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苏式双面“秀”|守旧拓新 “泥娃娃”的“新花路”
2023-08-17 15:17: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我们几乎可以在无锡任何景点,看到惠山泥人的身影。一排排圆滚滚的阿福怀抱麒麟、桃子,坐在展架上统一微笑,等待着被游客们带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惠山泥人,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泥土通过想象力被重新赋予生命,穿越四百年时光,时至今日依然亲切。

大阿福是这个产业最通俗化的一张名片,但泥人可远没有那么简单。“惠山泥人分粗货与细货。粗货是指用模具批量制作的泥塑作品,多为儿童玩具,而细货则指用手捏塑的戏曲人物形象,也称手捏戏文。”谈起惠山泥人,无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山泥人代表性传承人龚琦有自己的心得体会。18岁入行跟随母亲王南仙大师学习彩绘技艺,后跟随代表性传承人喻湘莲大师学习传统手捏泥人。惠山泥人讲究“三分塑,七分彩。”在龚琦这里,从“彩”到“塑”,他学得了“十分”。

喻湘莲总结了包含印、捋、搓、捺在内的“捏塑十八法”,但其实做一个泥人的工序远不止这18道。“惠山泥人的制作,一定程度上需要靠自己去悟。趁手的工具要自己制作,从打泥、揉泥开始,经过捏塑、翻模、修整、上色等,泥人才能‘活’起来。”龚琦说。

不同的时代,会产生不同的审美。以大阿福为例,明末清初的大阿福大多坐姿端正,面容慈悲;民国时期个头比较圆润;现在的阿福则更像一个团子。龚琦口中阿福形象的演变,也投射着惠山泥人跟随时代潮流做出的沿袭与改变。

用色上亦有变化。现代审美中,大家都更偏向于“马卡龙色”,在不影响泥人特色的前提下,龚琦也会尽量更贴合现代人的审美。“最传统的东西肯定要保留好,还要适应现代社会,两个方面都要有。”

无锡市惠山泥人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师周璐与龚琦有着一致的看法。“民间艺术不能脱离民间。不管是手法的变革还是周边产品的打造,本质上解决的都是如何让惠山泥人回归到公众视野这一问题。”

周璐所在的无锡市惠山泥人厂已有近七十年历史,曾一度因市场变化陷入生存困境。2020年,泥人厂完成股份转让,由一家民企接手。近年来,惠山泥人涉足文创领域、创作NANIMOMO人物形象,在无锡的多个地标开设咖啡店,展示售卖不同年代的“惠山泥人”作品,让“大阿福”更多地进入到普通人的生活场景中。

“其实我们一直在做一些应用场景,比如悬浮灯、加湿器、笔架等,创作主题上也会尽量贴近时代。”2022年《只此青绿》火爆春晚,周璐很快创作出了同题材作品。她和同事们创新传统工艺,打造出的一系列产品,也都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

如何吸引年轻人,依旧是这门手艺传承的关键。“倷泥摩摩”用无锡话讲,就是惠山泥人的意思。造型可爱,用色现代的阿福、阿喜似乎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谈及此,周璐表示,“NANIMOMO是一种新的尝试,材质、形象变了,但相近的发音更容易唤起人们的记忆。它更像一个窗口,让惠山泥人的印记,走进年轻人的生活。”

如今,无锡惠山泥人厂已扭亏为盈,还成功吸引了一批90后、00后徒弟加入。一片粉墙黛瓦间的惠山泥人厂,一面是笑脸盈盈的阿福阿喜、手捏戏文,一面是潮牌NANIMOMO,透露出一股新老碰撞的蓬勃朝气。

从拓展功能性、解锁新工艺到走进人们的生活,惠山泥人的传承与创新始终在路上。非遗赋予新时代深厚底蕴,新时代赋予非遗创新力量。惠山泥人发端于乡土,融汇于生活;记录着历史,又映刻着时代……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记者 冯晓丹/文 李笑林/图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标签:
责编:冯晓丹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