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扎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守正创新,努力打造思想文化引领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文艺精品创作高地,加快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
江苏台记者尹美又:“现在是晚上的七点,室外已经飘起了雪花,温度快接近零下了,但仪征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里,那是一个热热闹闹,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吸引着周边居民吃过晚饭就来赶这场文明大集。目前,我省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实现县乡村三级全覆盖,一座座‘精神加油站’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真正让文明实践热在基层、乐在群众。”
仪征市民朱瑞民说:“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每个礼拜有电影有戏瞧,象棋,各项活动都组织得非常好。我们对幸福生活感到非常满意! ”
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到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45年改革发展,“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条红线始终贯穿其间。4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江苏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持之以恒推进,文明新风吹拂城乡、崇德向善广泛弘扬。当前,全省13个设区市、16个县(市)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总数和占比均居全国第一,实现设区市全国文明城市“满堂红”。注册志愿者占城镇人口比例达25.82%,居民综合阅读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8.53个百分点,全省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连续7年位居全国各省份首位……“诚信江苏”“志愿江苏”“书香江苏”一项项特色品牌,彰显着江苏人的精神气质。“强富美高”新江苏画卷上,“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标识愈发鲜明。
淮安市涟水县文化艺术中心主任翟永军说:“每年要通过100多场的送戏下乡和惠民演出,把排练的剧目,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江苏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文脉绵长、底蕴深厚。从建设文化大省到建设文化强省,45年来,江苏步履不停。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文化事业产业更加繁荣。
“文艺苏军”勇攀高峰。“紫金”文化、“扬子江”文学系列品牌美誉度不断提高,一部部“有高度”“有温度”“有广度”的原创佳作、精品力作,极大地提升了江苏文化的影响力。2022年,电影《守岛人》等6部江苏作品入选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实现评选门类全覆盖、获奖数量创新高。
文艺成果百姓共享。大力实施文艺服务基层“五大行动”、群众文化“百千万”工程、公共文化服务“双千计划”。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推进,基本形成城市社区“15分钟文化圈”、乡村“十里文化圈”。
文化“软实力”,正成为发展“硬支撑”。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多年稳居全国第二。
江苏省社科院副院长王月清说:“江苏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散地,是中华文明的交融创新地。改革开放45年以来,江苏既植根文脉,又领风气之先,用改革的办法,推动文化事业产业蓬勃发展。尤其是新时代十年,我们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文化建设的殷殷期待,不断取得丰硕成果,让江苏丰厚的文化资源‘活’起来、‘火’起来。”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尹美又 陈忠耀 高涵 帅莹 扬州台 仪征台 淮安台 启东台 编辑/赵黎静)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