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提出了“为时代明德”的重要命题,这既是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殷期待,又表达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时代心声。
“为时代明德”蕴含了“士以弘道”的优秀文化传统以及在新时代光大这一传统的殷切希望。人文化成,明德于天下,在数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已然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天职。在今天,我们尤有必要大力弘扬这一优秀历史传统,以更好承担起聆听时代声音,展现时代风貌,把握时代脉搏,凝练中国气派,涵育中国精神,锻造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时代使命,担当起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的崇高职责;并在人文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德行,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
为时代明德,还有着鲜明的价值指向,这就是为当代中国“立命”“立心”,培根铸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不能没有价值信仰。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最大的“德”,它源自悠久的文化传统,植根于时代的伟大实践,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和诉求。因此,为时代明德,就是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社会的根本遵循,成为人民的精神信仰,成为国家的文化符号;并注重传承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相适应的传统美德,特别是其间的人本与民本、仁爱忠恕、诚信谦朴、止于至善等思想观念;还要积极吸取世界文明的有益精神滋养。
为时代明德,还包含了对当代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准确阐释、深刻总结和有力辩护的“显明”之意。要生动再现当代中国的伟大德性,将其内蕴的丰富而深厚的内涵,磅礴壮观的精神史诗,传神地宣示出来;要将人民的伟大实践,社会的伟大变革,国家的巨大进步,通过理论阐释和思想总结,形成具有自主性、独创性的富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理论和思想。另一方面,为时代明德,也是一种自我的精神检视和文化洗礼,由此凸显出一种理想和信仰的自信。新中国成立70年来所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雄辩地证明,我们选择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是正确的。用中国理论解读好中国实践,就是彰显“时代之德”,它将有益于强化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并为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强大精神激励。
(作者为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所长 胡发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