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下地宫,文物损坏的程度都不一样,每看一次都腐烂一次,为了看到背后的纹样,一翻身就断了,一碰就变成了咖啡色,唯独能看到的就是金子在闪闪发亮。”前几日,在南京云锦博物馆开展的云锦汉服文化品鉴会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周双喜生动讲述着他在修复文物过程中的种种经历。
现年68岁的周双喜,从事云锦织造技艺已有50年。1973年,年仅18岁的周双喜被分配到南京云锦研究所学习织锦,历经半个世纪的传承守护,他为国家抢救复制了一大批具有很高文物价值的云锦,填补了研究领域的空白,对云锦传统技艺的保护、传承作出重要贡献。
谈及从事云锦织造的心路历程,周双喜仍记忆犹新,“我学徒的时候,我师傅已经70多岁了,假如再迟个十年八年的,估计师傅也做不动了。”从最初的学徒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在周双喜看来,唯一的捷径就是这么多年坚持做这一件事情。
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的丝织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云锦一直保留着传统的提花木机织造,这种靠人记忆编织的传统手工织造技艺至今仍无法用现代机器来替代。
南京云锦博物馆馆藏明代孝端显皇后的绿织金妆花通袖过肩龙柿蒂缎立领女夹衣,就是由周双喜复制的,历时近3年。“复制不同于仿制,要跟过去的工艺、颜色一模一样,是原物的再现,其中的工艺和流程更为繁复费时,容不得一点马虎。”周双喜坚定地说。
周双喜认为,这件衣服能在这个时代做出来是经过了几代“云锦人”的智慧结晶。这背后所赋予云锦汉服的意义,不仅代表着传统华服美学逐渐被大家重新认识,更象征着民族的文化自信。
对此,南京云锦研究所传承人、云锦妆花汉服发起人陈诚也有着他的见解。“为了让博物馆藏品活起来,我们南京云锦研究所透过不同形式与载体的表现,让尘封在玻璃柜后的民族瑰宝,重获新生,并融入到生活中。让藏品活出现代新生命,南京云锦研究所妆花汉服回应的不只是国家重大战略,更是让云锦文化有机传承的表现。”
回顾“半路出家”的经历,陈诚亦感慨良多,“我父亲就是从事云锦织造的,我小时候经常会到机房去看一看,那时觉得云锦是一种被保留的古老技艺,直到自己接触后才有了更深的感情。”
2009年,陈诚到南京云锦研究所参与织机设备改造。2012年,27岁的陈诚从机械跨行纺织,经过3年的学习领会,才大致熟悉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所需的基本知识。出师后,他参与到大量丝织品及织机文物的复原改造之中,还创新了多项发明专利,成为南京云锦织造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为满足新的需求,陈诚带领团队对云锦织造及呈现形式进行了一番创新。此次,南京云锦研究所发布的最新开发成果——绿织金妆花通袖过肩龙柿蒂缎立领女短袄,就是陈诚在馆藏品基础上进行改良创新的作品。在守正的基础下创新,让馆藏文物走进大众生活,让非遗文化进行活态传承与弘扬。
陈诚告诉记者,通过数字化绘图软件的帮助,重新复原这件馆藏品的全貌。在力求100%还原“孝端皇后绿”及文物精美细节的前提下,前后进行了6次改版设计,12次定染校色,21次面料打样,才得以再现馆藏品上13色的精彩纹样。
“它不只是一件弘扬文化的传统服饰,还配有完善的收藏证书、品鉴证书及保养手册等资料,既有观赏和实用价值,又有收藏价值。”为了让更多人能喜欢且接触到汉服文化,这基础上,陈诚还创新设计了红织金妆花通袖过肩龙柿蒂缎立领女短袄,以及对应的马面裙。
《春秋左传·正义》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近几年,穿着汉服去博物馆乐享文化熏陶蔚然成风,透过活化博物馆馆藏品,激活流淌于民族基因里华夏美学,期待更多文化爱好者加入,共享华夏衣冠之美。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厉欣/文 李笑林/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