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地评线】荔枝网评:用中文架起文明互鉴的桥梁
2024-05-28 20:47:00  来源:荔枝网  
1
听新闻

特约评论员/艾佩韦

近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阿联酋中文教学“百校项目”学生代表,勉励他们学好中文、了解中国,为促进中阿友好贡献力量。

语言文字是了解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也是促进民众相知相通、交流互鉴、消除障碍、弥平鸿沟、产生心灵共鸣的重要桥梁。中文是联合国六种正式语言文字之一、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推进中文更好走向世界,打开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新窗口”,有利于促进世界各国人民与中国人民之间的沟通交流,推动文明互鉴,促成务实合作。

中国和阿联酋是“手拉手”的好朋友。青少年代表着中阿友好关系的未来,让更多的阿联酋青少年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才能在青少年心中播种下友谊的种子。5年前,习近平主席同穆罕默德总统共同启动阿联酋中文教学“百校项目”。如今,阿联酋已有171所学校开设中文课程,7.1万名学生学习中文,“学中文”在阿联酋已经成为一种新风尚,并培养了一批中阿交流小使者。此次,阿联酋“百校项目”示范校哈姆丹学校和亚斯学校40名中小学生代表通过致信,表达对中国文化的向往和热爱,这份向往和热爱为巩固中阿友谊提供了“源头活水”。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依托中文学习推进民心相通,是促进文化交流、促成务实合作的人文基础。近年来,随着中国和世界各国经贸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更多人期待借由中文架起文化桥梁,体验中国文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精彩。为满足世界各国民众学习中文、了解中华文化的需求,中外教育机构陆续共商、共建、共享496所孔子学院、757个孔子课堂,服务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打造了国际中文教育龙头品牌。同时,“唱歌学中文”“学中文 走进中国企业”等系列活动也轮番开启,为中外人文交流、文明互鉴、民心相通搭建了语言桥梁。

回应每一份向往,不负每一份热爱,“双向奔赴”的中文学教场景在世界各国上演。在英国,中英双语幼儿园拔地而起,为少儿汲取中英文化提供平台;在匈牙利,汉语学校欣欣向荣“生长”,吸引众多“中文迷”;在摩洛哥,90后女孩迪娜用韵味地道的中文歌传播中华文化,在网上吸引了众多粉丝;在埃及,苏伊士运河大学中文系青年教师叶海亚钟爱中国文学,10多年来翻译出版了大批中文图书……类似的故事比比皆是。截至目前,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学,82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外国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3000万,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接近2亿,在全世界掀起了“中文热”。

世界好,中国才会好;中国好,世界会更好。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蕴含着巨大发展机遇。用中文架起文明互鉴的桥梁,不断加强人民友好往来,持续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这份巨大发展机遇将持续转化为国际合作成果,更好造福全世界。(艾佩韦)

标签:
责编:戴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