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后,我们馆的‘网红落地窗’更红了,很多游客专门前来打卡,还有不少学校、班级组队参观。”3月19日,南京六朝博物馆教育专员吴雨伦一面领着记者参观,一面兴奋地说。
吴雨伦引以为豪的落地窗,位于六朝博物馆三楼,从这里可以近观总统府,远眺新街口、鼓楼,是观赏南京城市美景、感受历史文化的上佳窗口,去年经网友推荐登上热搜。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博物总馆副馆长宋燕向总书记报告时,特地讲述了六朝博物馆“最美落地窗”的故事。
在南京,像六朝博物馆这样的“最美落地窗”还有很多。一座座落地窗既是城市观景台,其建筑本身也是都市的一道道靓丽风景。不仅如此,南京还通过公共空间留建、城市景观引导,在居民小区、办公楼宇中构建越来越多的“落地窗风景”,将美好城景融入居民日常。
借景开“窗”,收无限于有限
六朝博物馆坐落在南京长江路上,建设方案出自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团队,由其子贝建中主导设计,简洁大方、尺度适宜的建筑掩映于总统府、中央饭店、梅园新村等建筑群中,显得十分自然和谐。
“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设计过巴黎卢浮宫玻璃金字塔、苏州博物馆的贝聿铭大师生前这样说过。秉承其建筑理念的六朝博物馆落成至今才10年,却已成为长江路众多文化地标中又一传世之作。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城市设计与建筑管理处处长苏玲认为,六朝博物馆落地窗走红,既源于建筑本身特色,也是周边环境风貌烘托的结果。
眼下,长江路上法桐尚未抽芽,玉兰已然盛开,从六朝博物馆三楼向外望去,近看总统府黛瓦白墙枝影横斜,宛如一幅水墨画;远眺从新街口绵延至鼓楼一线,满目风光、气象万千,传统和现代,古典和繁华,尽收于窗前。“如果说博物馆是客厅,总统府就是庭院,新街口、鼓楼则是大门外的风景。”苏玲说。
博物馆恰到好处运用古典园林中的构景手法“借景”,有收无限于有限之中的妙用。
像六朝博物馆这样,通过借景手法,以一“窗”收览城市美景、成就打卡网红的落地窗,在南京还有很多,其中不少系大师手笔——
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的“双塔楼”临江而建,由享有“建筑天才”美誉的扎哈·哈迪德任建筑总设计师,巨幅落地窗让市民游客站在300多米高处品味长江。
在江北滨江,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设计成江水层波叠浪造型,由世界知名的美国建筑大师汤姆·梅恩设计,特地在35楼设计了宽大落地窗,远眺长江之水天上来,俯视江中百舸争流。
南京南站由我国建筑设计师吴晨设计,南来北往的旅客透过高铁站二楼宽大的落地窗,向北眺望南京城,往南俯瞰秦淮新河、东山新城。
在城市重要节点上设计好建筑落地窗,不仅带来震撼,还引来人气。南京一些商家、文博单位纷纷效仿,游客赏景、消费两相宜。
“来南京,总要看一眼南京长江大桥吧!”南京桥北万象汇购物广场拿出顶楼半层楼,安装了9×21米落地窗看大桥,透过窗户向外望去,大桥车辆川流不息、俯冲而下。“这个景观很开眼吧?前些年疫情期间出不去,好多居民到这里来减压。”万象汇购物广场总经理徐强介绍说,如今既是南京网红打卡点,也是商场吸睛点,落地窗背后300平方米观景平台上,设有茶吧、西餐和休憩区。万象汇经常联手街道在这里举办集体婚礼、国潮音乐会、大学生市集等活动。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背靠鸡鸣寺、解放门等地标景点,博物馆为此把二楼朝东、朝北的实体墙改为全景落地窗,室内摆上桌椅开设咖啡厅。这一改建收到奇效,透过二楼落地窗向外望去,蓝天、黄墙、古塔、黑瓦近在眼前,让顾客连呼“惊艳”。眼下适逢早樱盛开,背依城墙、错落有致的鸡鸣寺,花团锦簇,景美如画。鸡鸣寺路上人如潮涌,咖啡厅内也坐满了宾客。
空间管控,畅通视觉廊道
你在楼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外看你——城市落地窗是窗口也是桥梁,打开了城市和市民间的交融通道。规划专家认为,要让落地窗成为城市的景观窗、观景台,既要精致建设、有“景”可借,又要精心设计视觉廊道,建立景观眺望体系。
南京山水相依、江河交汇,现代商业商务与历史文化名城交相辉映。为将更好城景展示在市民游客眼前,南京构建鱼嘴—南京眼—江北核心区—长江大桥—阅江楼—紫峰大厦—紫金山巅—中山陵的主城鸟瞰体系,严格管控各个鸟瞰点周边城市空间形态,同时对城市中心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主城内主干道和快速路沿线以及重要广场周边地区等重点地段进行精细化管控。
南京从总体规划到地块的各层级城市设计,精心留住城市美好视觉廊道。“窗外美景,既要有优美天际线,又要有空间上的纵深感。”苏玲说,在重要视线廊道内,新建建筑要进行景观影响评价,协调好建筑空间与自然山水景观。像主城区新街口—鼓楼—玄武门这条中轴线,在哪些节点形成高潮、提高强度,在哪些片区形成低缓、放缓节奏,设计团队甚至搭建视觉模型,这样才能形成高低起伏的天际线。
作为城市观测点的建筑“落地窗”,其选址和建设同样十分重要。南京把这些战略要点尽量留给人流量大的公共场馆、公用建筑、商业设施,让更多市民游人领略城市美景。
南京万象汇购物广场地处南京长江大桥北堡下,徐强说,当初他们相中这块地方,就是看中了其大桥最佳观测点的位置。商场建筑用彩色玻璃装饰,夜晚色彩斑斓,被誉为“桥北魔盒”,成为桥北一景。
南京火车站北依红山、南濒玄武湖,可远眺钟山以及北极阁、明城墙背后的鼓楼—玄武门天际线,南来北往的旅客伫立南京火车站候车厅宽大落地窗前,尽览古都雄奇壮丽的山水城林。
南京跨江布局,从河西的南京眼、城东的紫金山到主城的阅江楼、江北的老山,山水城市格局壮阔、宏大,在这些城市战略要点的黄金交汇点上,江北滨江建设扬子国际会议中心,在百米高度设置宽大落地窗瞰江赏城。
“美好落地窗的视线是相互的。你在窗前看风景,窗外的风景也在观照你。”苏玲提醒,要建立落地窗美好观测体系,在视线所及范围内,将好的景观组织起来;在观测点与城市风景之间,尽可能控高、留白,扫除视线“障碍”,打开视觉通道。
为此南京规定,城市重要山体和水体周围,确保公开性和开敞性,布置公共建筑和公园绿地;重要历史地段周围,要严格控制建筑高度。
从六朝博物馆望向中山东路、太平北路,不仅严格控制1912街区建筑高度,还在长江路前辟有大行宫市民广场,将大巴车停放、商超经营、餐饮设施等藏于地下,这样既打开了博物馆远眺新街口的视觉通道,又一改旅游景点周边常有的乱象。从南京南站到卡子门广场的玉兰路两侧,将散乱建筑全部拆除,让南站处于宁南C位,不但眺望主城视野开阔,城市南部看南站也是“直视无碍”。
美好“窗景”,融入居民日常
让普通居民、写字楼员工居家和办公也能享受城市美景,南京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在车辆川流不息的龙蟠中路通济门段,有一处百年历史的公园路体育场,在历次城市改造中保存至今。这是一座标准体育场,视野十分开阔,成为周边尚书里、明龙雅居等小区的“共享空间”,居民来到窗前,就可眺望城市景观,体育场西侧的达美御园住户,甚至能透过体育场远眺紫金山。
白鹭洲公园是个面积200多亩的小公园,但地处居住密集、寸土寸金的老城南,不仅为夫子庙、内秦淮景区提供了开敞空间,也是周围小区、民宿酒店的共享绿地。小区居民坐在家中,就看到窗台下绿树婆娑、小桥流水的公园景观。
“利用城市公园、游园广场给居民提供共享空间,城建上我们称之为‘留白’‘透气’。”南京市建委建设二处处长董文量说,南京老城区概貌已成、用地局促,主要通过城市更新增加绿地空间;新城白纸作画、未雨绸缪,可以通过公园绿地、学校操场、城市绿轴的综合配套,和小区一体布局,给小区居民“制造”更多更美的“落地窗景观”。
仙林湖公园是南京“偏远”的郊区公园之一,然而这片由鱼塘改造的公园面积达680亩,吸引了金地、招商、保利、栖霞建设等一众开发商围湖开发,临湖居民可坐拥“湖景房”,加之两条地铁线贯通以及商业综合体进驻,片区很快成熟起来。
南京奥体大街横贯河西新城,被江东中路一分为二。在江东中路西侧,从奥体中心、金陵图书馆到江苏大剧院连成的“文体轴线”连贯而开阔,两边建筑严格限高,不但华泰证券、金财大楼等商务楼宇的白领,而且融侨、紫鑫中华、金马郦城的小区居民,每天抬头就能欣赏到奥体中心鲜红的“世界第一双拱”、江苏大剧院晶莹灵动的“四颗水滴”;在江东中路东侧的沙洲街道中奥社区,建邺高中,南师大附中新城初中、小学的布局,也让万达华府、嘉业阳光城、兴元嘉园等小区居民通过“借景”,有了居家赏景的“小确幸”,透过窗户不仅能看到学校操场的开敞空间,还可远眺江东商务区、建邺高新区的天际线。
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建邺分局副局长魏娅菲介绍说,像中奥社区众多小区的“窗景”,在河西新城比比皆是,这与新城严格执行“15分钟社区生活圈”紧密相关,通过教育、文化、体育、公园等公共配套布局,集中连片开发,为小区居民提供了紧凑共享的开阔景观。
市级商务文体场所集中排布、空间保护,社区公共配套均衡布局、疏密有致,不但让南京市民享受到宜居生活空间,还领略到城市美好“窗景”,居民烟火气里平添了闲情逸致、看到了诗与远方。“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苏玲认为,南京“最美落地窗”建设探索,正是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生动实践。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刘春 顾巍钟/文、视频 赵亚玲/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