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9月17日上午,市实验小学六(2)班的教室里热闹非凡,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摆放在教室中间,孩子们将写满祝福祖国话语的“红心”郑重地贴在五星红旗上,以此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是由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和市实验小学联合开展的“祖国永远在我心中”活动。
活动邀请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徐加兰现场为学生讲述剪纸历史、传授剪纸技艺。90岁高龄的徐加兰,是一名老党员,她的祖母、母亲都是剪纸高手。在家人的影响下,徐加兰自幼就喜欢这门艺术,通过长期的学习,练就了纯熟的剪纸技艺,能够得心应手地剪出各种娃娃、花果虫鱼、梅兰竹菊等造型,活灵活现,生动有趣。
“来,大家跟着我将纸对折、再对折、然后再折一道,顺着这个折的角往上剪出一个弧度来,这样四个‘红心’就剪好了。”在徐奶奶的指导下,孩子们拿着由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志愿者事先准备好的红纸和剪刀,认认真真、小心翼翼地尝试着,不一会儿,一个个可爱的“红心”就出现了。见有的孩子不太会剪,徐奶奶就主动来到孩子身边,手把手教他们剪。
拿着剪好的“红心”,孩子们很兴奋,忍不住把想对祖国说的话写在上面。“祝福祖国越来越强大!”“祝祖国繁荣昌盛!”“祝亲爱的祖国生日快乐!”……一句句暖心的话语寄托着孩子们对祖国最纯真的祝福。他们有序地将一个个“红心”郑重而庄严地贴在了事先准备好的一面五星红旗上,表达着心向祖国的真挚感情。
随后,徐加兰还现场教孩子们剪了“寿桃”。“剪纸是我国的传统艺术,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能够充分表现生活的内涵。”徐加兰说,能够把这项技艺教给孩子们,自己感到很开心。“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国庆前夕,我教孩子们剪‘红心’、‘寿桃’,共同向祖国母亲送上祝福,非常有意义。”徐加兰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自己会继续创作更多更好的剪纸作品,来歌颂新时代、赞美新中国。
“活动将传统艺术与爱国主义教育巧妙融合,能够帮助孩子们增强祖国荣誉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孩子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决心和热情。”淮阴师范学院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主任杨明和市实验小学六(2)班班主任潘绪琴一致认为。
■融媒体记者 杨丹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