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飞架三地,碧海变成通途。2018年10月23日,被誉为“超级工程”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全长约55公里,是世界上总体跨度最长的跨海大桥,如同一条巨龙腾飞在伶仃洋之上,这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
以前从澳门或珠海到香港,只能坐船或者从陆地绕行,需要花大约3个小时。现在从港珠澳大桥上通行只要约45分钟,极大便利了三地居民的通行,港珠澳大桥承载着三地人民对于粤港澳大湾区深度合作和共同发展的美好期盼,对于推进内地同香港、澳门互利合作,推动香港、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保持长期繁荣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现在,除了港珠澳大桥,各式各样的“湾区通”工程也正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入推进,超级工程跨海穿洋,连通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正在建设的深中通道将与港珠澳大桥、南沙大桥、虎门大桥等,共同组成大湾区跨海跨江通道群。机场扩建,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建设备受瞩目。“湾区通办”,粤港澳大湾区身份认证等信息资源共享互认,公共交通、通讯资费、信用信息、电子支付等领域标准互认,规则衔接、政策互通正在不断推进。一个个“硬联通”“软对接”工程使粤港澳大湾区的人员、货物等流动更加高效便捷。
我们可以看到,“1小时生活圈”基本形成。轨道上的大湾区加速驶来。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四网融合”。高速路网跨江达海、越织越密,重大合作平台加速建设,深圳前海、珠海横琴、广州南沙、深港河套,承载着改革开放新任务,肩负起示范引领和创新引领的新使命,科技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影响力显著增强,粤港澳三地科技设施联通,科技要素畅通,创新链条融通的创新网络初步形成,高端技术创新平台和一流科学实验室加速集聚。
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得越来越好,正向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迈出坚实步伐,充分展现出“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勃勃生机。伶仃洋碧波万顷,珠江口风云激荡。这片曾经见证国家民族百年沉浮的土地,又将写就湾区故事的锦绣华章,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作为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为“一国两制”的实践伟力而惊叹,为推进祖国统一的发展成就而自豪,我们要和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祖国各地的小伙伴们一起为中国更美好的明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