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本刊首位科学顾问吴孟超院士:国之大医 赤心肝胆写春秋
2018-08-15 07:25: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陆峰 孙庆 张宣 王岩  
1
听新闻
吴孟超院士寄语新华日报
我的顾问我的团

  8月10日,第二军医大学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办公室的门敞开着,96岁的吴孟超院士一身戎装,在办公桌前等待着科技周刊报道团队的到来。他笑着走上前,和大家握手,并接过聘书。在众人见证下,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成为新华日报科技周刊首位科学顾问。

  记者握住吴老的手,细腻而有力。正是这双手,在75年的从医生涯里,在1.6万台手术中,把一位位患者从鬼门关前硬生生拉了回来,创造出一个个生命的奇迹。

  20字秘诀,道出人生感悟

  “我们很好奇,作为医学界泰斗,96岁高龄,您现在的日常工作是如何安排的呢?”面对着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吴老,记者抛出问题。吴孟超笑呵呵地说,自己的身体状况不错,每天上午8时上班,11时半下班;下午2时上班,5时下班,每周还要做两三台手术。

  9旬老人坚持上下班,还能主刀手术,这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正在吴孟超身上发生着。4个月前,记者曾在徐州见证过吴孟超为病人手术,他全程站了一个小时,完全看不出双手有抖动。

  记者了解到,对于外科医生来说,能游刃有余主刀的“黄金期”,大多在五六十岁的十年时间,坚持到古稀的年纪,已属罕见。在吴孟超这个岁数,依然坚守在手术台前的医生,全国找不出第二位。

  “吴老的眼睛就像鹰一样,双眼放光。特别是一上手术台,他就像变了个人,根本不像是老人。”秘书刘随意跟着吴孟超已有十年,他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吴孟超在家乡福建的一次手术中,一位当地医院的病房护士长找过来,从背影里竟把吴老误认成他们年轻的科主任。

  记者望着吴老的眼睛,特别有神,而且温暖平和。说起长寿秘诀,吴孟超拿出记者之前递交的采访提纲,上面有他提前写下的20个字:“心态平衡,手脚常动,脑子常用,管住嘴巴,定时查体。”吴孟超说到做到,就拿“管住嘴巴”来说,每天中午,他在医院食堂用餐,始终以清淡食物为主,而且严格控制食量。

  吴孟超,就是这样一个极其自律的人。他笑言,“坚持手术,可以让手脚常动嘛。”其实,他是在完成一名外科医生的使命,也是用心去培养人才。“外科医生很辛苦,病人那么多,一个人做得好没有用,所以一定要带好年轻人。”正是在吴孟超的带领下,打造出我国肝胆外科“五世同堂”的强大人才阵容。

  今年7月,吴孟超在参加央视《朗读者》节目时,曾朗读作家张晓风的《念你们的名字》中这样一段话:“这世界上不缺乏专家,不缺乏权威,缺乏的是一个‘人’,一个肯把自己给出去的人。”记者深深感受到,吴孟超正是这个“人”,他在身体的方寸间,写下一部可歌可泣的肝胆春秋。

  大医仁心,成就百年传奇

  交谈中,记者发现吴孟超的记忆力惊人。说起一路走来的经历,他娓娓道来,甚至还记得曾经做过手术病人的名字。

  “是36斤,不是36公斤。”吴孟超纠正秘书的口误,引得大家会心一笑。他翻看着一本发黄的相册,讲起他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手术——一刀切下重达18公斤创世界纪录的血管瘤,至今无人打破。

  1975年,安徽农民陆本海挺着个像临产孕妇一样的大肚子来求治,被吴孟超诊断为罕见的特大肝海绵状血管瘤。血管瘤像个马蜂窝,满满一包血,一旦造成破裂就可能导致病人死亡。艺高人胆大的吴孟超下了手术的决心:经过连续12个小时的奋战,才把那颗巨大无比的瘤子切掉。术后,陆本海和吴孟超成了好友,一直健康地活到95岁。

  “哎呀,这个影响蛮大的。”相册里,吴孟超指着一张参加国际外科学术会议的照片,笑容灿烂。在这个大会上,他发表的一篇世界级学术论文,让外国同行大为震惊,彻底改变了中国医疗水平在国际上的印象。

  那是1979年9月,代表世界最高学术水平的第28届国际外科学术会议在美国旧金山举行。为了这次会议,吴孟超“恶补”了三个月的英语。他细心听完了两个外国同行的发言后,心里有了底。

  吴孟超一开口就震住了全场:“本文分析从1960年1月至1977年12月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181例,手术死亡率8.8%……”在吴孟超之前宣读论文的两位著名外国学者,两人加在一起的肝癌切除术一共才18例。当他结束发言时,台下的人好像还沉浸在他的发言里,愣了好一会儿才爆发出如潮水般经久不息的掌声。

  一幕幕,仿佛如昨,眼前的这位老人,用惊人的能量完成了中国肝胆外科领域的一次次突破。他翻译第一部中文版肝脏外科入门专著、制作中国第一具肝脏血管的铸型标本、创立“五叶四段”肝脏解剖理论、创造间歇性肝门阻断切肝法和常温下无血切肝法、完成世界上第一例中肝叶切除手术……当年那个毅然回国的18岁少年,如今已人到暮年。可是,吴孟超依然在冲锋,就如同一匹老马,要把病人一个个背过河。他身边的手术室护士长程月娥曾经这样说:“认识吴老30多年了,在很多人看来他是个传奇,但只有我看到过手术后靠在椅子上的他。他胸前的手术衣都湿透了,两只胳膊支在扶手上,掌心向上的双手在微微颤抖,叹口气说:‘力气越来越少了,如果哪一天,真的在手术室里倒下了,记住给我擦干净,不要让别人看见我一脸汗的样子。’”

  欣然题词,寄语《科技周刊》

  “我每天要看十多份报纸,你们这个不错。”看着记者递过来的新华日报,吴孟超由衷点赞。当科技周刊记者告诉吴老,新华日报创刊于1938年,他说,“当时我才16岁,还在马来西亚没回国,还没开始学医呢。”他听了新华日报系列周刊办刊情况的介绍,并仔细看了科技周刊,高度评价新华日报有历史有担当,科技周刊有科普有趣味。

  采访中,记者向吴孟超展示科技周刊创刊第二期的“星光版”上,刊登了他来徐州建立院士工作站的通讯报道,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热烈反响。新华日报社聘任吴孟超院士为科技周刊首位科学顾问,就是希望能够传承弘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让他们的聪明才智能够继续发光发热,激励青年科学家们勇于创新、执着探索,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实现新跨越。

  在翻阅新华日报创刊80周年纪念画册时,吴孟超感受到报社的悠久历史和红色基因,看到社长和记者的照片,他询问名字,拿起笔把名字写在上面。他说,对于担任新华日报科技周刊科学顾问感到很高兴,也感到一份责任。同时,他对新华日报科技周刊“三个瞄准”的办刊导向表示赞赏,欣然为科技周刊题词:“新华日报 关注科技 关注创新 关注生活”,并在科技周刊版面上郑重签下自己的姓名,赠送给新华日报留作纪念。

  因为在徐州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吴孟超和江苏将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不时询问有关项目在徐州的进展情况,并不住夸赞,“徐州有云龙山、云龙湖,环境很美,城区建设也非常不错,我是福建云龙人,和徐州很有缘。”

  如今,吴孟超院士工作站在徐州已成为品牌,每周都有他的学生来徐州坐诊,服务徐州普通百姓。他们引入的联合会诊模式,现在被徐州多家医院效仿,带动了当地医疗事业的发展。由吴孟超在徐州发起成立的淮海经济区医学与生命科学院士联盟,引来一批业内“大咖”。而在铜山区的吴孟超肿瘤精准医学中心和吴孟超医学高科技创新转化基地,项目也在积极推进中。

  临别时,吴孟超执意要送到办公室门口,并给大家敬了一个军礼。“我会再去徐州的。”他心里牵挂的,更是徐州和淮海经济区周边的一亿多百姓。在吴孟超送给记者的画册中,尾页上有这样一句话:“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和肝癌战斗一天。”

  本报记者 陆峰 孙庆 张宣 王岩

  本版摄影 宋峤

标签:吴孟超;院士;寄语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