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刷流水”被刷走5万余元 警惕!冒充电商客服诈骗
2021-11-04 09:21:00  来源:扬州网  
1
听新闻

购物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但千万不要掉以轻心让诈骗分子钻了空子,伤财又伤心。昨天,记者从扬州市公安局反通讯网络诈骗中心获悉,近一周该中心已接到20多起冒充电商客服类诈骗案件的警情,而受骗的群众遍布扬州各区域,市民需提高警惕、增强防范意识。

案例1

指定账号有猫腻

诈骗分子“演双簧”

小王平日里就热衷网购,近期不少网购平台将“双11”购物优惠活动提前,也激起了小王的购物兴趣。今年10月16日,小王突然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APP工作人员。对方表明用意,并称因工作失误将小王在该APP上的账号设置成加盟商账号,随着账号身份的转变,小王每月需向平台缴纳790元的加盟费。

得知这个消息,再联想到自己是该平台的老会员了,对于平台方面的失误,小王有些气愤和着急。为避免财产损失,小王让工作人员帮忙取消该项业务,可对方答复,“不方便操作,需和银行那边进行交接。”小王没有起疑心,殊不知正一步步落入对方设下的陷阱中。

随即工作人员将小王的电话转接到“建设银行”的人工服务,“建行客服”先与小王核实了身份及银行账号等信息,获取小王的信任。随后对方称要核实小王在该APP上绑定的银行卡是否为本人持有,需要小王用该卡转账到指定账号,凭流水回执来证明。

“放心吧,稍后会将转账金额原路返还给你的,这方面不用有顾虑。”对方再三承诺完成后即可取消业务。随后小王用自己的网银向对方提供的账号进行了转账,共计损失5万余元。意识到可能是场骗局后,小王向辖区派出所报案。民警分析,“骗子让小王转账到‘指定账号’,其实平台客服和银行客服都是骗子冒充的,在转账的同时,数万元的款项就直接上了骗子的腰包。”

案例2

个人信息遭泄露

不法分子有机可乘

无独有偶,冒充购物平台客服的诈骗套路层出不穷,正是利用了近期网购的热潮,而市民稍有不慎就会落入圈套。10月27日,“90后”市民廖女士接到自称是“天猫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廖女士之前在店内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要给她退款。廖女士认为,自己最近确实在淘宝天猫平台购买了数样商品,所以电话接通后,她对此深信不疑。

在电话中,对方准确说出了廖某的交易信息,包括支付宝账号、商品名称、购买时间、订单编号等,廖女士便相信了对方的身份。既然商品存在质量问题,对方客服要退款,在廖女士看来,也是合乎常理的。

随着交谈的深入,对方告知廖女士已将退款打至她的支付宝,廖女士查看发现并未收到退款。这时,对方有了新的说辞,其告知廖女士由于信用积分不够,导致钱款被冻结,需要转账刷流水来提高信用积分从而解冻,并承诺转账的钱款后期会自动返还到账户。

“和你一样购买这件商品的有几十个顾客,按照我们的操作指示拿到了退款。”根据对方的指示,廖女士多次向对方进行了转账,用于“提高信用积分”,累计转账3.6万元。事后,廖女士回想事件经过,加之左等右等也等不到返还钱款到账的信息,她逐渐意识到,自己多半是被骗了。为了挽回损失,廖女士拨打110向警方报案。

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表示,按常理官方客服不会提出让顾客刷流水、转账等,而廖女士很有可能是个人信息被泄露,被不法分子盯上了。

警方提醒

冒充电商客服诈骗高发

警方解密骗子套路

据市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梳理发现,近一周时间内,累计接到市民报警20多起,均涉及遭遇冒充电商客服的网络诈骗。“而这些市民有的来自市区,有的来自宝应、高邮等地区,且以喜欢网购的年轻人为主。”民警告诉记者。

警方分析,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打探到市民网购的个人信息,而随后报出购物账号及购买的商品后,容易骗取受害人的信任。如今个人信息泄露途径日渐增多,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当事人的购物信息和个人信息后,会以各种理由来套取其银行卡账号和密码,通常会冒充客服或者各大银行、电信单位的工作人员,要求当事人转账至指定账户,或者利用套取的这些账号密码信息在网上消费甚至直接划转当事人银行卡内金额。

我市警方透露,这类诈骗中不法分子的骗术主要分为四个步骤。

第一步 获取信任。诈骗分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网友电话和购物信息(快递信息、订单信息等),随后冒充电商或物流客服致电或短信告知网友,并详细说出网友相关购物信息,从而获取信任。

第二步 谎称赔偿或帮忙取消会员。诈骗分子会谎称网友所购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快递丢失,给予双倍赔偿或称误帮网友开通VIP会员,需要按照要求操作取消。

第三步 诱导操作借贷。诈骗分子会以受害人信用积分不足、信誉度低导致钱款无法到账或无法取消会员为由,诱导受害人扫描二维码、点击链接或在各借贷APP上进行借贷刷流水操作。

第四步 转走钱财。扫描二维码实为直接向诈骗分子转账;网站链接通常包含病毒,点击会诱导你填写身份证、银行卡号及验证码等,进而转走钱财。除此以外,诈骗分子还会谎称网友在借贷APP上借的钱为“客服”退还的钱,要求退还多余部分为由,诱骗向诈骗分子转账。

“遇到陌生电话,一定要认真核实对方身份,如果对方自称是电商客服,先联系官方电商平台进行验证。”民警提醒广大市民,对方一旦让你操作转账或使用借呗这类借贷产品,统统不要理会,同时也不能提供身份证号码、银行卡号、银行卡密码和银行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给陌生人。(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通讯员 谢海洋 记者 黄静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