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到“政治生态”或“党内政治生态”,强调了营造、重构政治生态的重要性,对于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3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指出:“改进工作作风,就是要净化政治生态,营造廉洁从政的良好环境”,之后的一系列论述奠定了当前国内学界政治生态研究的现实基础。总的来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治生态的论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政治生态的内容。政治生态一词是对当前中国政治生活中诸多现实问题的高度概括,涵盖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廉洁政治等多方面内容。第二,政治生态的重要性。如同自然生态对自然环境气候的影响一样,政治生态也影响着从政环境。政治生态污浊,从政环境就恶劣;政治生态清明,从政环境就优良。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应有之义,政治生态是检验管党治党的重要标尺。第三,净化政治生态的方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要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加强对干部的监督管理;加强作风建设,持之以恒纠正“四风”问题;持之以恒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标本兼治,抓好领导干部“关键少数”,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政治生态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反映。整体而言,政治生态的好坏可以从三方面来判断。一是从政环境。从政环境的优劣是政治生态清浊的直观反映。从政环境又可细分为选人用人和作风建设。二是廉洁状况。腐败与政治生态相互影响。腐败形势严峻,就会严重污染政治生态;腐败得到治理,政治生态也会好转。反过来,恶劣的政治生态会成为滋生腐败的土壤,导致腐败进一步恶化,而纯洁的政治生态则有利于形成廉洁文化,减少腐败的发生。三是管党治党成效。党内政治生活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两方面。清爽干净的干部关系能产生正面的示范效应,结党营私、团团伙伙、拉帮结派等问题则会侵蚀党的思想道德基础,损害党内政治生态。党内法规制度越完善、越能得到有效执行,制度的笼子扎得越紧,政治生态就越好;反之,对干部的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政治生态就会越污浊。

  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从行为、制度、思想三个方面着手整治政治生态,缓解了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了相关制度,政治生态整治取得了显著效果。

  深化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保持反腐高压态势。腐败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最大威胁。十八大以来,中央改革了反腐败相关的体制机制,明确了反腐败机构的职能,理顺了机构之间的关系,强化了反腐败力量和制度保障。改革纪检体制,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深化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提升了纪检监察机构的独立性和专业性。加强派驻机构改革,实现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组全覆盖,规范了派驻机构的责任权限、工作关系、管理保障、组织领导,提高了履职能力。试点改革国家监察体制,整合监察机关、预防腐败机关和反贪污贿赂机关,扩大监察范围,丰富监察手段,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面覆盖,建立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监察体系。改革巡视制度,修改《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创新巡视方式,开展专项巡视和机动式巡视,实现了一届任期内对省区市地方、中央和国家机关、国有重要骨干企业、中央金融单位和中管高校的全覆盖。

  严明党的纪律,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首先,完善党纪党规体系。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修订实施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50多部党内法规,努力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为规范党员行为提供了制度保障。其次,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六大纪律”中,政治纪律排在首位。严守政治纪律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最后,严格执纪问责。纪法分开、严肃问责是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重要抓手,一方面,违法必先违纪,把纪律挺在前面,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将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净化了政治生态的污染源。另一方面,突出纪委的监督、执纪、问责职能,明确纪委作为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的定位,为强化执纪问责提供组织保障。

  加强作风建设,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四风”是当前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好才能取信于民、取信于全党。作风建设是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切入点,十八大以来中央制定和落实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中央和地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严格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问题,严肃问责,问责一起、通报一起、警示一片,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作用。以八项规定为切入口,中央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实践活动,高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上带下、以点带面,引领党员干部转变作风、恢复理想信念。

  综合分析十八大以来整治政治生态的举措可以看出,最核心、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反腐败和从严治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打虎拍蝇”,管党治党和反腐败取得明显成效,政治生态状况得到改善,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有所好转,行为层面的政治生态污染源得到了明显控制,取得了较好成绩。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逐年提高。重构政治生态要吸收当前阶段的经验,坚持违纪必究、问责必严,常态化开展“零容忍”的反腐败工作,同时完善制度建设,以行动自觉促思想自觉。重构政治生态任重道远,非一朝一夕之功,必须常抓不懈,否则当前政治生态整治的成果便会功亏一篑。

  (作者分别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

  当今世界充满动荡不安,传统西方的全球治理理念、体系和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当今世界格局和时代潮流。人类社会迫切呼唤新的全球治理理念,迫切需要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体系和秩序来开辟人类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习近平主席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深入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命题,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伟大构想。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核心归结起来就是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要共赢不要单赢。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对话协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交流互鉴、绿色低碳,致力于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直面当今世界最重要的问题,为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指明了正确方向,逐渐深入世界人民心中。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顺时顺势而生的,它的诞生是历史召唤的结果。战争和纷争只能让人类前进的脚步停滞,决不能让整个人类走向光明,走向发展,走向进步。孤立封闭、相互对抗的旧观念容易引发冲突和战争,正在逐渐被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新理念所取代。人类命运共同体引导经济全球化走向,打造富有活力的增长模式、开放共赢的合作模式、公正合理的治理模式、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人类命运共同体代表着人类先进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回应了时代要求,顺应了世界历史和平发展的大潮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适应了世界关系的历史性变化,指明了世界发展和人类未来的前进方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超越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蕴含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必将有力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消除全球治理体系中存在的缺乏代表性和包容性问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直指阻碍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顽疾,主张用对话协商拆解国家间的猜忌与戒备,用共建共享卸下以邻为壑的“篱笆”,用合作共赢拧开世界经济动力的阀门,用交流互鉴疏通文明之间的分歧与误解,用绿色低碳铲除环境破坏与污染的源头。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反映了当前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类利益格局从输赢分化到休戚与共的变化趋势,契合了世界各国对发展的共同诉求。人类命运共同体也给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个新机遇,为发展中国家提出了相互协作、平衡发展的新路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目光远大、以全人类利益为诉求的重要理念,超越了一国或一个国际集体的利益诉求,致力于推动社会共融、利益共享、共同发展、共同受益。人类命运共同体摒弃丛林法则、不搞强权独霸、超越零和博弈,开辟一条合作共赢、共建共享的文明发展新道路。人类历史表明,那些能够把握历史规律、驾驭时代大势,并且对人类共同命运给予切实关怀的思想,是不可战胜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意义在于为应对当前世界迫切需要解决的一系列全球性挑战指明了光明的方向,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也是改变人类命运的伟大创造。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要清醒地看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进程中,免不了矛盾和斗争,要求我们用智慧和勇气去应对。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经济上,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文化上,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生态上,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作者为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

  互联网时代,人们被贴上了很多标签,比如“佛系”“丧”“空心病”等等。实际上,当代年轻人面临的这种无力感、荒谬感,是一种价值及存在的虚无主义,其背后折射出的是信仰危机。

  无论是尼采所说的“上帝之死”,还是海德格尔所言的“遗忘存在”,抑或是加缪笔下的“荒谬”与“反抗”,均指向了人生存的最核心痛处:信仰。但对于如何才能有效应对虚无主义,进而破解信仰危机,上述思想家的路径显然不如马克思深刻和高明。正如马歇尔·伯曼所说,“对于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的虚无主义力量,马克思的理解要比尼采深刻得多。”

  现代人虚无主义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信仰世俗化。有的人以考名校作为信仰,那么入学后的空心病问题就会发生;有的人以住豪宅、开豪车作为信仰,其要么苦于无法实现而彷徨失措,要么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信仰实现了,生活突然没了目标。日本学者大前研一在《低欲望社会》中提出的问题,实际上也是这个逻辑:没了信仰,没了终极关怀,连欲望都越发低迷,社会发展动力不足,经济也陷入衰退。

  如此看来,克服虚无主义的第一层逻辑即是重建崇高。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我们称之为远大理想或信仰,那么其必然内在地指向这一维度。海德格尔曾借荷尔德林的诗句,将虚无主义之终结状态描述为:“充满劳绩,但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相比于海德格尔存在历史观的浪漫主义色彩,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则更为现实和真切,但却同样给人以美好憧憬。马克思认为,由于共产主义实现了人的本性复归,即人的自由全面的发展,因此无疑是虚无主义的克服。

  仅仅提出美好憧憬,这显然不是马克思的思想旨趣所在。因此,克服虚无主义的第二层逻辑即是改变世界。共产主义与一切纯粹的价值学说或宗教信仰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其具有现实性一面,即共产主义不是悬置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主张人们回到现实生活当中,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改变现存世界,去创造一个属于人类的美好未来。概言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实际上具有双重特性:理想性的保留以及现实性的推进,换句话说,共产主义能够在理想性和现实性之间保持一定的张力。共产主义既可以作为一种远大理想和终极信仰,即为了全人类的解放,为了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指引;也可以作为一种改变现存世界的手段,即通过现实物质生产实践活动,消灭分工和私有财产,实现人性的真正复归。

  道理很简单,但问题依然存在。第一,信仰似乎并不总是在场。人们似乎并不总是思考与信仰有关的问题。第二,到底该选择哪种信仰?信仰既要有终极关怀又要关注当下。只有“终极关怀”,而没有“关注当下”,这不符合大多数现代人的需要。同样,只“关注当下”而毫无“终极关怀”——将眼前物质追求和物质享受作为自己的人生信仰,这种信仰是没有“保质期”的。

  (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当前,学习贯彻新思想,必须紧密结合工作实际,研读原文原著,在增强对新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上下功夫。

  对新思想的政治认同,就是从党和国家、民族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对新思想的政治地位、政治立场、政治价值发自内心地认同。政治认同最基本的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思想的核心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必须而且应该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新时代,党的理论和实践主题依然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既是历史的结论,也是未来的昭示,必须一以贯之。政治认同最核心的就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认同。新思想中具有全局性地位的思想是突出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的定位和设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反映出我们党对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的深刻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深入总结,在新思想中具有重大理论创新价值。政治认同最根本就是对新思想人民立场的认同。新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新思想的精髓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作贡献。十九大报告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对新思想的思想认同,就是从思想认识上,对新思想的科学性、体系性、有效性发自内心地认同。增强思想认同,最基本的在于认同新思想解决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问题。任何一个理论要被人所信服,首先要能够回答这个时代人们关心的问题,指导推动实践。新思想贯穿了强烈的问题意识、鲜明的问题导向:在国内,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国际上,面对新一轮大变革和大调整而出现的“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人类社会向何处去?亚洲前途在哪里?”等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科学思想体系。增强思想认同,最突出的在于认同新思想解决了国家的长治久安问题。人们对新思想的内心认同,突出地在于人们普遍感受到,新思想从根本上解决了事关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程的路径问题——通过“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来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个一百年和中国梦的实现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目标,关键是如何实现。新思想不仅明确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关键所在,而且整体设计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来落实它。

  对新思想的情感认同,就是从感情上客观、积极地体悟新思想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精神实质等,自觉衷心拥戴新思想的创立者——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的地位,坚定“四个意识”,自觉同党中央保持一致。情感认同,首先建立在对十八大以来五年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认识的基础上。正如十九大报告所强调:五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推进历史性重大变革、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最根本的就在于我们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有习近平总书记作为我们党的核心、人民的领袖、军队的统帅。情感认同,深刻建立在对习近平总书记是新思想创立者认同的基础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领导全党全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情感认同,还建立在对习近平总书记人格魅力、为民情怀、敢于担当精神认同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魅力和情怀,来自他的革命家庭熏陶、知青岁月磨砺、从村级到中央领导人的历练,“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工作信条,不忘初心,不懈奋斗。

  自觉增强对新思想的理性认同,需要做到三个结合:一是读原文原著与辅助读物相结合。原汁原味读讲话,才能体味每篇讲话内容及其背后的个性与情怀,看辅导读物,就能更好把握新思想的脉络、源流与走向。二是把学习新思想与各项具体工作结合起来,对比成效检验理论,对照问题寻找差距,创造性落实新思想。三是把历史、现实、未来结合起来感悟、体用新思想。尽管新思想提出的时间不长,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发展,但“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看到新思想既是历史的必然,也必将发挥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强大指导力量。

  (作者单位:江苏省委党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

   省委勉励南通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先锋,既是对南通工作的鼓励,更是对南通发展的鞭策。我们只有深入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才能推动经济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行稳致远,以先锋的担当作为,为全省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作出南通更大贡献。

  首先,“三个第一”标注了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提出“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三个第一”的重大论断既是对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揭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科学指南。从实践来看也确实如此,当前南通处于发展的风口和转型的关口,谋发展、抓创新、聚人才比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和必要。我们只有深入践行“三个第一”重大论断,更大力度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才能为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先锋注入强劲动力。

  从发展来看,虽然南通面临着“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和上海“1+6”大都市圈、江苏“1+3”重点功能区建设等国家和区域战略叠加机遇,但是我们在跨区域整合资源、一体化发展的重大趋势面前,还没有真正把机遇优势转变为现实的发展优势。虽然南通去年经济总量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18位,但是排在后面的东莞、泉州、西安等市与南通仅相差一两百个亿,排在前面的郑州、佛山、宁波等市却超出南通一两千个亿,可以说是追兵紧盯其后、标兵相去甚远,发展形势逼人、竞争态势逼人。虽然这些年来南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改善,但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充分、不集约等问题也日益凸显。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省委勉励我们加快追赶超越,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先锋,把脉指向很准。我们必须强化发展第一要务,在贯彻新发展理念,守住稳定、安全、生态、廉政底线的条件下实现能快则快发展。

  从创新来看,南通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方面亮点频现,但城市创新浓度、创新驱动力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差距还比较明显。比如与南通区位近似、同样是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的宁波,高校数是南通的2倍,国家级企业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数分别为5倍、2.5倍,高新技术企业数也接近2倍。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先锋,我们必须以中央创新区、高等研究院建设为突破,加快集聚创新资源要素,打造具有较强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之都。

  从人才来看,这几年人才招引有较大起色,但是仍没有改变高端人才相对不足、高校毕业生持续外流的局面。初步统计,南通籍在外就读的高校毕业生回通比例不足50%,外地在通就读的高校毕业生留通比例仅15%左右。人才是第一资源,又是紧俏资源,现在各地纷纷上演抢人大战。我们一定要更加重视人才招引、培养和集聚,加快建设青年和人才友好型城市。

  其次,“三大变革”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这几年,我们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高端纺织、船舶海工、电子信息三大支柱产业和智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三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9000亿元,南通成为全省唯一受国务院表彰的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但是,南通制造业多处于微笑曲线的中段生产环节,缺乏支撑性、引领性地标产业集群,大而不强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改变。我们只有始终突出实体经济,着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坚定不移做大做强先进制造业,才能为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先锋奠定坚实基础。

  通过质量变革提升高质量发展成色。顺应产业链垂直整合趋势,牵住项目建设“牛鼻子”,聚焦设备投入、转化达产率、重特大产业项目数等指标,加快集聚重点产业、高端要素,以高质量大项目催生大企业、做强大产业。突出“3+3”重点产业,进一步聚焦政策资源,在培育头部公司、掌握核心技术、制定行业标准、创新业态模式等方面强力突破,形成产业竞争“杀手锏”,积极构建自主可控产业体系,打造地标性产业集群。

  通过效率变革增强高质量发展活力。以阿里江苏云计算数据中心等大数据项目、通富微电等智能芯片企业为引领,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核心产业发展上发力攻坚;积极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其他产业、与城市和社会、与人才和资本深度融合,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工业互联网“企企通”工程,加快机器换人、企业上云。坚持“亩产论英雄”,对工业企业进行综合绩效评价,运用环保、能耗、安全等门槛准入和倒逼机制,积极盘活土地、设备等工业存量资产。打造“不见面审批、零缺陷服务、精准化监管”的“放管服”改革升级版,进一步优化创业创新环境。

  通过动力变革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围绕提高关键技术控制力,推动“3+3”产业分别创建国家产业创新中心,引导企业积极申报创建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载体,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攻关,力争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能够实现国产替代、填补行业空白的创新成果。紧盯知名高校院所、重点专业、关键环节,创新产学研协同研发机制,加快构建多层次多学科人才参与、各环节各领域互相协同的研发组织体系,为创新驱动发展积蓄原动力。

  此外,“三大攻坚”划出了高质量发展的底线要求。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既关系到能不能成功跨越我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特有的关口,也关系到我国经济能否顺利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举,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底线性、本质性要求。因为,如果出现重大社会经济风险,高质量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和前提;如果没有实现全面脱贫和环境根本好转,高质量发展内涵就不完整。我们只有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得到群众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才能让争当全省高质量发展的先锋成果更加过硬。

  防风险要稳中求进、严守底线。南通政府性债务总量不小,虽然从结构看风险总体可控,但是绝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坚定不移控规模、调结构、降成本、防风险,严格新上政府性投资项目动态限额管理,既杜绝违规举债融资,同时也切实保障在建重点项目资金需求。加快国有企业优化重组、做大做强,提升信用评级和融资能力。密切关注流动性风险,严密排查非法集资等金融风险点,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抓脱贫要精准识别、分类施策。不能因为地处东部沿海地区,人均储蓄存款全省第一,老百姓生活水平总体较高,就忽略身边的低收入群众。针对因病、因残致贫现象,需要结合富民强企奔小康走帮服活动,按照“三严三实”要求,瞄准特定贫困群体、相对贫困群体实施精准帮扶,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

  攻治污要咬定目标、重拳出击。对南通来说,污染防治是三大攻坚战中最难啃的一块硬骨头。我们已经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正以推进大整治、构建大体制、完善大机制为抓手,强化公安机关主动执法,压实镇村主体责任,基本形成了全面动员、全域覆盖、全员参与的攻坚格局。当前,最现实、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严格落实中央和省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审计和国家海洋督察反馈意见的整改,扎实推进“263”专项行动,系统开展如泰、通吕、通启运河和化工、印染、钢丝绳行业“三河三行业”整治,确保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让南通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

  (作者为南通市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王继才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王继才同志守岛卫国32年,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华章。我们要大力倡导这种爱国奉献精神,使之成为新时代奋斗者的价值追求。

  要学习王继才同志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担当精神。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继才同志对党忠诚、政治坚定,听从党的召唤、服从组织安排,用生命诠释了新时期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思想品质和精神境界。开山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但条件异常艰苦,没有人愿意长期值守。为了兑现对组织的承诺,体现一名党员的担当,他选择了一生守岛,坚守了“直到守不动的那一天”的上岛誓言。开山岛海域礁石林立、海况复杂,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帮助过往船只、勇救落水船员、救济上岛渔民,被群众誉为“大海守护神”。学习王继才同志,就是要始终对党绝对忠诚,切实强化政治担当,牢固树立和践行“四个意识”,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满腔热情倾注工作,认真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要学习王继才同志胸怀祖国、心系海防的爱国精神。岛就是国,家就是岛。王继才始终不忘守岛初心,牢记卫国使命,一朝上岛,一生报国,甘洒热血,献身海疆,把精忠报国的人生信条刻在开山岛上。他常说:“岛虽小,也是国家的领土,我要让国旗永远在岛上高高飘扬。”32年、11600多个日日夜夜,300多面国旗,在远离大陆的孤岛上,鲜艳的五星红旗每天冉冉升起,昭示着祖国的主权和尊严。他每天升旗、巡岛、观天象、护航标、写日志,精益求精、一丝不苟,从未间断。在与不法分子的斗争中,王继才先后发现并协助公安边防部门破获多起走私、偷渡案件,为国家挽回巨额经济损失。学习王继才同志,就是要始终胸怀祖国、情系国家,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立足岗位履职尽责,奋发有为勇创佳绩,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改革发展伟大事业之中。

  要学习王继才同志爱岗敬业、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为了守好岛,王继才坚持以岛为家,淡泊名利,无怨无悔,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守岛事业。他舍小家为大家,守岛32年来,只有5个春节离岛与家人团聚。孩子从小到大都是托付给老人照看,父母去世、女儿结婚,他都因执勤没有及时赶上。岛上潮湿,王继才得了严重的湿疹和关节炎,久治不愈,风雨天更是行动不便,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他守岛的决心。学习王继才同志,就是要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人民利益为先,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不计得失、甘于奉献,把责任挑起来,把担子扛起来,永远不辜负党的信任和人民的期盼。

  要学习王继才同志不畏艰险、风雨兼程的奋斗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面对岛上恶劣的环境,王继才没有退缩、没有逃避,而是以苦为乐、迎难而上,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和昂扬的精神状态。他登岛后,不等不靠、就地取材、下海淘沙,主动修缮营房、建设码头、维护航标。从栽树种菜入手,以燕子衔泥的精神建设小岛、美化家园,使得荒无人烟的小岛绿树成荫、瓜果飘香。学习王继才同志,就是要大力发扬战天斗地、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拼搏精神,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鼓实劲、出实招、求实效,紧握奋斗之桨,高扬奋斗之帆,创造美好未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千千万万个脚踏实地的奋斗者和默默耕耘的奉献者。学习“开山岛夫妻哨”,我们每个人都要牢记使命担当,坚守平凡甘于奉献,事不避难砥砺前行。

  (作者为连云港市赣榆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党的纪律检查机关恢复重建40周年。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作为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只有深入解放思想,树立科学思维方式,才能以知促行、善作善成。

  在消痛点上善作为,以精准思维护航三大攻坚战。精准思维强调具体和准确,要求动作精准到位,排斥大而化之、笼而统之地抓工作。问题是实践的起点,把痛点看透找准,才能保证监督精准有效。作为纪检监察机关,要在精准思维指导下尽锐出战,确保金融风险、信息安全、政府债务等重大风险得到有效控制,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要充分发挥专责监督作用,着力发现影响三大攻坚战推进中的问题线索,加强监督检查。会同相关部门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专项整治、扶贫项目投放和扶贫资金使用情况专项整治、基层干部“四风”隐身变异问题专项整治、基层信访积案化解专项整治、基层扫黑除恶专项整治。会同环保部门建立健全生态环保领域问题线索移送、联合调查、联动追责制度。围绕加强政府债务、金融风险防控,协调相关部门建立违纪违法案件线索移送机制。要强化考核问责,对重大风险防范、脱贫攻坚、环保领域存在的问题整改不到位的,严格追究责任,以刚性要求倒逼工作落实。

  在治难点上善作为,以系统思维推进“三项机制”。系统思维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关联性、层次结构性、动态平衡性、开放性和时序性特征,领导干部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运用系统思维。新时代面临涉险滩、啃硬骨头的新任务,然而少数干部思想上行动上出现了激情减退、求稳怕难的现象。为此,省委出台了健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作为纪检监察机关,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系统思维,在严格遵守省委政策规定的前提下,会同组织人事部门,大胆创新突破,把各方面要素有机衔接起来,形成强大合力,避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彻底解决好说不好做的难点。具体实践中,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甄别各种情形,实行容错免责,对在干事创业中非主观原因且没有徇私枉法的一般性工作失误或瑕疵,不求全责备、宽容对待,切实根治部分党员干部的心病。宣传一批容错纠错、能上能下的正面典型,用正能量驱散负情绪,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让敢于担当、奋发作为蔚然成风。

  在破堵点上善作为,以辩证思维深化三项改革。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方法,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干部提高辩证思维能力。“改革也要辨证施治,既要养血润燥、化痰行血,又要固本培元、壮筋续骨,使各项改革发挥最大效能。”当前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正处于深水区和攻坚期,问题复杂、矛盾尖锐。要牢牢把握“监督的再监督”这一定位,不能因为监督全覆盖,扩大了监察对象,又开始什么都管,出现“三转”回头转的不良现象。因此,关键是要找准重点、抓住关键,在堵点和症结点上出实招、出妙招。审时度势、统筹推进纪检、监察、内设机构三项改革。抓好县级纪委监委机关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分设工作,实现工作专业化,真正发挥作用。抓好向镇区派出监察机构试点工作,做好职数核定、人员配备,扭转越往下越弱的局面。围绕纪法贯通、法法衔接,抓好与监察法衔接的相关制度的修订完善,为监察工作高效顺畅运行提供保障。全面使用监察法规定的12种调查措施,依法开展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调查。

  (作者为东台市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全面加强政治建设关键在基层,短板在基层。如何充分发挥党校干部教育、思想引领、决策咨询、理论建设四大职能,为各级党组织提供有深度、有温度、有力度的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科研资政服务,引领基层党组织政治建设正确方向,提高建设质效,帮助广大党员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不断提高政治力和思想水平,是新时代摆在各级党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镇江市委党校以解放思想为引领,主动破题,进一步整合资源,扩大党校半径,在全省设区市中率先成立“信仰希望力量”党校联盟,初步形成了以市委党校为核心,47家分校为支点,12家省级开发区、重点乡镇(街道)工作站为触角的大党校工作格局,将新时代加强政治建设的各项要求体现在党校具体工作中,展示在实际成效上。

  党校联盟实现了教学资源向基层下沉。在联盟合作框架下,我们借助市委党校-机关和辖市区分校-基层工作站三级组织架构,主动和机关单位、基层组织共享教学资源,破解了以往教育培训中存在的党校较富余的培训资源与基层党组织受训不均衡、党员干部高标准的评判眼光与培训内容方式较为单一这两大矛盾。我们优化培训机制,为分校提供了联合培训、跟班培训、辅导授课、送教上门四种方式,在内容设置上坚持问题导向、需求牵引,采用需求+回应+评估模式,针对性开设课程,将干部教育培训中的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学员需求有机融合。针对基层党组织相对分散的特点,我们创新培训路径,还开通了高清在线课堂,利用网络直播、点播技术,打破了培训的空间、时间、成本限制,第一时间将党性教育、理论教育课程向机关和基层输送,为各级党组织提高政治站位、政治水平提供有效保障。目前,已成功举办86期各类培训班次,参训学员4300余人次,辅导授课、送教上门100多场次,覆盖6000多人次,高清在线课堂落地10多家,提供优质课程40余节。

  党校联盟确保了决策咨询精准发力。围绕中心做好决策咨询,党校联盟拥有天然优势。与其他智库相比,我们既有相对厚实的师资和学科储备,又有镇江市情研究中心这一载体,还有分校学员丰富的一线实践经验,以及在数据采集、调研座谈、成果运用等方面的便捷渠道。科研协作坚持高起点站位、高水准研究、高频率报送,以每月一个大型调研、每周多个小型调研的力度,深层次挖掘党委政府关心、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经济发展痛点问题,组织学员开展对策研究,拿出前瞻性建议,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提供有益参考。上半年,我们与各分校联合开展了“以党建标准化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镇江基层党组织建设创新路径研究”“推动镇江高质量发展研究”等20多项重点课题,组织学员开展各类课题调研活动48次,举办党校联盟课题组理论研讨活动12场,有力有效地推动了政治建设的学理支撑。

  党校联盟带动了党校品牌做大做强。在党校联盟合作框架内,镇江市委党校“信仰希望力量红色学府”服务品牌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品牌的覆盖范围、服务内容、社会关注度都得到了明显提升。联盟成立伊始,我们就第一时间扩充服务品牌内容,在微课堂、大讲坛、新视野、宣讲团、镇智库五大板块基础上增加新联盟板块,并积极借助这一板块打通了教与学的双向交互。一方面,我们以《党校联盟工作通讯》的形式,定期向各家党校分校和联盟工作站发布党校联盟最新动态,利用微信公众号及时推送课程目录、教师讲义,编发《决策参考》《市情研究观点集萃》等教学科研资料。另一方面,我们鼓励党校联盟成员单位党员、干部积极参与到新联盟板块建设中,将日常的所学所思所想展示在党员讲学、微信党课、学员声音三大栏目里,把新联盟打造成集中展示政治建设、思想建设成果的窗口。在党校联盟的带动下,我们的品牌建设成果得到了镇江市委市政府的充分肯定,党校品牌影响力越做越强。

  (作者为镇江市委党校党委书记、常务副校长)

  ●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振兴产业,乡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大多是因为没有寻找到适合本地实际情况又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各地应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选取恰当的产业振兴载体,促进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的融合。

  ● 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动力,文化繁荣兴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乡土文化的繁荣兴盛,乡村振兴美好愿景就难以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将乡土文化文明的培育和复兴作为重要内容,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提供了最为深沉持久的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要顺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任务,关键是要认清认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驱动力,尤其是科学认识和系统把握人才、产业和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特殊作用和现实要求。

  聚拢人才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组织驱动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的首要问题在于聚拢乡村振兴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善于培育、聚拢、造就三类紧缺人才:组织掌舵人、涉农企业家、科技推广专家。

  造就一批基层组织掌舵人。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各类紧缺人才中,基层组织掌舵人是最为根本、最为关键、最为宝贵的人才。要紧紧抓住村党组织书记这个乡村振兴的基层组织掌舵人和“关键少数”,通过组织培训、换岗锻炼等方式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基层事务治理能力、社会矛盾处置能力,为增强基层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选拔配备政治舵手。通过村级党组织换届选举等机会,以“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方式,选出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村级领导人,打破传统的选人用人条条框框,敢于和善于从本地退休干部、知识分子、创业能人等群体中发现和选拔村班子成员。加大从机关干部、高校知识群体、专业技术部门选派第一书记的力度,加快人才交流的横向机制创新,将外部优质对口人力资源引进来,让真正想干事、会干事、有担当、有实绩的优秀人才能够在乡村留得下、用得好、有出路。

  扶持一批涉农企业家。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产业兴旺,需要一批涉农企业家。要优化涉农企业家的成长环境,降低企业家创业创新的门槛限制,政府主动提供信息、渠道和管理服务帮助企业家规避生产经营风险。充分发挥涉农企业家在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方面的领航作用,支持各类企业家在推动本地产业发展过程中寻找商机、实现盈利、做大做优企业、争创本土品牌。鼓励涉农企业家与普通农户共同建立农业农村专业化、市场化服务组织,增强涉农企业家及其组织对普通农户增收致富的辐射带动能力,让涉农企业家真正形成推动乡村产业兴旺的主体力量。

  发掘培育一批科技推广专家。要通过机制创新积极发掘和培育本地农业技术人才,联合外出工作的本地农业技术专家,利用他们熟悉本地自然地理情况、历史文化传承、产业技术等优势,引进先进农业适用技术、改造升级传统农业技术,使他们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与当地的经济发展、产业发展深度契合。

  培育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经济驱动力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于振兴产业,乡村经济发展的滞后大多是因为没有寻找到适合本地实际情况又符合市场需求的产业。各地应该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选取恰当的产业振兴载体,促进城市市场与农村市场的融合。

  一方面,加强对本地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的培育。各地政府要把城市和农村的产业规划统筹起来,根据本地产业优化升级的战略布局,结合本地独特的自然禀赋和产业优势,明确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统筹使用农业发展相关项目资金,集中建设与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以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带动本地农业现代化步伐,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户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链条增值攀升。

  另一方面,加强产业振兴载体建设。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繁荣,必须依托于城市大型国有企业和龙头私营企业。根据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的趋势,运用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聚集现代生产要素,依靠自身基础设施、优质服务、劳动力优势、空间地理优势等,使部分工业基础雄厚的农村地区能够顺利承接大中型城市高科技产业转移,而农村地区通过承接高科技产业转移实现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立足农村自身资源优势,从农业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全面延伸产业链和价值链,形成一二三产有效融合、产业体系与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相互配套的立体产业格局。另外,要加强对乡村现有各类资源的摸底统计,建立项目储备库,借助高端智库建立产业项目规划,利用各类招商平台深入挖掘农户和企业合作机会,着力引进综合实力强、名牌美誉度高的大中型企业参与乡村开发,加速城乡融合、产业融合、研发融合。

  繁荣乡土文化是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驱动力

  文化是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动力,文化繁荣兴盛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乡土文化的繁荣兴盛,乡村振兴美好愿景就难以真正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将乡土文化文明的培育和复兴作为重要内容,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提供了最为深沉持久的动力。当前,乡土文化传统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载体不断萎缩,物质和非物质的传统文化资源正在逐渐消亡,传统乡土伦理道德难以适应现代乡村城镇化、都市化、现代化的潮流,繁荣乡土文化成为时代难题。

  当前,繁荣乡土文化必须注意好四个问题:

  制定乡土文化复兴发展规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复兴乡土文化传统、创造新时代乡土精神为目标,以人民群众对新时代乡村文化的需求为指引,制定乡土文化发展规划。要明确乡土文化复兴的主体力量、主要任务、核心工程、主要活动、核心目的和保障措施,调动城乡一切积极力量复兴乡土文化传统、弘扬乡土文化精神、发展新时代乡土文化。

  拓宽农村文化建设投入渠道,加快文化硬件设施建设。地方财政要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补助力度,尤其是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地区文化建设的基础资金投入,统筹发展经济发达农村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农村地区文化事业。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以公益、捐助等多种方式投资乡土文化资源保护、文化工艺传承和文化设施建设,重点探索通过金融、保险、投资等金融渠道创新解决农村社区文化设施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挖掘乡土文化人才确保农村文化传统的血脉永续传承。要建立农村地区历史文物建筑清单、文化资源保护清单、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针对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富有本地特色的文化遗产遗迹建立文化工作站,实施传统工艺和文化振兴工程。

  培育乡贤文化,发挥新乡贤群体的积极作用。要把退休干部、知识分子、退伍军人、创业能人等乡村精英吸引到乡村治理队伍中来,建立日常活动的组织平台,创新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发挥新乡贤在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弘扬家风乡风、维护乡村道德秩序、反对陈规陋习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乡村振兴战略是一项融生产、生活和文化为一体的长期综合性战略工程,涉及组织建设、产业规划、人才流动、生态建设等多个方面,但最为关键的驱动力是人才、产业和文化,抓住这三点就抓住了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牛鼻子,对于推进农业农村的全面振兴意义重大。

  (执笔人:田 伟)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是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子目标或子集合,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原动力所在。江苏从制造业起步,以实体经济见长,但近年来在高级生产要素投入质量和服务效率方面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在新时代,江苏若能在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建设方面先行一步、先发一招, 实现产业高层次与发展高质量齐头并进、互动互促,将为江苏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树立“鲜活样板”。

  目前,江苏建设协同发展产业体系存在短板:一是科技创新对实体经济的支撑作用不足。多数制造业并没有进入产业成熟阶段,许多核心技术还受制于人。目前, 江苏虽然已有一定数量的知名企业和隐形(单打)冠军,但总体而言,汗水经济较多,智慧经济较少,独角兽企业更少。科技创新的知识外溢效应不显著。很多科技创新主要不是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而是陷入自我循环。真正对“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培育”的引领带动作用比较有限,科技创新对相关“种子产业”的培育也是浅尝辄止,如常州“石墨烯”、苏州“纳米材料”等产业还是偏少。江苏已有的一些创新平台(载体)与实体经济的契合度不高,柔性化服务能力、集成嫁接能力不足。同时,相关产业数据平台的建设也显得滞后, 跨行业的制造业联合创新中心还寥寥无几,一些有条件企业的“两化融合”工作也未能强有力推进。虽然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总量有所增加,但政府更热衷于“多面出击、多面开花”,在相关资金投入与使用、服务配套等方面的精准性、持续性不够,导致江苏在科技创新政策方面的竞争力已大不如前。

  二是现代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相互脱节。实体经济的整体投资回报率普遍不高,导致实体经济的资金吸附能力大打折扣,使得实体经济产业链宽度不足,影响产业内生的调整能力和创新能力。而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更多地以自我为中心、以利润为导向,也缺乏深厚的实体根基。融资难、融资贵无法有效破题,其根源在于金融产品供给与实体经济需求间的供需错配。现有的很多金融产品只是锦上添花,很难真正做到雪中送炭,而且金融普惠程度、深化程度不高。针对广大中小(民营)企业融资的相关政策利好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各类产业扶持资金在力度、幅度、速度以及导向性、持续性和针对性上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重点产业方面有些滞后,PPP 等股权融资杠杆效应有待放大。现有的各类产业扶持基金大都偏好于大企业,部分企业家对此也存在片面理解,主动争取意识也不强。

  三是人力资源对实体经济发展形成掣肘。江苏现有的人才政策体系和引才机制缺乏比较优势。各类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相对于青年人才而言,一方面在学历、资历等入门条件上门槛较高,另一方面在政策兑现、配套服务等方面环节较多、落实效率不高。再加上周边发达省市的虹吸效应,也间接导致了一些高层次项目很难真正落地。目前,江苏在产业领军人才、高水平技术研发人才引进方面力度很大,但高薪引进模式不可能解决全产业链的人才匹配问题,尤其是在产业链中后端人才(团队)的本土化培育方面效果不明显(高级技工与营销队伍)。很多企业在自身吸引力、竞争力打造以及个性化激励机制探索方面收效甚微。出于惯性思维和眼前利益考虑,往往有些项目一落地,政府就马上要求有利税贡献,对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缺乏动态眼光与战略考量。对实体企业的“紧箍咒”也较多,一些政策利好大都只停留在纸面上,企业家在想干事、干成事的时候往往面临较高的制度成本。

  江苏建设协同发展产业体系的重点与突破路径有: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向实体经济上游拓展产业链长度, 为实体经济注入更多的创新元素。切忌“空谈式”或“被动式”创新,要能重新审视企业自身比较优势及新动能成长, 善于“借力”与“发力”,学会嫁接特色。延伸产业链在创新环节的长度,并有针对性地对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进行科创资金扶持和人才政策倾斜。以重点产业项目为引领,深入开展本地龙头企业创新发展试点计划,加快创新资源与创新政策向这类企业集聚。同时,以新技术研发、新业态培育、新模式创造为方向,推动跨行业合作和股权兼并,壮大以高新技术企业为骨干的创新集群。鼓励大中型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跨地区、跨行业联合),实现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并以产业数据平台的共建共享来进一步优化创新平台(载体)的空间布局。通过“多方共建、多元投入、混合所有、团队为主” 的运行新机制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公共研发平台,专注于技术孵化及其产业推广,这也为一些无力建设研发中心的成长型企业的创新提供了无限可能。

  引导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提升金融服务的效率和水平,进一步拓展实体经济产业链宽度。坚持靶向递送,把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作为深化金融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金融机构应针对实体经济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融资偏好,设计出一些可操作、可持续、可管控的金融产品。各界也要鼓励本土企业善于科学灵活地使用直接融资方式,让实体经济能更多地分享资本市场发展红利。发展普惠金融,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政府在这方面要有实质性利好,而不只是洒洒花露水。诸如在信用评价体系、担保体系、抵押贷款等方面要能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应积极发挥各类产业投资基金的撬动作用,逐步完善产业链金融服务。强化服务意识,整合现有资源,从深度和广度上提升服务水平。现阶段,应重点围绕重点行业导向,对产业链各环节发展供应链金融,特别是对一些国家支持的重大项目,智能化、绿色化、两化融合技改类项目要加大支持力度,进行跟踪服务,并在贷款额度、期限及利率等方面予以倾斜。

  转变思路、内培外引,构建良好的人才生态系统,加强实体经济产业链广度。遵循“刚性引进”与“柔性引进”并举的原则,尽快培育和引进一批高端产业创新人才(尤其是重大项目投运的高管,注重团队形式或整体解决方案),对于顶尖人才领衔的重大项目应给予有吸引力并能及时兑现的资助及配套。应深切关注高级技工的尽早培养与快速提升问题(借鉴欧美等国的“师带徒”形式)。同时,也要量体裁衣构建灵活激励机制,让优秀工匠充分享受有尊严社会生活,不要光顾着给钱给物。还有,政府必须给予企业家更多的信任和关怀, 给企业家放权解绑,降低试错成本,理性看待企业家创新创业的成与败,创造条件为企业搭建一些创新转型的“试验田”“样板房”,使他们对持续创新形成稳定而又良好的预期。

  (作者分别为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院长、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研究员)

   若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尤其是乡村振兴,就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土地改革的制度与政策设计。据此,笔者总结了试点地区“三块地改革”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关系,分析了同权式改革对于城乡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提出了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路径。主要是:

  “三块地”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内在动力。40年前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改革,很大程度上是中国粮食安全危机的倒逼;而“三块地改革”作为经济社会改革的重要环节,则是在一定程度上策应了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城乡发展转型的规律,是新时期中国以全面深化改革引导发展转型的重要制度创新。

  结合全国33个改革试点地区城镇化及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资源禀赋的差异,尤其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及“三块地”改革实践,可以发现当前主要有五种改革模式,即:以广东南海区为典型的城乡一体化区域支撑城乡融合发展的区片用地入市模式;以浙江德清市为代表的经济发达地区支撑乡村振兴的点状用地入市模式;以广西北流市为代表的经济快速发展地区支撑全域发展的深度入市模式;以陕西陇西县为代表的经济落后发展地区支撑美丽乡村与精准扶贫的确权规范模式;以北京大兴区为代表的特大城市郊区服务城市功能提升的“抱团入市”模式。

  同权式改革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同权同价”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所确立的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目标。2015年3月,广西北流市被确定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首批15个试点地区之一,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权利、统一入市、公开流转。

  自开展入市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广西北流结合自身实际,积极适应入市发展要求,在全国率先尝试新增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入市,在同一项目用地供应上实现了国有土地出让、集体土地入市与集体土地租赁多种产权取得方式的并存,通过收取差别化入市土地增值收益调节金基本实现了农户在集体土地入市收益与国有土地征收补偿上的大体平衡,不仅调动了农村集体、农民参与改革试点的积极性,而且有效地促进了城乡融合发展。

  以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和实现机制创新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融合发展就是要改变城乡二元发展的格局,通过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推进城乡转型发展。而以农民土地权益保障和实现为核心的土地制度改革,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比如,探索构建集体主导、农户充分参与、政府引导的农村土地利用管理机制,构建农村土地权益实现的多主体协同机制。进一步完善政策设计,增强农村土地产权权益的市场价值,完善保障农村土地产权市场发展的金融制度,探索农村土地市场建设的长效机制。

  (作者为长江学者、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

  在对话专访核心期刊总编辑、长江学者、青年学者之后,本报记者对今年已刊发的《思想周刊》31期“新论”进行了盘点。记者在总结梳理这些理论文章特别是 “新华要论”头条文章的基础上,归纳了如下理论热点。

  1.系统阐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精髓要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今年社科理论界主要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政治判断,围绕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等,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其所含的历史新使命、时代新课题、实践新征程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把握、准确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意义、精神实质、理论品格等。

  学界普遍认为,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体现得更加全面深刻,充分反映了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历史地位和作用的观点,为我们从人民主体性视角理解改革开放的整个历程和新时代、新征程提供了理论基点。这种从主体性视角表达出来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基本方略、发展思想、执政理念,既是对我们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继承和发展,也是鼓舞全体人民坚定信心、奋发有为的一种宣言。

  数位专家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发表观点。他们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导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全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2.改革开放40周年、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和《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重大事件成为聚焦重点。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推进改革开放再出发是今年理论界的聚焦重点。40年来的发展实践鲜明昭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当前,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历史关头,推进改革的复杂程度、敏感程度、艰巨程度不亚于40年前。要坚持生产力标准,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实践能力。要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化解矛盾和风险。有专家把改革开放事业与人民主体地位关系的三大特性归为人民性、统一性、主体性。人民性体现在“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统一性体现在“改革开放是人民的要求和党的主张的统一”;主体性体现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改革开放事业的实践主体”。

  马克思的诞生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大事件。围绕马克思的一生足迹、信仰追求,以及马克思主义的真理价值、当代意义等,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阐释了自己的独到观点。马克思为什么能够跨越时空?马克思在立德、立功、立言上的“三不朽”是什么?如何努力掌握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中国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领导核心,有世界上最伟大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肥沃土壤,有最鲜活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需求,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必将在当代中国和世界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我们对解放思想与统一思想的关系要有更加辩证的认识。面对解放思想大讨论热潮,要思考这样几个相互关联的问题:我们应当以怎样的视野和境界看待大讨论?应当以怎样的精神状态参与大讨论?应当从大讨论中感悟和收获怎样的成果?有学者认为,应对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有一个总体的把握。一是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武装头脑、统一思想。解放思想不是漫无边际的遐想,而是有着明确的方向性要求。二是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直面现实、触动思想。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不能浮在表面、泛泛而论,而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和靶向思维,直面现实、直指问题。三是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强化担当、勇攀新高。解放思想不仅是个认识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四是在解放思想大讨论中提振精神、凝聚合力。

  3.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这场自我革命,党内政治文化、政治生态是研究热点。

  学界高度评价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并阐述了“自我革命”和“社会革命”的关系。他们认为,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党必须勇于进行自我革命。只有勇于自我革命的党,才能够进行伟大的社会革命。要勇于进行人类政党史上从未有过的自我革命、自我革新,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建设得更加坚如磐石。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也是我们党97年来在各种社会革命中能够取得最终胜利的根本原因。全党同志必须保持革命精神、革命斗志,要发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既要有“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也要有“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要不断在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过程中净化自己。

  在政党建设研究领域,“政治生态”和“政治文化”成为今年的研究热点。党内政治文化是在一定的党内政治生活中形成和发展的,对党内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态发挥着规范、引领和导向的作用。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文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活,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党内政治生态。专家建议,要以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培育健康的政治意识,以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规范政治行为,以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

  学界普遍认为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伟大实践,清晰地展示着当代中国法治现代化进程的运动方向,凝聚着殊为丰厚的中国法治建设与发展的宝贵经验,为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提供不竭的动力。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长远考虑,切实加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谋划。必须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发展,把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到全面依法治国的全过程和各环节。必须坚持从中国的法治国情条件出发,遵循法治领域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法治改革。

  有法学专家认为,十九大基于新时代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战略考量,强调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要着力形成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要坚持党领导立法的重大政治原则。要健全人大及其常委会主导立法的体制机制。要改革和完善立法体制。要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制度建设。要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成良法善治的基本价值准则。要更加充分发挥立法的利益调整与平衡功能。要实现立法和改革决策的有效衔接,“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 本报记者 陈立民

  进入21世纪,快速发展和变革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需要培养学生适应、理解和影响未来的能力,并能培养他们驾驭一切未知因素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人才培养必须面向未来的需求,面向未来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在《反思教育》报告中对未来教育做了深刻的阐述。报告指出,教育作为人类共同利益应该具有包容性,要尊重多元文化的基本权利和环境、价值观和知识体系的多样性。

  针对世界科技变革带来的冲击和不确定性,《反思教育》报告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职业也会消失,但学校教育和教师不会因为互联网、慕课、人工智能的出现而消失。因为人类从小就需要在亲密、多样、丰富的接触互动中学会认知,要在多元文化的交流、交锋和交融中学会合作。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未来的世界充满无限可能,通过科学技术与艺术交融、文学历史与未来跨越等丰富的课程内容和校园创意学术活动激发学生大胆想象,给他们充分空间和自由去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记者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了解到,因运营中存在问题,根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北京市文化执法总队近日分别对“快手”“抖音”“今日头条”“西瓜视频”的开办企业北京快手网络科技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科技公司和北京微播视界科技公司作出警告和罚款。

  法制晚报:今年年初人民日报客户端就曾批评过《黄河大合唱》被恶搞的情况。今年4月,“今日头条”旗下的“内涵段子”就被要求永久关停。对此,相关主办方并不是认真反思,改掉低俗恶搞的毛病,反倒是“抖机灵”,试图借壳重生。但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再皮也不能突破底线,不能试图愚弄监管部门。这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明确表示:坚决遏制突出问题节目死灰复燃,严密管控新增变种问题节目。

  再评:通俗不代表低俗,娱乐不意味着“愚乐”。视频特效等技术手段不是逗笑、可乐、好玩的根本前提。真正的幽默是源于生活的,是接地气的,是善于发现生活者才能从生活的点滴中萃取的。手机摄像普及,网络视频上传门槛低,但对作品创作和创意的要求却不低。平台方面鼓励创作,想提高流量,也要亮出自己的思想与价值底线。

   虽然人类制定了标准时间,时间的度量越来越精确,但人类对时间的感知是主观的,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性。时间的压力带来心理学家所称的“时间流逝感”。不同年龄、不同生活状态的人,时间流逝感受是不同的。小孩子的时间流逝感不强,时间压力不大,往往感觉时间过得太慢。年纪越大,时间流逝感越强,时间压力加大,感觉时间总是不够用,时间过得太快。生活时间被压缩,压力带来时间流逝感,表现为时间贫穷。

  人们的情绪好坏、注意力集中程度都会影响到时间流逝感,每个人都有体会,高兴的时候感觉时间过得很快,痛苦的时候感觉度日如年。反过来,时间压力、时间流逝感、时间贫穷感也会带来不愉快的情绪,因此在快捷的现代社会,需要人们具有时间适应性。如果一个人的时间适应性不强,就可能带来生活的困扰。

  时间压力是人们感到没有足够的时间去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而产生的主观体验,多数心理学家把时间压力看作是一种负性压力源,认为时间压力对个体身心健康、认知功能、幸福体验都会产生消极影响。有研究发现,时间压力的提高会导致个体抑郁水平升高,并产生消极情绪,影响个体身心健康。在持续的时间压力下,个体的认知资源会被不断消耗,在认知任务上的表现降低,认知功能遭到损害。时间压力还会造成个体的认知过度聚焦于引发时间压力的问题上,忽视其他关键因素,降低个体认知功能。

  可以说,现代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时间制度化的过程,时间制度化的体现就是现代标准时间的普及,通过标准化的时间达到管理和控制的目的,由此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不断树立和强化人们的时间观念。

  现代时间的控制是通过一些制度化的手段来实现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时间表,人们对时间表的认知差不多是从上学开始的,每日的时间以分为单位被精确计算和安排。类似的制度化还包括各种形式的计划、规划、政策、法规等。在时间制度化下,社会这个复杂的系统可以精确计算,像一架精密仪器一样运行,时间作为一种社会规则逐渐植入人的生活,形成一种自我约束的习惯,成为人的社会化不可缺少的部分。

  然而,目前的时间制度化是不完善的,具体地,是社会对于个人时间控制的制度化很强大,但也表现出时间上的不公平,以及人们休闲时间的普遍不足和生活时间被挤占。因此,未来的时间制度化应该以社会的矛盾为出发点,从满足社会成员的美好生活需要出发,在不同层面上采取多种措施,在保持财富增长的同时降低和消除时间贫穷。通过一定的法规保障每个社会成员的休息时间和休闲时间,逐渐使社会成员在法定工作时间内能够获得应有的报酬;限制企业、集体随意延长工作时间的行为;鼓励和引导社会、家庭和个人削减时间压力,创造更多休闲时间,充实生活时间,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感。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博导)

   今天的信息更加开放和对称,个人有了更多的自由和选择。我将之称为“强个体崛起”或“个体价值崛起”。这种强不仅仅是因为个人本身能力强,还因为整个社会的各种条件赋能给个人,使得个人变得非常强。

  今天评判一家企业人力资源水平的高低,主要就看给员工的赋能水平高低,而这个水平高低又看一个指标:你的组织是强个体流入还是流出。今后的好组织不是你集合了很多履历华丽的员工和高管,而是你能不能吸引奋斗者,尤其是能不能让员工在你这里变得更有效率、更有能力。有些人已经注意到,任正非最近常讲的一句话是:方向大致正确,关键在于执行效率。

  很多管理者会继续往下问:怎么算赋能?如何赋能?从日常管理出发,我把赋能归结为五件事:第一件是高管要给员工上课,员工之间也要分享;第二件是有一套透明化的系统让授权成为可能;第三件是设置丰富的岗位以激发组织成员;第四件是有效的沟通;第五件是上下同欲,思想一致。

  这些会让员工非常清楚决策层在想什么,然后非常清楚地知道他会得到授权,而且决策信息透明、对称,也会有合适的岗位发挥自己的效能。最重要的,这样一来,沟通有效、思想一致。

  站在今天讨论组织管理,我们确切要回答的是:战略不仅仅是迭代,更重要的是人力资源和战略的匹配效力到底够不够。如果你没有很强的执行和匹配效率,哪怕你选的再好,哪怕你对整体的把握和预测再好,你对用户的理解再深,也没有办法真正转化为竞争力和现实优势。我们要很清楚地知道,今后组织管理最大的挑战,是怎样让你的员工从胜任力转向持续的创造力。因此,人力资源的核心也要重新定义。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胜任力最重要,但在技术迭代和更加不确定的环境中,创造力和执行效率更重要。

  由此,也提示很多企业家,技术重要,但心性更重要。因为没有技术,你只是不容易抵达产业链的源头或核心;但没有心性,你根本无法创造一个价值型组织。

  建设价值型组织,企业家和组织需要内在形成四种能力:一是核心价值观,也称之为文化。这充分体现出企业的价值追求、商业哲学、企业伦理。虽然抽象,却是根本性的。二是有没有能力洞察未来。不是简单预测,是要有能力感知变化,及时做出反应。三是组织的组合能力。组织目标能不能跟所有人的目标组合在一起。四是人力资源的差距。一个组织和另外一个组织最终的差距不是技术、基金、规模、行业地位,其实是人力资源的差距。从企业家到首席人力资源官,能不能认识到环境的变化,能不能认识到组织管理的新逻辑,能不能设计角色和授权激活员工,能不能把强个体的创造力与组织的目标整合,能不能让更多人更有能力,不断得到成长,这才是未来竞争力的关键。

  (作者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

   当今世界是城市世界。城市群是我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主体形态。沿长江自东向西依次分布的长三角、长江中游和成渝三大国家级城市群,它们的规划、建设、生态修复、社会治理和文化发展,对于推动长江经济带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一般说来,城市群建设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传统的主要以经济、交通和人口作为测评指标的“经济型城市群”,二是新出现的主要以生态、文化和生活质量作为评判标准的“文化型城市群”。在全球人口爆炸、能源危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的当下,“文化型城市群”日益成为全球城市化和区域发展的主流和大趋势。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 刘士林)

   为了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全国各地纷纷出台相应的方案和措施,建立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但从目前实践来看,由于中央层面缺少信用体系建设的统一立法,各地信用体系建设缺乏标准,信用体系建设还存在着诸多困难。

  在推动信用体系立法过程中应当注意:信用立法要避免与道德混为一谈,中央信用立法需充分总结地方立法经验,立法应明确惩戒尺度,应设置明确统一标准,需要为进一步加强政府数据共享提供法律依据。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研究员 田 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