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要论

  ● 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首先是解放思想的征程,是思想觉醒的征程。

  ●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体制的变革。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包含着三个方面: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1978年12月18日,一个特殊的会议在北京京西宾馆三楼的第一会议室开始。2018年12月18日,一个隆重的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两个会议相隔40年,但却被一条红线连在一起,这就是改革开放。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40年筚路蓝缕、探索搏击,40年春风化雨、春华秋实,现在,这一伟大征程已经永载中华民族和人类历史的史册。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征程?我们是怎样走过这个征程的?

  思想觉醒的伟大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

  中国人民极为崇敬的马克思、恩格斯,在赞扬中华文明、关注中国命运的同时,也对中国有过极为冷峻的评价,甚至把19世纪的中国称为“活的化石”“密闭棺材里的木乃伊”。确实,中国辉煌过、激昂过,但当文艺复兴和工业革命将欧洲国家从长达千年的沉睡中唤醒的时候,中国却呼呼大睡了。

  但是中国并没有一直沉睡下去。中国的有识之士、进步力量,一直在竭力唤醒沉睡中的巨龙和雄狮。在不同的时代条件下,中国曾经有过多次思想的觉醒。而最近的一次,就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伟大觉醒。这一觉醒,开启了中国人民思想解放的伟大征程,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当1977和1978年,570万和610万年轻人先后参加高考时,整整一代人都感叹10年间就像做了一场梦。梦醒了,时间和青春也流逝了。因此,几乎人人都发奋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长征中贡献青春、实现价值。

  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理论动态》和《光明日报》上先后发表时,犹如石破天惊,唤醒了更多在旧教条、旧框框、旧戒律中沉睡的人们。胡福明作为真理标准大讨论的代表人物受到表彰,这是理论界的光荣,也是江苏人民的光荣。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推动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准备,是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伟大转折的思想先导。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连在会场上倒水的服务员都不知道开的什么会。但当会议公报发表时,人们却从中读出了喜鹊的鸣唱、春潮的涌动。这次在36天工作会议基础上召开的中央全会,树立了一个崭新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路的坚强决心。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内也一度出现严峻局势。中国向何处去?世界向何处去?改革开放还要不要坚持下去?还能不能坚持下去?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面临着一次重大的抉择。

  1992年年初,在历史发展的又一个关键时刻,88岁高龄的邓小平,乘坐专列,悄然出京,一路奔驰南下,视察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区并发表重要谈话。这些谈话,科学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给处在十字路口的中国指明了方向。南方谈话犹如强劲的东风,催开了改革开放的又一个春天,成为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也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又一次伟大觉醒。

  所以,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首先是解放思想的征程,是思想觉醒的征程。正是在思想觉醒的基础上,才有了“松绑”“搞活”,才有了人的解放,才有了体制变革,才有了中国社会面貌的历史性变化。

  随着伟大觉醒的发展和深入,我们铸就了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

  随着伟大觉醒的发展和深入,我们先后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社会变革的伟大征程

  《周易革卦彖传》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里所说的革命,就是指变革天命。中华民族虽曾不时沉睡,但也不乏变革精神。数千年来,中国曾经发生过很多次变法变革图强运动。

  改革开放,则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党和国家一直把改革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当今中国几乎所有的人,都是伴随着第二次革命长大、度过或变老的,也就是说,或长或短,都亲身经历了这场伟大的革命、伟大的变革。其中多数人,都直接参与了改革开放的事业,并把自己的命运与改革开放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这种社会变革,并不是急风暴雨式、群众运动式的,而是在形式上比较平和,甚至有点“润物细无声”的味道。似乎在不知不觉中,中国社会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比如,“文化大革命”中,青年人最时髦的服装是草绿色军装。到改革开放前,大街上的主要服装,还是灰色的中山装。但1978年前后,人们不难发现,街头的服装开始多样化了,女同胞们开始注重穿着打扮,经常追赶时髦的服装。在城市,卷发和电烫发型开始时兴。改革开放,赋予了人们选择服饰、美化生活的权利。从原来只能穿中山装,到现在把西装作为正装,这种似乎不起眼的变化,反映的是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后面隐藏的,则是思想观念的巨大变革、是社会文明的巨大进步。

  更大的变革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体制的变革,尤其是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长期以来,无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还是世界各国的通常观念;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都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的专利,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是不相容的。

  新中国成立后,参照苏联的计划经济模式,逐步建立起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的好处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但弊端是“大家都不能自主干事”,社会缺乏动力和活力。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能是发展市场经济。

  当大多数人还视“市场经济”为洪水猛兽的时候,邓小平,这位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从1979年开始,先后6次论述了市场经济问题。到1992年的南方谈话,再一次强调:“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1992年6月9日,江泽民在中央党校提出,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党的目标可以有三种选择,“我个人的看法,比较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随后召开的十四大,作出了三项影响深远的决策,其中之一,就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社会的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40年改革开放,40年伟大变革,使中国经济、政治、教育、科技、文化和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变化,使人们的精神面貌、价值观念、是非标准、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发生了重大转变。因此,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探索创新的伟大征程

  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也是探索创新的伟大征程。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的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道出了住房对于天下之人的重要价值。

  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城镇居民住房基本上是房屋公有、国家分配,其中夹杂着非常复杂的产权形式。但住房建设始终不能满足城镇居民的需求。1978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仅3.6平方米,缺房户达869万,占城市总户数的47.5%。至于农村的居民住房,大多靠农民自己解决。

  实践表明,计划经济体制下住房完全靠国家包下来、实行福利分配的路子走不通。要真正解决人民的住房问题,就不能不实行改革。

  从1980年起,先后提出或试点过多种方案。最初,曾考虑允许私人建房或者私建公助,分期付款。1982年,设计了“三三制”的补贴出售新建住房方案,即由政府、企业和个人各承担1/3。1986年,试行“提租补贴、租售结合、以租促售、配套改革”。后来,开启城镇住房商品化的大门。到1998年底,全面停止住房实物分配,使城镇住房制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通过改革,逐步建立了收入高的家庭购买或租赁市场价商品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普通商品住房、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的住房供应体系。住房制度改革的最大成果,是绝大多数城镇居民有了属于自己的住房,住房条件也不断改善。

  但随之出现的房价疯涨问题,给社会带来了极为复杂的影响。国家多次出台文件和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房地产市场逐步趋于平稳。但如何进一步破解房改难题,依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住房制度改革,是攻坚克难的典型。其他所有领域的改革,也都经历了艰难的探索。40年征程中的大量成就,都是这样在探索和创新中产生的。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着力抓好重大制度创新,先后推出1600多项改革方案,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从与老百姓直接相关的事情上来看。改革户籍制度,进一步调整户口迁移政策,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稳步推进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立新型户籍制度,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在计划生育制度上,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6年1月1日,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正式实施,明确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这一政策调整,受到了广大老百姓的普遍欢迎。

  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外事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等等,都是重大的探索创新,都成为伟大征程上可圈可点的重要成果。

  走向世界的伟大征程

  改革与开放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改革的同时,中国对世界的大门也逐渐打开。对外开放,像改革一样,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基本国策,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显著特征。

  1978年春夏,中国高层组织了两个赴国外考察团。一个是国务院副总理谷牧为团长,有杨波、钱正英等参加的西欧考察团。另一个是李一氓为团长,有于光远、乔石等参加的南斯拉夫、罗马尼亚考察团。

  组成这样的考察团出国,这在共和国的建设史上还是第一次。代表团在5国先后访问了25个城市,参观了80多个工厂、矿山、港口、农场、大学及科研单位,同这些国家的政府领导人及各界人士进行广泛接触。

  考察团一路考察,一路议论。开眼看世界,深感世界之大、变化之快,中国不应自我封闭,而应扩大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和吸引外资,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考察团回国后,分别撰写了很有分量的考察报告,上交中央,受到中央决策层的重视。随后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又专门印发了一批国外境外经济快速发展的参考材料。这些材料开阔了大家的眼界和思路,使高层领导认识到,实行改革开放,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随后,长期封闭半封闭的大门开始打开缝隙,中国一步步走向世界。

  出国留学,这是当今很多学生的自愿选择,已是中国对外开放的一个独特渠道、形式和标志。

  改革开放的浪潮在中国兴起之后,急需大量人才,更需睁开眼睛认识世界、学习世界。1978年6月23日,邓小平作出扩大派遣留学生的重要指示,强调:“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教育部要研究一下,花多少钱,值得。今年三四千,明年万把人。这是5年内快见成效、提高中国科教水平的重要方法之一。” 当年12月26日,也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的第4天,改革开放后中国首批52名访问学者踏上了前往美国的旅途,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留学大潮由此兴起。

  在此之后,出国留学被进一步纳入国家对外开放、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之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国留学人员已经达上百万,分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学的专业覆盖了几乎所有学科。派遣的规模和强度不仅在中国历史上,就是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前所未有的。出国留学,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一条重要渠道。

  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设备,到引进先进的管理方式和经验;从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和科技文化交流,到创办经济特区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到实行互利共赢战略,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水平越来越高。

  正是在走向世界的征程中,中国老百姓才有了出国留学、出国探亲、出国旅游、出国打工、出国创业、出国定居、出国讲学、出国开会、出国访问的权利和机会。中国人才真正懂得了世界到底有多大、值得欣赏的美景有多少、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多广。

  正是在对外开放的征程中,中国一步步走向世界。正是在走向世界的征程中,中国一步步融入了世界,走近了世界舞台的中央。

  三大飞跃的伟大征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这个飞跃,包含着三个方面: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这些飞跃,表现在中国面貌的改变上、中华民族面貌的改变上、中国人民面貌的改变上、中国共产党面貌的改变上。

  40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79亿元增长到2017年的82.7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5%,远高于同期世界经济2.9%左右的年均增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由改革开放之初的1.8%上升到15.2%,多年来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

  40年来,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71元增加到2.6万元。贫困人口累计减少7.4亿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8%。建成了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在内的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超过9亿人,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居民预期寿命由1981年的67.8岁提高到2017年的76.7岁。

  现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我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当年,从南京到北京的火车,要开十几个小时。坐过火车的人都记得,经常满车厢都被挤得严严实实。最严重时,走道里站满了人,桌椅下躺着人,行李架上坐上了人,甚至连厕所里也挤进了人。但如今,从南京到北京的高铁,只要三四个小时,而且舒适度已经不亚于飞机。

  2008年8月1日,中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一流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津城际铁路”正式通车运营。随后,京广高铁、郑西高铁、沪宁高铁、沪杭高铁、京沪高铁等高速铁路先后建成通车。

  2015年11月25日11时整,李克强总理与中东欧16国领导人共同登上从苏州开往上海的高铁列车。外国领导人们对中国的高铁赞不绝口。

  2017年6月,中国自主研发、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正式命名,时速达到350公里。“复兴号”6月26日在京沪线上投入运营,9月21日在全世界率先实现了高铁时速350公里的商业运营。到2017年6月,中国铁路营业里程已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铁2.3万公里。中国的高铁已经修到了国外,甚至修到了发达国家。

  当年,邓小平乘坐日本新干线列车时,感觉就是快,有一种被推着走的感觉。中国的高铁,开始也是被“推着走”,但现在,已经在某种程度上“领着走”了。

  高铁的发展,是40年中国伟大征程的缩影。中国的发展和变革,就像高铁一样,在快速而平稳地前进。

  40年伟大征程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40年这种征程,我们亲自走过;40年这种飞跃,我们亲身感受;40年这种征程,已经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和经历融合在一起。所以,我们格外珍惜。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我们的希冀和决心是:把这一伟大征程继续推向前进!

  (作者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精神

  40年来,党员冬训工作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把理论武装工作作为党员冬训工作的一项制度性安排,推动了党员冬训与基层党建的深度融合;把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党的大政方针列为每年冬训的制度性安排,做到了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而推进基层党建与党员冬训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带动引领作用,是确保党员冬训取得成效的根本保证。

  党员冬训大多采用基层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提高了冬训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特别是在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大众化方面,充分考虑基层党员干部的文化水平、接受能力和思维习惯,把深邃的理论用平实质朴的语言讲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基层党员乐于接受的方式说明白,使抽象的理论逻辑转化为形象的生活逻辑,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基层,从而在党的创新理论和基层党员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使党的创新理论走进基层,为基层党员干部所了解、掌握和运用,达到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目的。

  党员冬训把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作为关键抓手,切实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要将这一功能落实发挥到位,就必须全面提升组织力,着力解决一些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问题。通过党员冬训,引导基层党员深刻把握中央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新部署、新目标、新定位、新举措,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环节,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就能够实现政治功能强、基本组织覆盖好、基本服务发挥好、基本队伍建设好、基本制度执行好、基本保障落实好的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作者为省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冬训之所以历久弥新,根本在于因时而变、勇于创新。多年来,苏州始终坚持以理念创新为引领,搭建冬训新平台。从最初的住农家屋、睡稻草铺、自备伙食集中教育培训到如今以远程教学、手机移动端、微信直播等方式开展学习教育,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积极策划开展“百姓名嘴风采展示活动”“微型党课大家讲”“冬训学习随身行”等活动,不断丰富冬训形式。以机制创新为保障,培育冬训新动能。

  苏州的党员冬训工作始终依靠基层党组织,强化主体担当,扩大党员参与。近年来,苏州注重在基层党组织中创新开展特色主题活动,促进学习成果应用和转化。2017年全市组织“创新四问”大讨论,广泛开展“我为发展献一策”活动;2018年组织“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大讨论,围绕“展现新作为,我该怎么做”深入研讨,进一步推动党员干部敢于担当、敢闯敢拼,不断丰富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三大法宝”的新内涵。

  苏州注重贴近党员的内在需求,持续推进冬训供给侧改革,着力提高学习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调查研究作为冬训工作的第一步,深入分析不同时期党员干部的思想特点,了解掌握不同类型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为冬训工作开展提供目标依据。始终坚持目标引领,在宣传解读党的重大理论、重大政策、重大部署的同时,积极回应基层关切,确保冬训内容的有效供给。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在确保总体目标要求的前提下,注重分众化、对象化,通过基层党员喜闻乐见的形式、鲜活生动的语言、可及可学的典型,在“有意思”中巩固提升“有意义”。

  (作者为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提升冬训工作成效,要突出“志愿服务”主体,在“谁来讲”上拓渠道。溧阳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作用,从全市14万志愿者中精选一批骨干力量,组建12支志愿服务队伍,整合资源推出34个平台85项志愿服务项目,深入田间地头,来到基层一线,推动更多身边人、百姓事走上冬训讲台,形成领导干部带头讲、专家名嘴透彻讲、党员骨干自发讲的生动局面。

  提升冬训工作成效,要运用“守正创新”力量,在“怎么讲”上求突破。把“大主题”做成“小切口”,创新党员干部“点单”、文明实践阵地“端菜”、志愿服务“埋单”的精准服务新模式,把新时代“大主题”转化为一个个党员干部急切关注和乐于接受的“小切口”,不断满足党员干部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冬训工作效能效率。创新传播方式,把“小故事”讲出“大道理”。

  提升冬训工作成效,要突出“实践运用”要求,在“讲什么”上提内涵。着眼绿水青山,讲好“两山”理论,推动党员干部冬训从教室走向现场,从城市来到乡村,切身感受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真谛,以实际行动投身全市改革发展大潮。着眼最美追求,讲透高质量发展,推动新思想新理念和省委“六个高质量”发展要求根植于每一个党员内心,真正做到言行一致、入脑入心。着眼百姓福祉,讲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小事细节有温度”,大力推广百姓议事堂等农村治理新模式,推动如意小食堂、文化小礼堂、幼童小学堂等“微民生”工程全覆盖,落实意识形态领域网上网下管理,不断修正党员干部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政绩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作者为溧阳市委书记)

  石塘镇在冬训过程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全镇党员干部冬训教育“理论正餐”,把省、市、区确定的教育专题作为全镇冬训“必修课”,同时还结合石塘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增设了党风廉政教育、招商引资知识、农村环境整治、创新社会管理、农村实用科技知识等专题讲座,收到了很好效果。

  抓活动开展,拓展冬训形式。在冬训期间,石塘镇结合三进三帮、阳光扶贫等工作,开展了“送温暖、献爱心、解民忧、促发展”活动,全镇机关干部共慰问了600多户生活困难户,帮助解决各类实际问题共计100余项,提升了冬训工作凝聚人心的功效;镇百姓理论说唱团、幸福艺术团组织编写通俗理论作品30余件,为群众带来了50多场精彩的理论文艺作品展演,有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镇内各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写春联、迎新春、送祝福”“邻里守望互助”等活动,增强党员冬训工作吸引力、感染力;我们还组织党员干部通过观摩各村(居)文化阵地建设、绿色长廊建设、集镇建设,有效激发全镇干群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和自豪感。

  创新载体,分层开展冬训。冬训期间,石塘镇充分利用党员固定学习日、基层党校、百姓理论说唱团等一批成熟的学习载体,开展分众化学习活动;积极依托互联网、微博、微信等信息传播手段,拓展网上理论学习阵地,推动网上网下同频共振。创新形式,踊跃参与冬训。在冬训过程中大力推广文艺助训、典型助训、实践助训等富有感染力的教育手段,形式多样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将火热的生产现场和创业基地打造成为冬训大“课堂”,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不断激发冬训活力,吸引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参与冬训,融入冬训。

  (作者为淮安区石塘镇党委书记)

  40年的全省基层党员冬训工作大力提升了党员干部的集体荣誉感、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解放思想”“勇于探索”“团结一致”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深化了冬训实效。时至今日,全面开展的党员冬训工作已然成为提升党员干部思想理论水平的重要渠道、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形式。开展冬训工作,应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抓手,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塑构党员干部的道德体系和价值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在互联网与自媒体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要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就要抓住发展机遇。在基层党员冬训工作中,可以依托互联网,采取多种形式,增强理论的感染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社科理论工作者要创新冬训方式,如由“固定讲”变为“经常讲”、由“灌输讲”变为“互动讲”、由“专家讲”变为“专家学员共同讲”、由“专讲理论”变为“理论实践结合讲”,可以围绕全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深入学习探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化高质量发展的思想保障。通过冬训形式的创新,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牢牢把握新时代解放思想的本质要求,把思想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不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导力。

  (作者为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新时代对冬训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时期基层社会的一些特点给冬训工作带来一定挑战,迫切需要大批懂党建、爱基层,善于做好新形势下冬训工作的行家里手。在推进冬训工作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坚持问题导向,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不同层次的党员实际,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分类、分层开展冬训活动,使冬训工作更加贴近基层、贴近乡情、贴近党员思想实际。在注重冬训工作本身效果提升、对基层进行思想理论武装的同时,善于充分借助冬训活动的开展把基层党员干部组织起来、动员起来,进一步提高基层组织的活力和基层干部的战斗力,形成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强大合力。

  40 年来,始终注重思想内容创新是开展好冬训工作的一条成功经验。“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做好新时代冬训工作,必须充分挖掘其思想性内核、时代性要求和人本性价值,让党的思想理论成果产生更大的引力、更强的魅力。把思想工作放在全局工作中来看,充分认识到思想工作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的深远影响,越是在经济社会出现新变化、面临新挑战的时刻,越需要补足基层党员干部的精神之钙、把稳基层党员干部的理想之舵、夯实基层党员干部的信念之基。紧密结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的精神要求,积极借助冬训这一有力载体,推动基层党员干部切实担负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促进全社会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

  冬训工作的价值不能仅仅局限于参训者,要广泛传播,形成带动效应,让全社会都能从中受益。这也是贯穿 40 年冬训工作的一条重要经验。要丰富平台载体,把冬训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结合起来,为冬训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资源要素支撑和平台载体,不断提升冬训工作水平,增强冬训工作的社会引领力。拓展传播手段,积极借助新媒体手段,增强冬训工作的媒体传播力。

  (作者为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

  “学思行”,让冬训主题“突”出来。始终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冬训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主题。深化理论学习教育,深化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学懂弄通做实,引导干部群众学习思考践行,真正让新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扬州市委宣传部出版了《学思行》文集,以20 个解放思想工作案例为冬训校音定调、举旗定向。

  “讲议谈”,让冬训主角“动”起来。充分发挥基层党员冬训主角作用,广泛开展“党课主讲人宣讲”“百姓名嘴宣讲”活动,讲党课、议发展、谈体会,让“身边人讲身边事给身边人听”,畅通理论大众化的转换路径。市委常委带头,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到冬训联系点宣讲;市县乡联动,选拔300名优秀党课主讲人进冬训,集中选题开题,集中备课备讲;探索开展嵌入融入、分众互动式宣讲,推动“理论话语”转换成“群众话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展演播”,让冬训形式“潮”起来。优化理论产品供给,丰富冬训教育形式,推动从“板起脸来说教”向“寓教于乐”转变,组织“理论+文艺”“党课主播”进冬训,让理论学习宣讲更加有滋有味;推动从“一张讲稿念到底”到“线上线下全互动”转变,充分用好“我是党课主讲人”融媒体平台,打造“指尖上的传播阵地”。

  “巡考评”,让冬训责任“严”起来。扬州市在冬训十项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冬训制度体系,加大督查、巡查、考评力度。按照市委可定义、可量化、可操作、可考核、可追究“五可”标准,把冬训工作纳入“县市区党政正职年度考核”“功能园区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和“领导干部年度述学”,纳入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出实招、硬碰硬,变“软学习”为“硬要求”。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推动冬训工作年年都有新举措、新成效。

  (作者为扬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今年8月,阜宁被确定为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冬训工作在时间上吻合、内容上融合、载体上结合、队伍上重合、服务上切合。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阜宁搭建了理论政策法规宣讲、教育服务、文化服务、科技科普服务等平台,在本年度冬训工作中,阜宁立足这些平台开展全覆盖、本土化、分众化的冬训活动。立足理论政策法规宣讲平台,打通党校、党群服务中心、党员电教中心、道德讲堂等阵地,把党的创新理论和政策法规送到千家万户;立足教育服务平台,打通学校、中小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基地、校外辅导站等阵地,向广大学生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扶贫政策;立足文化服务平台,打通基层文联组织、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农家文化大院等阵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宣传新思想、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科技科普服务平台,打通科技示范基地、科技超市、农业科技服务云平台等阵地,为党员干群开展有针对性的农科知识培训。

  阜宁在冬训工作中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进专题活动。开展“千人志愿大宣讲”活动,广泛开展理论法规、科技科普技术、医保养老政策、教育扶贫家教、健康卫生知识宣讲,并根据党员干群需求,实行“派单、接单、点单”式宣讲,使宣讲的内容与听众的需求有效对接。开展“百名书记上党课”活动,全县300多名所、站党组织书记都要上台当先生,带头上好冬训首场辅导课,充分发挥党组织书记“引学”“领学”作用。上好基地大党课,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党性教育基地现场上党课,提振全县党员干部的“精气神”。用好用活全县7个重点红色场馆、98个康居工程示范点、36个现代农业示范点、80家骨干企业,观摩理论教育基地,现场互动交流、弘扬铁军精神,学习先进经验。上好专题支部党课。在每月党员统一活动日期间上好一堂党课。通过书记抓,抓书记,把党员冬训的“训”落到实处。

  (作者为阜宁县委书记)

  1978 年底,海安首开冬训历史先河,成立农村党员冬训领导小组,全市农村党员和生产队长以上干部2万多人参加首轮冬训。其后每年此时,冬训成为农村党员的政治节日,屋外寒气逼人,屋内热气腾腾。40年改革,40年冬训,冬训滋养了改革,而改革引领着冬训。

  冬训工作中,面向基层的宣讲要讲究工作方法。基层宣讲要生动,要让基层党员、群众爱听能懂,要在“宣讲侧”求变。曾经有一位专家到村里讲乡村振兴,专家花了很长时间给老党员讲“土地承包期再延长三十年”政策,但下面的老党员有的说话有的走动。专家走后,老党员们说,我们也知道专家有水平讲得好,但是我们村最小的农民60岁,孩子们都出去了,你这种田政策再好,但没人种田有什么用?再过30年我们大多不在了,我们关心的是谁来种田?我们的养老钱从哪里来?

  这件事启发我们,基层宣讲要讲基层想听的。要让基层学懂弄通做实,要有章法。“学懂”要往前讲,通过时代的变化,讲清楚“为什么”;“弄通”要往当下讲,通过政策的比对讲清“是什么”;“做实”要往今后讲,结合村情民情讲清楚今后“做什么”。要讲明白,必须想明白。准是硬道理,懂是真功夫。学要由浅入深,讲要由深入浅。最终形成通俗化、生活化、艺术化的风格。

  县一级处在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在理论传导中起桥梁作用。它是理论的“中转站”、思想的“派发站”、政策的“传送站”。冬训要红火,县级要点火,理论派发站需要大量训练有素的“理论快递员”。要做党的政策的宣传员,宣传乡村振兴战略,把脱贫攻坚、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政策讲得通俗易懂;要做主流价值的培育员,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传承弘扬中国人民的四个“伟大”精神;要做文化生活的指导员,挖掘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进行创造性转化;要做移风易俗的引导员,开展移风易俗、传播文明理念、涵育文明乡风行动。在实践中感受真理的真谛,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

  (作者为海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社科联主席)

  智库出品

  农业科技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技术革命,只有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推动相关技术创新,才能将先进的工业技术成果、工业生产方式、工程管理手段应用于农业发展,才能大幅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发展农业科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可靠性与实用性离不开市场的检验。要提升农业科技的含金量,就要勇于将现有的技术投放到市场中去检验,让技术在市场竞争中得到不断的改进提升。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提及食物,就不得不谈农业。人类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便开始从事农业生产。时至今日,随着科技的蓬勃发展,农业这一古老的产业正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集约型迈进。江苏地处富庶的长江三角洲,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实力雄厚,是吴越文化的发祥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素有“山水江南、鱼米之乡”的美誉。江苏省经济实力雄厚,教育资源丰富,科技水平发达,截至2017年,江苏省农作物播种总面积达7601.25千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达4991.41万千瓦,具有极大的农业发展潜力。

  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科技的进步。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正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依托强大的科技创新,世界主要农业强国已探索总结出一系列适合本国国情的农业体系。

  截至2017年,美国以仅占本国人口1%左右的农业从业人员,实现了世界第三的农业总产值,强大的农业科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全球定位系统、遥感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的“3S技术”,美国实现了小部分人对大面积农作物的精准管理,弥补了农业的分散性、地域性、经验性以及稳定性和可控性差等方面的缺陷,农业生产实现了精准化、数字化和可视化。

  截至2017年,荷兰以世界第124位的农业用地面积实现了世界第26位的农业总产值,每百万公顷产能高达71.74亿美元,是科技先导型农业的典型国家。通过大力发展以设施农业为核心的农业科技,荷兰得以站在世界农业科技领域的巅峰。

  此外,以色列的节水农业也是世界农业科技领域的典范。以色列地表水资源极度匮乏,自然条件并不利于农业发展。然而,依托优势农业科技的支撑,以色列大力发展以滴灌、喷灌为主的节水农业科技,实施精准农业灌溉和高效水资源管理,使得水资源利用率高达90%。

  可见,得益于这些先进的农业科技,全球农业得以迅猛发展。农业科技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的技术革命,只有大力发展农业科技,推动相关技术创新,才能将先进的工业技术成果、工业生产方式、工程管理手段应用于农业发展,才能大幅度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发展农业科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当前,江苏省发展先进农业科技面临重要契机。一是政策优势。2016年,农业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在江苏试点启动。2018年,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把农业绿色发展摆在生态文明建设全局的突出位置,全面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新格局。这一系列的试点举措与方针政策为日后江苏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技术集约型、环保高效型的农业科技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二是经济优势。2017年,江苏GDP排名位居全国第二,人均GDP居全国第四,GDP增速在7.0%以上。雄厚的经济支持,使得江苏具备大力发展农业科技的优势。科学研究发展到今天,专业化程度已经非常之高,若要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科研资金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但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社会效益和财政收入会继而反哺经济发展,进而形成经济、科技协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是科教优势。江苏省高等教育实力雄厚,全省高校数量高达167所,其中原“211”工程院校11所,位列全国第二。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20个,位居全国第三。此外,在2017年“双一流”评估中,江苏省一流学科数量及A类学科数量均位居全国第三。各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汇聚,赋予了江苏科研人才密集、研发实力雄厚的巨大优势。这为江苏在农业科技关键领域核心技术上的突破奠定了基础,无疑将助力江苏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是地理优势。江苏省全境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地势低平,河湖众多,为江苏发展绿色农业、有机农业、集约农业和灌溉农业提供了优质天然条件。此外,江苏优良港口众多,适合发展外向型农业。多类型农业的共同发展,为未来江苏的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全国正处在农业产业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发展先进的农业科技刻不容缓。江苏作为中国经济最繁荣、科技最发达的省份之一,具有极好的科技创新土壤,无疑将成为推动中国农业科技发展的先行者。

  树立“科技兴农”的指导思想。农业发展离不开“科技兴农”的指导思想。技术转化程度决定了农业科技高度,农业科技高度决定了农业产业精度。江苏应因地制宜,发挥自身政策、经济、科技、地理上的优势,确立发展以科技为先导的农业体系。

  确立“五位一体”的战略定位。要将先进的农业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最重要就是将各个环节高效有机地结合起来。应确立“五位一体”的科技创新战略定位,着重关注人才储备、理论奠基、技术创新、产业应用和市场竞争五个方面,重点考察人才的孵化率、理论的创新性、技术的可靠性、产业的适应性以及市场的优势性。切实将最前沿、最可靠、最高效的技术落实到农业产业应用中。

  坚持“三线并行”的政府支持。一个领域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进入农业产业全面深化发展的新时代,江苏省应紧扣“政策导向”“资金扶持”和“农业推广”三条主线,在新时代为打好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攻坚战提供坚实有力的保障。政策导向方面,应进一步对绿色农业、农业集体经济、农业金融服务业、农业高端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以政策为导向吸引、引导和推动农业产业的发展。资金扶持方面,应进一步加大对优良育种、先进农机和设施农业的专项补贴力度,提高农业高端人才待遇,资助农业龙头企业建成农业产业示范。农业推广方面,应组建农业高端智库,号召专家学者深入田间地头,将农业推广切实深入落实到农业的细枝末节,实实在在发挥先进农业科技的作用。

  建立“众星拱月”的学科布局。农业科技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农业科学、生命科学、食品科学、计算机科学、机械工程、生物工程、统计学等都与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江苏具有先进的科教优势,统筹这类学科的协同高效发展,组建多学科协同创新平台,将有效推动江苏农业科技的进步。

  形成“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可靠性与实用性离不开市场的检验。要提升农业科技的含金量,就要勇于将现有的技术投放到市场中去检验,让技术在市场竞争中得到不断的改进提升。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合理开放农业市场,适当引入外部竞争,主动出击、积极参与到国际农业科技领域的竞争中,以竞争促推动,以改革促提升,从而全面促进江苏省农业科技的高速发展,达到提升我国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目的。

  (作者为欧洲科学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决策眼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领会把握娄勤俭书记关于我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具体要求,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正在“运河11城”推进,借鉴京杭大运河五个省市的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实践,下一步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应注重“八个着力点”:

  着力点之一:全方位融入国家战略和长三角城市群发展规划,是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基本准则。在11月5日召开的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宣布,将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要抢抓战略机遇、提出更高站位,把率先探索与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全方位对标,作为我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路线图”的基本遵循。同时,科学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其核心为发展现代文化产业。

  着力点之二:文旅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是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依托和抓手。继续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我省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管理引导作用,着力构建激发我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江苏省文化和旅游行政主管部门须从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培育、文化产品流通组织、文化产业投融资机制、文化产品进出口政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知识产权保护等六个方面进行制度创新,适时、择地举办“大运河文化博览会”,使之成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抓手。

  着力点之三: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等产业的“1+5”融合,全面变革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形态。我省大运河沿线文化产业的发展重在策动市场力量,应将政策与市场互动看作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推力,从而构建平行站位、同步发力的“1+5”融合文化产业链。特别是要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深度融合,以文化提升旅游内涵,以旅游扩大文化传播和消费。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研发符合文化创意企业需求的产品,引导文化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大运河流域地级市、县域、特色小镇需把握公众需求变化的趋势,进一步扩大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使大运河文化产业成为典型的绿色产业、低碳产业和幸福产业。

  着力点之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基因为根脉,培育江苏大运河文化精品创作生产体系。“运河11城”须充分运用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红色文化、旅游生态文化等资源,推动文化精品的创作生产,加大对原创文化精品的扶持力度,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的精品力作。省级层面须加大旅游景点的文化融入和品牌营销战略,将区域特色的自然人文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和开发利用,组织研究人员编写具有文化底蕴的景点介绍,突出地方特色旅游项目的知识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加快培育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新型文化业态,促进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等高新技术在文化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等各环节的应用。

  着力点之五:在大运河沿线省市率先进行地方立法,为大运河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据悉,省人大正在进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立法调研。建议借此完善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及其经营行为、权益保障以及文化市场管理方面的规则。理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事权,避免多头管理。在立法的审查标准、审查程序上,注重大运河文化产品内容审查制度。明确、健全大运河文化产品经营各环节的市场准入主体及进入、退出的条件、机制,建立负面清单制度及行业禁入制度。完善税收调控制度和具体的大运河文化产业市场管理制度。积极发展行业协会制度,配套完善文化市场中的各类中介法律制度,实现文化产业的市场化规范运作。

  着力点之六:全方位接轨世界运河文化规则,是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必然选择。要秉持正确的保护理念,传承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价值,以文化建设为引领,带动生态、旅游和物流等各个领域的建设,进而向世界展示江苏大运河文化。建议“运河11城”各自就大运河经历不同朝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以及创造出大运河流域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若干因素分别梳理,由省运河办统筹,以“三个一”对外,即一个口径(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对境外的说法)一个文本(中文文本与英俄法三国文字对应)和一个形象(宣传片)。以文化企业为主体,以文化贸易为主要方式,推动大运河沿线优秀文化企业、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扩大大运河沿线城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文化贸易往来和文化产业交流合作,推动江苏大运河文化走向世界。

  着力点之七:第三方评估和政府购买服务对接,促进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智库产业“浮出水面”。建议以省社科院大运河文化研究院、南京邮电大学大运河研究中心为省内大运河智库研究机构引领,选择我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两端”加“一点”——徐州、苏州和扬州,加快打造以智库人才集聚为核心的智库产业。依托“两端”加“一点”,针对大运河公共政策、国家和地方战略的制定、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的落实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系统探索、研究、创新,提出战略建议。鼓励发展智库产业,提出并构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智库产业业态。“运河11城”需以智库产业集群的创新为文化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既填补产业空白,又发挥新型智库第三方评估,以及补位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特殊作用。

  着力点之八: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旨归,构建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长效机制。建议“运河11城”适应、扩大和引导大运河流域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及时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和有效模式,不断释放文化消费需求,挖掘大运河流域文化消费潜力。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保护优先”,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将大运河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作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前提和核心。坚持“服务发展”,优化遗产地生态环境,鼓励和推动文化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健康发展。坚持“惠及民众”,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各指标体系中,反映公用设施、生活环境、就业收入、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类指标须占总指标数的一半以上。充分发挥文化遗产资源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方面的重要作用。树立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新亮点、新样板、新标杆,让百姓对大运河文化带发展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切实把大运河文化带塑造成我省文化标志性品牌,勾画出文化带、旅游带、生态带并行的新愿景,真正实现娄勤俭书记提出的“让人们一提到运河想到的是江苏”。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大运河研究中心)

  泗阳县南刘集乡党委书记陈飞,碧桂园江苏区域党委宣传部长、区域办公室主任田军,省政府扶贫工作办公室处长蒋灵,新华日报全媒体评论理论部记者魏晓敏(从左至右) 曹凯琪摄

  解放思想圆桌会

  嘉 宾 >>>

  蒋 灵

  省政府扶贫工作办公室处长

  田 军

  碧桂园江苏区域党委宣传部长、区域办公室主任

  陈 飞

  泗阳县南刘集乡党委书记

  主持人 >>>

  魏晓敏

  新华日报全媒体评论理论部记者

  改革开放是扶贫根本动力

  主持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使7亿多农村人口摆脱贫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请各位嘉宾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一谈你们所见证的扶贫成就。

  蒋灵: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生活水平显著改善,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从江苏情况看,先后开展多轮大规模的扶贫开发行动。进入新世纪以来,就先后以年收入1500元、2500元、4000元为标准,实施“千村万户帮扶工程”“脱贫攻坚工程”“脱贫奔小康工程”。到“十二五”末,基本消除了绝对贫困现象。2015年,以年收入6000元为扶贫标准,组织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经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初步估计,到今年底全省将有193万左右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实现脱贫。我想就扶贫成就而言,至少可以总结三点:一是广大农民群众吃饱、穿暖已经不再是问题;二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农民收入增长空间极大拓展;三是“广覆盖、保基本”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形成了一张有效减贫防贫的兜底网。

  田军:碧桂园作为一家世界500强企业,发端于农村,发展于改革开放40年期间,近10年来,也积极投身于国家的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工作。今年,集团已经把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作为我们的双主业。5月20日,集团和全国9个省的14个国家级贫困县签订了整县扶贫协议,对32万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进行点对点的扶贫。对企业来说,扶贫帮困工作更多的是发挥我们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整合社会优势。碧桂园是见证者,也是默默的实践者。

  陈飞: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工作第一站在农村,现在也仍在农村的乡镇上班。从我自己成长和工作经历来看,切切实实感受到扶贫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尤其是“十三五”以来,这种感受尤为强烈。一是生活困难的群众越来越少。现在老百姓反映的问题都不再是缺衣少食的基本生活问题。二是结对帮扶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批机关干部深入田间地头、问计问需于民,大批企业开展村企挂钩、吸收低收入户就业,大批省市县单位挂钩联系乡镇、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三是脱贫攻坚的举措越来越实。南刘集乡针对不同特困群体分类建立“一卡四名录”, 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救助、关爱四项扶贫行动。四是勤劳致富的信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聚焦相对贫困啃“硬骨头”

  主持人:我们往往认为江苏是东部地区发达省份,怎么还有如此多贫困地区?我们的扶贫开发与全国的扶贫开发有什么不同?怎样通过解放思想把握扶贫标准、确立扶贫目标?

  蒋灵:江苏已基本消除国定标准的贫困人口,也没有国家确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国家级的贫困县(区)。目前,我省扶贫工作的定位是缓解相对贫困。开展帮扶的地区,是按照省定标准确定的经济相对较为薄弱的地区,严格意义上不能称之为“贫困地区”。聚焦相对贫困,就是现阶段我省扶贫最鲜明的特色,也是与全国扶贫有所不同的地方。

  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引领,深入开展改革创新。要严格对照“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等标准,高质量完成国家和省既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应该积极探索推动“三个转变”:从着力推动减贫向更加注重减贫防贫并重转变;从着力解决农村贫困问题向更加注重城乡统筹解决贫困问题转变;从着力开展外部帮扶向更加注重激发内生动力转变。

  田军:江苏虽然没有绝对贫困地区,但还是有经济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的地区。因病致贫返贫、家庭空心化的现象比较突出。除了个体的贫困以外,我们还发现一个现象,在一些地区,不存在贫困人口,反而出现了经济基础比较薄弱的村级党组织。针对这个问题,我们也在思考,结合我们在全国的一些扶贫经验,我觉得还是要“三抓”:抓龙头。抓村级经济党组织的建设。一般结对的县和村,我们都挂了第一书记,通过这种党建扶贫形式,让他们走出来;抓骨干。我们制定了“寻找”计划,寻找一批青年致富带头人、寻找一批老村长;抓关键。抓住关键产业。一个地区是因为没有技术、没有产业,还是没有资源、没有劳动力,做到因村、因县施策。

  陈飞:扶贫开发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这一轮的扶贫标准是在完成“十二五”扶贫开发的基础上,以人均年收入6000元为新一轮扶贫标准。这意味着我们与全国相比有明显不同。首先,收入标准更高,其次,百姓期盼更好,第三,帮扶范围更宽。把解放思想贯穿精准脱贫全过程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一些项目虽然规模很大,效益很好,但是由于没有形成和低收入户的利益连接机制,老百姓没有得到实惠,另外还有一些产业项目,由于门槛过高,老百姓没有听说过,参与不进来,不接地气,这是在我们工作中要加以避免的。另一方面要创新扶贫路径。比如,土地增减挂钩工作年年都在做,但是很少与改善农民居住条件结合起来。省委省政府专门召开加快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会议,并要求到2020年完成苏北地区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四类重点对象危房改造,这是省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实践,也为我们开展精准脱贫工作创新了路径,放出了样子。

  扶贫必须先扶志

  主持人:现在是决胜精准脱贫攻坚战关键时期,大多数贫困群众尝到了勤劳脱贫的甜头。但我们注意到,也有一部分人单纯“等靠要”,难以彻底拔掉思想上的“穷根”。请问各位嘉宾,怎么破解这一难题,我们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蒋灵:在帮扶实践中,我们也确实发现一部分扶贫对象“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更好地实现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应注重发挥好四个方面:一是注重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要更加注重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群众、组织群众的政治功能,对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大力整顿提升。二是注重发挥宣传教育引导作用。通过文化墙、地方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扶贫扶志宣传教育。三是注重发挥培训支撑作用。家有良田千顷,不如薄技在身。进一步强化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农业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四是注重发挥村规民约约束作用。支持各地完善公德民俗、生态环境、平安建设、婚姻家庭、民主参与等治村理政方面的村规民约。

  田军:脱贫的关键在于思想的脱贫,扶贫的重点在于扶志。要想老百姓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扶贫工作中去,我觉得还是要让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打消顾虑。比如说有一个产业,让他参与进去,他会考虑到未来的收益,未来的市场等等,我觉得可以从几个方面去探讨。第一,通过能人的带动和典型的激励形成影响力和号召力;第二,加强宣传的广度和深度,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转变他们的思想;第三,打通网上扶贫,我们和省网信办共同探讨,建立“千家万户上网工程”,通过上网搭建电商平台,更好地帮助农副产品提升附加值。最后,提升培训的力度和强度。比如广东碧桂园职业学院进行的保姆技能培训,使一个村里80%的保姆在广东月收入基本都在2万元以上。

  陈飞:我理解的扶志,实际上分为两个层面:一是扶贫干部的“志”要先立起来。村居是扶贫工作的主战场,一定要加强村居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要在突出政治标准的同时,把带动致富能力作为一条重要标准。二是要把低收入户的“志”激发出来。让贫困户有“志”,我们从2016年开始,每年单独为依靠自己双手勤劳脱贫致富的低收入户设立“自强不息奖”,用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带动贫困群众。让“志”有用武之地,把“志”的作用发挥好。一是家门口就业,二是向土地要效益,三还要有相应的配套措施。对已经脱贫的低收入户,“扶上马、送一程”,让“脱贫不脱政策”家喻户晓。此外,建立相应惩戒措施,通过村规民约、社会舆论压力等方式,让“等靠要”思想严重的人没面子、坐不住、有损失,从而让其干起来。

  记者 魏晓敏

  评论园

  有句话发人深思:干事者方能用干事人。

  秦穆公不仅爱才,且“人之有技,若己有之”。结果,“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恰如李斯所言:“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秦孝公发求贤令:“使秦国恢复穆公霸业者,与本公共治秦国。”于是,有了“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爱才爱到“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任人唯贤、放胆使用,无非是自己真想把大事干成。

  三国时期,孙权没当政时找财政大臣吕范要钱屡屡被拒,但当政之后选吕范执掌财政,心腹周谷反而“落选”。后周时大将军赵匡胤找掌管茶酒官曹彬要酒喝,曹彬以“此官酒不敢相与”拒绝。大宋开国,曹彬成了重臣。不讲私情,用坚持原则之人,说到底也是想干成大事。“公正用人,公在事业”,既是说选人用人要“事业为上、依事择人”,也是说自己是干事者才能重“公”轻“私”。其中道理也很简单:“为官择人”才能干成事,“为人择官”干不成事。

  当年,华中野战军和山东野战军会兵后,毛泽东明示在陈毅领导下,大政方针共同决定,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粟裕也不辱使命,相继成功指挥了宿北、鲁南、莱芜、孟良崮、沙土集等战役,淮海战役更是粟裕巅峰之作。粟裕是由士兵成长起来的,没有留过学,也没有上过军校,但这并不妨碍毛泽东放手去用他。“未必人间无好汉,谁与宽些尺度。”这个“尺度”,就是“事业”。胸有这个“尺度”,“任人唯贤、人尽其才”,“不拘一格用人才”,也就成了必然选择。

  1925年,华罗庚初中毕业后在金坛老家帮父亲看杂货铺。19岁时,一篇数学论文引起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熊庆来教授注意,由此被聘请到清华做助理员。陈景润窘迫时曾在路边摆小书摊维持生计,厦门大学王亚南校长知情后惊叹“太浪费人才”,并为之四处奔走,让陈景润进了厦大数学系资料室。在华罗庚力荐下,陈景润又进了中科院数学所,最终因“歌德巴赫猜想”闻名世界。如此这般发现和托举人才,也是“事业为上、依事择人”。把“我”融入共同事业中,才会乐见“青出于蓝胜于蓝”。

  有种现象该终结了:简单用职位奖励干部。有为者有位,越有作为越应放到关键岗位上。但用职位奖励干部不是“以实绩论英雄”,而是“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把职位当成了“奖品”。有些地方还搞超职数配备,用简单增加职数来协调矛盾,美其名曰“调动干部积极性”。如此“为人择官”,是无视制度,也对事业不负责任。心思不在干事上,才会把职位当“奖品”。干部姓“干”,干事创业是“干”,选人用人也是“干”,身负选人用人重任者尤其要“干”字当头。事业至上则公,公则明,而后能“为官择人”。公开选人,透明用人,坚持“群众公认”,也应更有刚性。

  “因事用人”大行其道,有三种人则注定会危机十足。一是“场面人”。只表态,不表率;二是“玲珑人”。不是千辛万苦做事,而是千方百计哄人;三是“光挑毛病不干事的人”。鼓励激励、能上能下、容错纠错机制正贴地而行,“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必受眷顾,“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迟早要被淘汰。要赢得信任和重用,就得“政治过硬、本领过硬、实绩过硬”。

  “所任者得其人则国家治,所任其非人则国家危”;“材之用,国之栋梁也。得之则安以荣,失之则亡以辱”。干事者用干事人成为常态,社会必因“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而永远充满生机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