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万千气象看中国】江苏常州:数智赋能、“耕耘”希望田野,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
2024-07-11 15:50:00  来源:常州日报  
1
听新闻

眼下正是夏种、夏管关键期,在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核心区,数字化、智能化农业生产场景随处可见:指前镇建春村稻麦科技示范中心,依托智慧化监测控制系统,实现了田间远程管护;薛埠镇茅山茶海内,虫情测报、智能灌溉、墒情监测等“茶科技”广泛应用……田畴沃野、活力涌动,呈现出农业现代化的新图景。

2020年12月,常州国家农业科技园获批创建,2023年5月通过科技部验收。目前,园区拥有126平方千米水稻、106平方千米水产和28平方千米茶叶,“两水一茶”特色产业构成产业化、集群化发展格局,汇聚陈宗懋院士、赵春江院士等一批高水平团队。2023年,核心区实现总产值91.7亿元。

园区管委会办公室主任、指前镇党委书记钱永锋表示,将围绕生物种业、智能装备、精深加工等方面,加快引育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在农业新质生产力打造过程中,形成更多“金坛经验”,持续推动乡村振兴。

“良田”有“良技”

指前镇百果园家庭农场是金坛首个无人农场,农场主王云霞点点手机就可指挥农机开展无人作业。“近几年我们先后添置了3台插秧机、2台无人机、2台收割机、1套育秧播种流水线、4台电热泵智能烘干机,实现了稻麦生产耕、种、管、收、储全程机械化作业。”王云霞说。

记者看到,无人农机的指挥中枢是农机数字化综合管理平台。这个平台集农情信息远程监测、智能农机作业监控和可视化数据分析于一体,包括作物长势监测、虫情监测预测、气象预测评估、农业灌溉控制等。“算力”解放了“人力”,农业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产业振兴,良种先行。金坛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陈文彬说,今年是金坛区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开展“长荡湖1号”河蟹新品系选育的第7个年头。目前,“长荡湖1号”已走出实验室,初步形成“育繁推一体化”体系,示范推广超4000亩。

目前,指前镇有河蟹养殖面积21.33平方千米,其中位于东浦村的数字化渔场已成为现代渔业示范样板,年生产优质蟹种1000万只,高品质大闸蟹100吨。该项目加速推动在电气化、信息化、现代化水产养殖领域的探索,带动周边河蟹养殖户平均增产20%。

“小田”变“大田”

刚刚过去的梅雨季节,金坛迎来数轮强降水,金城镇培丰村的种田大户蒋明芳却很踏实:“高标准农田建成后,排水沟排水畅通无阻,雨后几乎没有出现过积水的情况。”

近年来,金坛区通过土地平整、田间道路及水利渠道工程的建设,让曾经的“巴掌田”“陡坡地”成方连片,令低效田变成了的高产田,源源不断地释放粮食生产的潜力。

金坛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表示,经改造,高标准农田的机械化水平提高了20%,规模经营流转率提高了40%,新型经营主体占比提升了20%,推动亩均增产50千克,粮食增产1600万千克。

日前,钱资湖畔的陌上花开项目迎来首季夏粮丰收,金色麦田与不远处的城市辉映成一幅城乡融合新图景。该项目面积为8平方千米,每平方千米产量达60万千克。沉睡地变成高产田,为金坛粮食生产实现规模化、机械化、智慧化探索了新路径。

金坛还将相对集中、流转到位、设施完备、标准较高的农业标准地统一打包、招引优质农业项目。全省单体投资额最大的畜牧全产业链项目一鸣奶业入选全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建设典型。在数字化渔场引领下,尚农、道宏等一批优质市场主体加快水产科技革命。南顺食品获评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填补了金坛在该领域的空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绿色”显“成色”

日前,常州市首单农业碳汇交易课题立项启动,将在中天黄金大农场开展试验。该项目有望为全市乃至我国稻田固碳减排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中天黄金大农场是今年省重大项目,总投资10亿元,规划面积10平方千米,计划建设高标准粮食种植基地、水产生态养殖基地和区域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等。目前各子项目正加快推进。

河海大学农业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徐俊增表示,该项目可通过科学的水分管理,在不影响水稻产量前提下,实现节水与减排的双重目标。在前期实验中,已能够在节约20%左右的灌溉用水量情况下,将甲烷排放降低50%至80%。

淞禄渔场项目是2023年省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创新运用“鱼草平衡”技术实现绿色养殖。金城镇白塔村党总支书记谢海清说,以鱼理草,以草控水,以水养鱼,青草清水,实现了水产养殖零污染零排放,水质长期保持在湖泊Ⅱ类水标准。

今年,金坛大力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试点,针对环长荡湖和其他国省考断面周边1公里范围内,养殖尾水不能稳定达标的规模以上养殖池塘,全面开展提升改造,目前已完成9.33平方千米。

(记者 杨成武 通讯员 张旭 尹凡)

标签:
责编:戴雨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