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仪征:大救助格局“兜起”稳稳的幸福
2021-03-23 08:3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3月23日扬州讯 近年来,仪征市创新开展多个专项救助,完善城乡低保、临时救助、医疗救助、急难家庭救助等各项救助政策,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应保尽保、兜底救助、统筹衔接,全面建立健全“弱有所扶”大救助格局,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兜牢民生安全底线。

专项病种救助托住底

冯夕年是仪征市真州镇永庆村村民,今年33岁,身患尿毒症多年,几年前,冯夕年母亲捐献了一个肾给儿子。冯夕年术后休养用药每个月要1000多元,而冯夕年父亲因为长期操劳得了慢性病,只能偶尔打零工。当时,仪征市出台了“单人保”政策,由于冯夕年母亲有退休金,所以不符合低保申请要求,但是其家庭收入又低于低保两倍标准,于是,镇民政部门工作人员主动联系了冯夕年家庭,协助其申请办理“单人保”。

从2019年起,仪征市整合市慈善总会儿童“四大类”疾病救助资源,对患血液类、心脏类两大类八小类疾病儿童实行重点救助和兜底救助(现已扩展到十小类),住院费用在医保报销(含大病报销)、医疗救助、慈善专项救助后,剩余医保范围内个人自负费用全部结算。两类项目化救助,让相对困难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明显提高,救助成效凸显。

临时急难救助会商办

仪征市民政部门做活急难救助“一事一议”,邀请纪委、财政、卫健等部门定期会商,重点会商模糊性、交叉性对象救助政策,研究突发事件对象、就医支出巨大对象和叠加困难对象救助标准,实现一户一标准。2019年以来,已救助135户家庭,户均救助1.1万元。

仪征市小额临时救助一直由乡镇负责,在乡镇救助基础上陆续推行市级应急救助、急难救助、“绿色”救助,对特殊困难对象实行市乡“拼盘式”救助。市级定位于持续型、突发型、支出型和收入型二次和多次救助,其中持续型、收入型对象按比例救助;突发型、支出型一次性救助。市级“绿色”小会商救助由市民政局分管领导牵头,年人均救助达3000余元。

特事特办,仪征市对困难对象一户多人患大病、一人患多病和困难对象因灾(意外)雪上加霜实行先行救助,先行发放救助金;对常态救助对象二次救助免收就医证明等材料,保证临时急难救助解决群众困难。

分层分类救助显温情

仪征市积极推广“温情救助+”,由政府兜底的特困供养落实“十明确”政策;需要社会支持的,由慈善、福彩实行“叠塔”救助。从去年底,仪征市慈善总会为有一定照护需求的150名分散供养特困对象每人发放一份医护大礼包,今年将继续为400名分散供养特困对象和重度残疾人发放一份医护大礼包。福彩公益金为由亲属提供照护的分散供养特困对象照护人每人每年发放1200元照护金,为不愿入机构供养的失能和半失能分散供养特困对象每月分别提供600元、300元关爱照料服务。

整合救助资源,财政资金做加法,社会资金做乘法,物质救助出力,服务救助出彩,有效提高了救助效能,彰显了温情救助。2017年起,仪征市将乡镇安排的临时救助资金由预算外转为预算内,市乡1:1配套,乡镇配套部分由仪征市财政统一代扣,按季度下达经费指标,用多补多、用少补少,解决了乡镇安排的临时救助资金不及时、不到位和备用不用现象。(仪 宣)

标签:
责编:刘洁 崔欣
上一篇
下一篇