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612174802.jpg
八千里路的“小长征”
2022-07-05 10:0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1949年,南京市第一中学参加西南服务团同学摄影纪念

这是一张珍贵的合影,70多年前,这群20岁左右的年轻人,怀揣建设新中国的理想,追随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大西南的步伐,来到祖国西南那片陌生的土地,“简陋的生活、凶残的土匪、出没的野兽……他们的青春承载了太多的责任和磨难。

1949年7月9日《新华日报》第四版刊出《走,向着大西南走》。这曲歌谣成为西南服务团成员们的青春记忆。1949年春,南京、上海等城市相继解放,全国形势发生了决定性的变化。此时党中央决定继续进军,解放西南。1949年夏,渡江战役胜利后不久,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受命解放大西南。

刘伯承、邓小平贯彻党中央进军大西南的决定,解决新解放区干部问题,作出组建西南服务团的重大决策。消息一经传出,随即在上海、南京、安徽等地掀起了一股“南下热”,万余名进步青年报名参加西南服务团。经过近三个月的汇合、整编和集训学习,西南服务团按军事编制,随战斗部队同步进军。

1949年6月25日,南京《新华日报》发表“本市筹组西南服务团”的消息,提出“把胜利大旗插到西南去”,号召“大中同学踊跃报名”,引发南京各大、中学校学生报名热潮。

1949年10月1日,在新中国诞生的隆隆礼炮声中,西南服务团带着一腔革命热情,陆续分批次从南京出发。

1949年底至1950年初,西南服务团全体团员分别到达四川、贵州和云南。其中在南京报名参加服务团的三千余人大都被编入了云南支队,他们从南京下关码头出发,渡江至浦口,乘火车沿津浦线、陇海线、平汉线抵达湖南湘潭,跟随野战军开赴大西南。

在八千里路的“小长征”中,团员们跨越了江苏、安徽、河南、湖北、湖南、贵州、云南七省,其中有三千多里是徒步行军。进入西南后,团员们不畏困难和流血牺牲,立即投身于征粮剿匪、土地改革、抗美援朝、进军西藏等工作中,大多数成员以后成为西南建设的领导骨干,为西南地区人民政权的最初建立、日后的经济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宋任穷团长高度评价了当年这支由年轻人组成的特殊队伍,称赞他们:“不愧是投笔从戎的一代,自我牺牲的一代,无私奉献的一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代。”

标签:17
责编:冯晓丹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