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第二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精彩纷呈
2019-06-10 10:04:00  来源:淮安日报  
1
听新闻

  

  

  6月8日,市民在第二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主场活动上观展。此次活动汇聚了8省(直辖市)160余项非遗项目,展现大运河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带给市民别样的文化体验

  6月6日至8日,第二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主场活动,吸引了来自京、津、冀、鲁、豫、苏、皖、浙8省(直辖市)160余项非遗项目参加,集中展现了大运河流域传统工艺的精湛技艺和高超水平,为观众献上一道文化盛宴。

  进入展厅,仿佛置身于非遗的海洋,景泰蓝、内画鼻烟壶、杨柳青木版年画、唐三彩、宁波泥金彩漆、乐清黄杨木雕、丰县糖人、东海水晶、惠山泥人、苏绣、鲁锦、魏县传统棉纺织……精巧新奇、琳琅满目的非遗文化项目将展厅“充填”得满满当当。与此同时,一大批非遗“手艺人”现场展示技艺:料器烤制、钻刀刻瓷、檀香扇烫花、宣笔理毫……精湛娴熟、异彩纷呈,让人叹为观止。

  在南京秦淮灯彩展位,色彩艳丽、惟妙惟肖的荷花灯和动物造型灯吸引众多观展的市民拍照、购买。“这么漂亮的灯现在很少见了。”市民张奶奶现场买了盏荷花灯后,高兴地说。

  “这些扇子真好看。”6月7日上午,在苏州制扇技艺非遗项目展位前,不少年轻女性观众在挑选檀香扇、绢宫扇和折扇。该项目的省级非遗传承人陈琴告诉记者,苏扇集造型、装裱、雕刻于一身,以画花、拉花、烫花、雕花见长,工艺精致细腻,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

  淮安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吸引了大量的观众。仿生线编第四代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徐善芳,用粗细不同、颜色各异的毛线为原料,以铜丝为筋、大小钩针为工具,织出栩栩如生的花、鸟、虫、鱼、菜蔬、兽类等工艺织品;在草编展位,只见柔韧的草本植物叶子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董风手中穿梭,不一会就编出了一只蜻蜓。不仅如此,现场还有螳螂、蝉、仙鹤、蝴蝶、公鸡、乌龟等活灵活现的草编小动物,引发了观展群众的啧啧称赞。

  这场极为难得的非遗艺术盛会,让观展的市民目不暇接。每一个展位都有市民驻足,或是咨询价格,或是小心把玩,或是拿着手机不停地拍照,分享自己看到的一切。

  不少当地的学校也组织老师、学生前来进行实境学习。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6月6日组织了多名师生前来参观。“高校承担着文化育人的重任,通过这种体验式教学,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地方文化,让他们更有获得感。”带队老师史琪说。

  此外,活动还吸引了像淮安大喵、每日一食等抖音网红以及蔚象传媒的音乐主播等自媒体人。他们通过直播非遗技艺展示、非遗项目介绍等形式,将古老的非遗文化鲜活地传播给更多的年轻受众,帮助非遗文化迈上更大的舞台。■融媒体记者 杨丹丹

  互动体验 传播传承

  “没想到还能自己动手学习‘非遗’作品制作,这趟来值了。”市民张先生说。6月6日至8日在市美术馆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暨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主场活动上,主办方特别设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互动体验活动引爆大批人流,收获频频点赞。与非遗大师面对面交流、亲身体验非遗技艺……这一独特的观展方式拉近了“非遗”与普通人的距离。

  传统结艺、淮安蛋雕、瓷刻、撕纸画、淮阴布艺、金湖剪纸、糖画、十八翻、泥塑、博里农民画……众多淮安本地的知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齐聚展会现场。观展者不仅能够观看非遗大师精彩的现场技艺展示,还可以在老师指导下亲自动手尝试非遗作品制作。

  “材料都快用完了。”6月7日下午,市美术馆里人流如织,二楼的非遗互动体验区尤其热闹,不少展位的非遗传承人告诉记者,由于参与体验的人较多,预先准备的制作材料眼看“不够用”了。“前前后后约有200人来体验剪纸,各个年龄层都有,还有老师带着学生团队来学习。所以主办方不断地给我们补充剪刀、纸等工具材料。”省级非遗金湖剪纸代表性传承人陆功勋说。

  因为太受孩子们欢迎,糖画和十八翻展位被围得水泄不通。蝴蝶、龙、凤、奥特曼、孙悟空……应孩子们的要求,江苏民间糖画艺术传承人戴武林马不停蹄地制作着各种形象的糖画。“记不清做了多少个,龙、凤和生肖类的最热门。”戴武林说。紧邻的十八翻展位上,72岁的魏洪涛也是忙得顾不上说话。

  恰逢端午,传统结艺展位的人气也很旺。市民王女士母女俩一同坐下来,跟着裴红大师学编中国结。“中国结的编法很多,现场只能教她们简单的手绳编法,掌握了几分钟就能编好。”裴红笑道。

  新奇、有趣、欢乐。当天,很多观展者都是家庭“组团”前来,不仅大人们逛得津津有味,孩子们也个个兴致高昂。带着8岁的女儿挨个体验了金湖剪纸、十八翻、博里农民画等非遗项目后,市民尹女士感触很深。“这些非遗作品勾起了我的童年回忆。很多我们小时候玩过,儿时熟悉的东西现在的孩子都很难接触到了。”尹女士说,她本身就对传统文化感兴趣,一直以来也很重视女儿在这方面素质的培养,“今天来观展,我特意为她准备了一身红格小旗袍。希望今后多一些这样的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自己家乡和祖国的文化瑰宝,一代代传承下去。”

  不少非遗传承人向记者表示,这样的展会为传统民间绝技提供了展示和交流平台,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传承。■融媒体记者 何 弦

  非遗美食 运河味道

  桂发祥十八街麻花、河间驴肉火烧、黄桥烧饼、无锡老酒……第二届中国(淮安)大运河文化带城市非遗展暨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省主场活动中,来自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各种美食齐聚市美术馆和文化馆门前广场,让淮安市民充分领略了一场“舌尖上的非遗”。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非遗传统美食展吸引了大量市民前来观赏、品尝。一个个展位上,美食工匠们现场展示制作技艺,奉上了一道道充满乡土风味的特色美食,供广大消费者品尝和购买。其中,既有拥有百余年历史的桂发祥十八街麻花、德州扒鸡、符离集烧鸡、富春茶点、绿柳居素食、合成昌泥螺、王兴记小吃,也有代表江苏美食“招牌”的黄桥烧饼、淮安茶馓、高沟捆蹄、靖江肉脯、溧阳扎肝等等。“我们制作的是甜、咸两种口味的烧饼,非常受欢迎。”黄桥烧饼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面点师、江苏天勇黄桥烧饼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天勇告诉记者。黄桥烧饼主要制作原料是面粉、猪油、花生油、芝麻。黄桥地区独特的水土及猪肉制品、花生的上乘质量,使黄桥烧饼特别香酥可口,明清时期即享誉苏南及南洋;1949年黄桥烧饼入选开国大典的国宴;1983年被评为“江苏省名特优食品”;2002年、2005年荣获江苏省第八届、第十届食品博览会金奖。张天勇说,美食要随时代不断创新,但一些老工艺必须坚守,才能将经典的味道传承下来。

  “我觉得比较好吃的有靖江汤包、德州扒鸡、镇江锅盖面等。”6月7日,正值端午节,也是美食展上最为热闹的时候。家住市区的王先生告诉记者,当天特地到展会品尝非遗特色美食,“价格也比较划算,蟹黄汤包20元一只,比以前在饭店吃的还便宜一些。”王先生说。家住淮安区的谢女士头一天买了一只德州扒鸡,全家都很喜欢吃,于是第二天一大早又来到现场,一问才知道,早上制作的40只扒鸡不到十分钟便销售一空,要等到下午才能出第二锅。德州扒鸡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负责人张长城告诉记者,他们这次来主要是展示扒鸡制作技艺,“没想到淮安人对运河沿线的美食非常了解和喜欢,下次再来一定多准备一些。”■融媒体记者 姜 晴

标签:传承;互动;淮安
责编:胡悦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