应条件,在长江以北决战比在长江以南决战有利得多。徐蚌地区,大部分是老解放区和半老解放区,群众基础好,能得到各方面的人力、物力支援。
蒋越锋介绍说,淮海战役开始阶段,作战规模并不大。中央军委将战略判断与战场实际情况紧密结合,顶层指挥与一线作战实践紧密结合,最高决心与前线将士革命热情紧密结合,果断作出了“隔断徐蚌线,歼灭刘峙主力”的重大战略决策,达成了战役运筹上的高度上下一致。战区指挥员有全局意识,中央军委能够从谏如流,“小淮海”最终演变为“大淮海”。
年已九旬的申维清,淮海战役时是中野六纵36旅100团某炮兵连的战士。淮海战场上的一幕幕,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里。“在双堆集修战壕时,一块弹片击中我的肚子,我扒开衣服,血淋淋一片,好在弹片打到皮带上,只有一半进入身体。”申维清忍住疼痛,撑开肚皮,硬是把弹片拔了出来。简单包扎后,继续战斗。
镌刻在墙壁上的“淮海战役烈士英名录”,更记录了这场大决战中一个个英勇无畏的故事:郑星勇烈士牺牲了自己,抢救了伤员。王有高烈士说:“伤了我右臂,还有左臂!”张树才烈士抱着炸药包,拉开了导火线,拼着全身力气直向敌人地堡扑去……
“淮海战役的决战意识,对今天极具启示意义。”陆军工程大学训练基地教授宋孝和说,困难和矛盾从不会自行消解,打算“万事俱备”再去解决困难,恐怕等不来那股“东风”。在困难面前,慌张、害怕、逃避毫无用处,解决困难的钥匙,往往就在困难之中。“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上,一定会面对外部挑战。淮海战役精神教会我们,无需被一时一事的力量对比所迷惑,只要坚定信心与信念,咬定青山不放松,胜利就在前方。”
“为有牺牲多壮志”!瞻仰完淮塔蓦然回首——正对纪念塔的远方,一列驶出徐州站的高速列车正在加速。70年,“敢教日月换新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进入新时代,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革命先烈为之浴血奋战、为之牺牲奋斗的崇高理想和美好追求,正在淮海大地化为生动现实。
岁月流逝,历史走过的足迹不会磨灭;时代变迁,淮海战役的精神永放光芒。站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间节点上,让我们从伟大的淮海战役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为打赢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场新时代的“淮海战役”,昂首阔步前进。记者 孙 敏 袁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